深度休息并非逃避,而是在忙碌与压力中寻得平衡,为梦想增添动力。
每天沉浸在琐碎的工作,虽然没花很多精力,但总是昏昏沉沉;一天睡了十几个小时,却依然提不起精神,做什么事都没有兴趣;无节制地追剧、刷手机后,大脑只剩下疲惫,内心一片空虚……苏格拉底曾说,要小心忙碌导致的贫乏,如果我们一直忙碌,生活就缺乏基本的节奏。一个能成事的人,不单单懂如何好好工作,更擅长如何好好休息。
乔布斯曾说:“当你的心灵逐渐平静下来,你的视界会极大地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东西。”一谈到休息,其实很多人的理解非常狭隘。似乎只有躺在床上睡大觉,才是真正休息。但休息从不是一种固定形式,而是解放自己,懂得自我关怀。作为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在他忙碌而充满挑战的生活中,冥想成为了他重要的休息方式。他会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坐下来,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过程中要抽离开脑海中的画面,摒弃一切杂念和烦恼。在冥想的过程中,乔布斯会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和充实感,仿佛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乔布斯通过冥想,让自己的身心从繁忙的工作和外界的喧嚣中抽离出来。这种深度的精神休息为他带来了清晰的思维和无穷的创造力。更成为他引领苹果公司不断创新、走向辉煌的重要助力。一如乔布斯所行,最顶级的休息从不是睡觉,而是体察自己,消解疲劳。像最近社交平台上很火的“公园20分钟理论”也是如此。每天在户外稍作停留能让人更加愉悦,即便只是在公园待上20分钟,状态也会变好。自从网友们知道这个理论后,不信邪地跑去公园进行实践。体验完以后纷纷表示非常神奇,感觉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治愈。在公园的20分钟里,人们可以放慢脚步,感受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感受着微风拂面,耳边传来鸟儿的婉转鸣叫,看着树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后缓缓落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思绪自由飘荡。没有工作的压力,没有生活的琐碎,只有此刻与自然的亲密接触。高质量的休息,是让自己的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有意识、有节律地放空自己。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处于舒展的状态,情绪自然流动,才是有效的休息。好好休息,是一种重要自律;劳逸结合,才能行稳致远。或是沉浸于成年人的社交场精疲力竭,或是一个人远离人群而内心荒芜。电影《触不可及》中,白人雇主菲利普与黑人护工德瑞斯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超越种族、阶层的特殊关系。菲利普是一位因意外而瘫痪的富豪,生活在孤独与痛苦之中。德瑞斯没有怜悯,只有真诚与坦率,他带着菲利普去做各种疯狂的事情,让菲利普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与激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两人都在彼此的陪伴中找到了一种特殊的休息方式,那就是正视自己的心。对于菲利普来说,德瑞斯的存在让他不再束之高阁,沉浸于自己的痛苦与孤独之中,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对于德瑞斯而言,菲利普的世界也为他打开了新的视野,让他学会了责任与关爱。与其说是雇佣关系,不如说他们是彼此的良药。在相互陪伴、相互影响中实现了心灵的放松与成长。无独有偶,特蕾莎修女一生致力于为贫困和患病的人服务。她的休息并非是远离喧嚣,而是在与他人的连接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与力量。人这一生,最难得的是在嘈杂的世界中觅得内心深处的宁静。在社交关系中常常会感到疲惫和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内在的人格富足,才是人生质量的分水岭,决定着你的未来走向和人生幸福。真正智慧的人,早已学会拥抱自我,在自洽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人生之路。J.K. 罗琳,从生活的困境中崛起,成为全球闻名的作家,其历程令人钦佩。
她遭遇离婚、失业等重创,生活困窘到需依赖政府救济。然而,她并未在困境中选择消极逃避,而是常带孩子去咖啡馆。在那里,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让思绪在魔法世界自由驰骋。她身处人群,却能于喧嚣中觅得内心宁静,《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由此逐渐孕育成型,为她的成功筑牢根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忙于奔跑,追逐时间和目标。学会深度休息,懂得关爱和呵护自己,才能感受生活平和与宁静。还可以家里一个整洁温馨的房间,点上一盏香薰,放上舒适的靠枕,让自己完全沉浸在宁静之中。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过度干扰,不知不觉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能量。想要大脑放松,设定一段“无干扰时间”,关闭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远离信息干扰;还可以进行一些“离线活动”,如绘画,烹饪,手工制作,专注当下,享受宁静。尝试冥想,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专注于呼吸,排除杂念,梳理思绪,为前行注入活力。看一本喜欢的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让心情得到放松,忘却外界的烦恼。书写心情,将自己的感受和思绪写下来,整理内心,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有句话说得好:身体是生存的本钱,休息是狂奔的前奏。深度休息并非逃避,而是在忙碌与压力中寻得平衡,为梦想增添动力。这是我们成就一番事业的秘诀,更是拥抱美好生活的密钥。无论身在何处,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深度休息方式,积蓄力量,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