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现有的3个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均不在皖北地区。”1月18日,省政协委员、淮南师范学院院长程刚告诉记者,皖北地区承载了我省一半以上中小学生的基础教育任务,由于经济基础、历史环境等原因,皖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
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加快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一直是程刚的关注点,今年两会,他提交了《关于打造皖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提案》。
通过一年的走访调研,程刚发现,皖北地区师范院校数量较多,承担皖北乃至全省优秀师资的培养,应在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领航作用。他建议,支持师范院校领航示范区建设,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学校2023年与淮南市教育体育局签订了共建“淮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合作协议,围绕校地共建、品牌共用、特色共创、资源共享等方面,实施服务淮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百千万”工程,支持、指导与帮助淮南市10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凝练办学理念、打造办学特色,为淮南市1000名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提供指导与培训,惠及淮南市数万名学生成长成才,取得明显效益。
实施“三名”工程引航示范区建设,优化成长平台,采用师范院校参与、全市统筹、跨校组建的方式,积极打造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工作室,不断发现、培养中小学后备领军人才以及优秀管理干部,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分类特色发展导航示范区建设,教育等有关部门联合出台支持皖北地区基础教育学校分类发展指导性意见,推进各校结合区域文化、经济发展需求以及自身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特色发展规划,开发丰富多样的特色校本课程,打造一批传统文化特色学校、科技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不断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
同时,程刚认为,还应以数字教育赋能续航示范区建设,把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皖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有关部门出台皖北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指导性意见,加快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基础教育优质网络资源体系,进一步促使数据驱动因材施教常态化,教学模式灵活智能,人才培养方式个性多元,教育资源和服务优质均衡,教育治理能力科学高效。增加经费投入护航示范区建设,兜牢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底线,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落实义务教育“双减”要求,加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扩大基础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支持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较低、资源不足地区的支持力度;在继续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的基础上,实施更大规模的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再增加皖北地区师范院校博士、硕士立项建设单位的经费支持,进一步推进皖北地区师范院校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