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纽带,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重要支撑。
在开年第三天,江苏就在物流上做起了文章——1 月 3 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点举措新闻发布会,核心内容直指“提质增效降本”。
推动现代物流业“提质增效降本”,是经济大省江苏的“必修课”。那么,江苏作为经济大省、物流大省,如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对江苏现代物流业“摸底”。
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到 2027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力争降至 13.5% 左右;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蔡剑峰在会上介绍,近年来,江苏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江苏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5.4%降至目前的12.9%(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
从数据上来看,两相对比,这项指标江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2024年前三季度国家14.1%),已经提前完成了任务。然而,蔡剑峰也表示,“但离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仍有下降空间。”
经济大省勇挑经济大梁。对于江苏来说,“国内领先”“提前完成”“超额完成”等字眼实属正常,而对比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下降空间”,这正是江苏的目标。如何完成这个“下降空间”?如何做到“提质增效降本”?
江苏拿出了不少“好法宝”。
“水运江苏”——
水路运价是公路运价的1/7,铁路运价是公路运价的1/5……江苏是水运大省,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明显,江苏早已瞄准了水路。但要打造好“水运江苏”,江苏还要更好地优化货运结构。江苏从放大江苏水运优势、推广多式联运、推动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务实管用举措。
比如,江苏围绕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出积极推动南京、苏州、连云港等重点港口打通集装箱海铁联运堵点卡点;到 2027 年,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 10% 左右。
物流枢纽辐射的“带动力”——
这一点,江苏有“天然优势”:截至目前,江苏共创建9个国家物流枢纽、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8个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4个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数量居全国前列,物流枢纽载体建设成效显著。
“优势科目”必须持续发挥,江苏将加快推动纳入规划的 12 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储备并滚动实施一批支撑性物流项目,研究并推进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加快推动开辟至重要地区的国际海运航线,增加面向重点国家的全货机航线,积极推动徐州、连云港联合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
企业培育——
江苏培育了一批现代化、专业化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但依旧缺少国际竞争力强的综合物流企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欣坦言,调研情况显示,当前物流单一环节成本并不高,但全链条运行成本却没有优势。
对此,江苏聚焦领军企业培育、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物流标准化水平提升,提出了不少引领性发展举措,比如到 2027 年新增省级重点物流企业 80 家、支持省内大型远洋航运企业打造自有海运战略船队等。
科技赋能——
“低空经济”、 自动导引运输车(AGV)……江苏是科技大省,利用科技优势发展现代物流是显而易见。江苏前瞻布局新兴业态,推进物流智慧化绿色化发展,做好先行先试,比如支持南京、苏州等地开展低空物流创新试点工作;推动智慧仓储、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园区、智慧分拨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制度降本——
提升行业综合竞争优势,需要“降本”。蔡剑峰介绍, 2023 年,全省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共减免税额 7279.3 万元、高速公路累计年度优惠金额达 56.5 亿元,年度优惠车辆达 6.3 亿辆次,全省减税降费工作落实取得实效。
“降本”还将继续。江苏将聚焦公路治理改革、降低车(船)通行成本、推进物流领域 “放管服”改革,提出一系列改革探索举措,落实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并持续降低水路通行成本,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江苏在密集推出一揽子现代物流业增量政策的同时,也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明确到 2027 年,江苏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力争降至 12% 左右,努力建成物流成本低、运行效率高、安全韧性强、服务环境优的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今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个重要年份,江苏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正不断增多。推动物流业进一步“提质增效降本”,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新动能加快释放,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助力江苏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江苏正昂首阔步,向着“物流强省”迈进,更向着“经济强省”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