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大家谈(五十五)|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记中国气象之父竺可桢院士

教育   2024-12-05 14:20   安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研究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前列,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德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七所高校研究生会发起,联合全国百所高校研究生会共同主办“科学家精神大家谈”全国研究生网络接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示活动。

活动旨在构建全国高校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科学家精神大家谈"青年研究生宣讲平台建设,继承和弘扬各学科领域学术大师的科学家精神,积极引导青年研究生接力精神火炬,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及区域战略发展大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科学家精神大家谈”活动将围绕科学家精神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这一核心命题,联合100余所高校研究生媒体共同参与活动,持续100余天网络接力,面向全国高校研究生讲述一个或多个本校本地的科学家事迹,通过讲述科学家胸怀祖国、勇攀高峰、团结协作、奖掖后学的动人故事,凝聚科技强国的思想共识。

今天,主题活动第五十五期推文


让我们一起走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听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家的科创育人故事


竺可桢(1890-1974)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重要奠基者,物候学发展的有力推动者。1960年,在竺可桢和时任中央气象局局长涂长望的奔走呼吁下,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此后,1963年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即现在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气象院校,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孜孜不倦,潜心钻研

在北京北海公园,人们常常看到一位老人,早晨从北门进,由南门出,晚上又从南门进,由北门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这样走了十几个年头,这位老人就是竺可桢。他到公园去,并不是单纯为了观赏景物,而是以一个物候学家的身份去观察物候。冰雪融化、花朵盛开、柳絮纷飞等自然现象,在他的眼中都是物候学的信号。正如他的科学小品文《大自然的语言》中所写的那样:“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竺老先生用他这种孜孜不倦的科研态度来进行学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厚的科研成果,为物候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在记录的竺可桢

此外,竺可桢一生还发表了近300篇论著,写下了800万字的日记,在全国主持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在我国的区域气候、物候学、气候变迁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我的父亲在学术上的成就与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之所以有很大的成绩,在于他每件小事都认真努力去做,积累多了,便成就了大事。这样认真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竺可桢的儿子竺安这样解释了自己父亲的成功之道。正是这种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成就了竺可桢的科学事业,也为我国气象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理兼善,博古通今

竺可桢先生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着卓越贡献,更以博学的姿态展现了文理兼修的深厚功底。年少时的竺可桢,就已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下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博览群书,在古代典籍中涉猎也颇广,正是这些深厚的中国文化培养了他独特的历史视野和文化修养。这种文理兼通的背景为竺可桢先生后来在气象学和物候学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在阅书的竺可桢

竺可桢先生并不拘泥于纯科学的观察与实验,他从古代文献记载中汲取灵感,结合现代科学方法进行气候研究。先生将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融入古代史料,绘制出著名的“竺可桢曲线”,并首次开创了运用历史文献探究气候变迁的科学途径。这一成就不仅使竺可桢先生在学术界名声大噪,更为全球气候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方法借鉴。这一曲线不仅是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记录,更是他以“文史为辅,科学为本”治学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这种方法,竺可桢先生揭示了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了文理交融的典范。这种融会贯通的研究方式,影响深远,为中国气象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注入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竺可桢曲线(图片来源:CCTV10)

竺可桢先生的研究精神不仅在国内学术界引领风骚,也让他成为中国气象学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作为气象学的先驱,他的学术理念延续至今,影响着当下许多致力于气象学研究的学者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国内气象学的重要高校之一,也受益于竺可桢先生所开创的学术精神,在不断推动气象学科的发展下,也持续传承着先生“文理兼善”的治学精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内的竺可桢塑像

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素养与科学理性的完美结合,竺可桢先生在气象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无论是在文献中探索历史气候,还是在实验中验证科学假设,先生都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深切热爱与执着探究。竺可桢先生的治学理念不仅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更是文理兼修、博古通今的最佳诠释到今天,这种融合文理的治学方法,依然激励和指导着无数后来者在各自的领域中奋发前行。



三、物候常变,君心不移

竺可桢先生很早就开始观察物候了,偶尔遇到事情忙不过来时,他还会请他的爱人或者他的女儿,甚至是邻居家的孩子帮忙观察。除此之外,竺可桢还坚持每天观测气候变化,为大自然写日记,五十年来未有中断,留下了大量文字资料,这为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指导。


《竺可桢日记》手稿

即使到了老年,竺可桢做学问仍然亲自去野外考察,从松花江到岭南,从腾格里沙漠到江南,可以说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74年2月6日,竺可桢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日记里写道:“晴转多云,气温最低零下7℃,最高零下1℃,东风一至二级”。竺可桢先生以科学的双眼观察着天地的变幻,以严谨的态度探索着气候的规律,无论是春华秋实,或是风雨交加,他始终保持着那份对于科学的执着与热爱,他的一生正是“物候常变化,君心永不移”的绝佳诠释。

竺可桢不仅是气象学的先驱,更是科学精神的倡导者。在时代的洪流中,竺可桢先生始终铭记科学的初心,仿佛那耕耘于田野间的农人,不因干旱而放弃播种,也不因风雨而退缩。1941年,竺可桢在《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一文中阐述了他对科学的理解和价值观,他认为“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科学探索需要独立思考和判断,面对困难和挑战,更应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并始终以真理为导向,而非追求个人利益。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他对科学的崇敬,也反映了他对社会责任的强烈担当意识。


竺可桢《科学之方法与精神》论文原文

竺可桢先生用自己的智慧与奉献,深深影响着后人,成为科学界的一座丰碑。纵使物候常变,他的心志依然挺拔如松,坚韧如岩,令我们铭记这位科学巨匠的伟大精神与无私奉献。他传达的“物候常变,君心不移”的理念,鼓励后人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都要坚守理智和真理,为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而努力。



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我们成长在新时代,沐浴在春风里,前辈艰苦我们不曾经受,但身处科研条件更加完备的今天,我们更应将前代科学家的潜心钻研和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赓续传承下去,以此作为精神指引,勇毅前行,再创辉煌!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让我们以科学为媒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以理想为帆,以信念为桨

肩负时代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会

下一段科学家故事,由你讲述!


活动指导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

发起主办单位: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

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

七所高校研究生会

本期主办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会

本期承办单位:“南信大研究生”微信平台

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会
网络新媒体宣传部
来源 | “南信大研究生”微信平台
编辑 | 杨芝杭
初审 | 朱晓晨
终审 | 唐红萍

研途安农
将研究生院各项工作及时推送给学生,和学生即时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