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平陆:《平陆县志》

民生   2024-11-11 17:36   河南  



“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


修志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传统,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传承。地方志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最古之史,实为方志。”


平陆地处黄河中游,位于山西省和运城地区的最南端,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水。自有人类以来,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夏、商及周初为虞国。两汉时为大阳县,亦称太阳县(新朝曾改名勤田)。北周易名河北县。唐天宝元年(742)始名平陆,沿用至今。全县总面积1173.5平方公里,辖8镇、1乡。县城在圣人涧,为商中兴贤相傅说故里。1990年总人口215974人。

本县地形复杂,北高南低,东西狭长,有3000多条沟、268座山、70多个滩。有“平陆不平沟三千”之称。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70%以上,平均海拔600米左右。河流主要有黄河,流绕县境南部。另有主干溪涧23条,均发源于中条山,由北向南流入黄河。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沿河和沿山平均温差摄氏3-5度,全县年平均日照2272小时,降水量551.3毫米,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238天,适宜农作物生长。

《平陆县志》为断限,上起所载事物之发端,下迄1990年。






1992年第一版



《平陆县志》共三十四卷,主要介绍了建置区划、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牧业、工业、电业、科技、交通、邮电、城建、商业、粮食、财税、金融、经济管理、党派社团、政权、治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文化、文物胜迹、教育、医药卫生、体育、艺文、民俗、方言谣谚、故事趣闻、人物。






建置区划





平陆位于山西省最南端,东经11052'47"—11037'42",北纬3441'20"—3500'59"之间。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西邻芮城,以沟为界,北面和东北面隔山与运城和夏县接壤,南面和东南面隔河与河南陕县、灵宝、渑池三县相对。县境周长216公里,东西直线长67.5公里,南北直线宽34.5公里。县城在县中南部,地理坐标(以十字街口为基点)东经11113',北纬3452'。南行5公里自茅津渡河至三门峡市为10公里(公路里程,下同),北行23公里过张店,经四州山出境西北向至运城市64公里;东北向至夏县城60公里;西行62.5公里过洪池,经岳村沟出境至芮城县城88公里;东行80公里经下坪乡南沟渡黄河索道桥渡河至河南省渑池县城100公里;东南行抵三门峡大坝黄河钢桥38.5公里;县城东北向距省会太原440公里;距首都北京1100公里。

平陆县境域,据1957年黄河三门峡水库直流区规划时的综合勘察,共有1217平方公里。1981—1985年,又经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并经运城地区农业区划委员会验收认可的平陆县国土面积则为1173.5平方公里。比前次勘察减少43.5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平陆夏称虞,周初武王封仲雍后于此,国仍号虞,春秋时为晋献公所灭,成了晋之大阳邑,以在大河之阳故名。战国时为魏之吴城。秦为河东郡地。西汉始置大阳县,王莽新朝改为勤田,东汉复为大阳县,又名太阳县。魏晋因之。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河北郡来治,大阳县属之。北周天和二年(567)改为河北县,为河北郡治。隋开皇初(581)郡废,属河东郡。唐初属蒲州,贞观元年(627)改属陕州,天宝元年(742)陕郡太守李齐物开黄河三门漕道以利水运,从河中挖出古刃,刃有篆文日“平陆”,因改今名,为称平陆之始。五代仍旧。宋时划县为上、中、下三等,平陆为上县,属陕州。金属解州。兴定四年(1220)州治移县。蒙古中统年间州徒,至元三年(1266)将芮城并入平陆,元元贞初仍分置,县仍属解州,清初因之。雍正二年(1724)改解州为直求州,邑为辖境之一。

民国元年(1912)废除府州治,设道,县属河东道。民国16年山西废除道制,存省、县两级,平陆由省直辖为二等县。民国26年10月,山西省第七行政主任公署在运城成立,平陆从属之。民国27年2月,改行政主任公署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本县属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6年5月,平陆全境解放,阎锡山县政府被摧毁。

民国33年(194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陆抗日民主县政府于6月5日在县东黄路凹成立,属太岳区管辖。8月,太岳区成立五专署,平陆归其管辖。民国34年春,县东一部分划归康杰县。12月18日,康杰县撤销,仍划归平陆。9月,太岳区机构调整为4个专署,平陆属三专署管辖。民国37年6月,平陆划归晋绥边区十一分区管辖。民国38年2月15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撤销,分设晋南、晋西北两个行署,直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平陆划归晋南行署运城分署管辖。6月,晋南行政公署下增设5个中心县,平陆隶属运城安邑中心县。8月,平陆归山西省人民政府运城专署管辖。1954年底—1970年4月,平陆属晋南专署管辖(专署驻临汾)。1970年5月1日起,平陆属运城行署管辖至今。







人口





据乾隆二十八年(1763)版《平陆县志》和光绪六年(1880)版《平陆县续志》记载,明初合县编户为55里,计6000余户,约30000余口。至崇祯六年(1633),因遭特大灾荒,走死逃亡过半。崇祯十三年复遭奇荒,十五年再遭大震,加之连年战乱,死亡严重,致使人口骤减为不足5000人。

清朝巩固统治地位后,人口有了明显增长。康熙五十六年(1714)约1000户,5000人。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发展到5697户,33525人,恢复到明初的水平。此后,人口急剧上升,至光绪三年(1877)夏遭灾之前,全县已发展到19436户,145685人。但从当年起,平陆连年荒旱,加之瘟疫流行,民口饿死迁徙甚多。光绪六年统计,户数只有9706户,人口37958人。尔后,人口发展缓慢,直至1949年,全县人口才发展到100482人,69年增加62524人,年均增加906人。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全县人口发展较快。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年终全县总人口为111929人,其中女53695人,占47.97%,人口增长率为23.3‰。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年终全县总人口为140869人,其中女68891人,占48.9%,人口增长率为22.7‰。和第一次普查相比,11年间增加28940人,增长25.86%。80年代,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积极控制人口增长。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年终全县总人口为194392人,其中女95497人,49.13%,人口增长率为14.5‰。和第二次人口普查相比,18年增加53523人,增长37.99%。而增长率则下降了8.2‰。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年终全县总人口发展为215974人,其中女105359人,占48.78%,人口增长率为13.8‰。1949—1990年纯增115492人,增长1.1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9‰。

 

图为历年人口统计







农业





清顺治四年(1647),实有水平坡沙地181837亩。顺治八年至雍正十二年(1734),实有民田、屯田、更名、河滩四项共熟地281830亩。光绪六年(1880),实有耕地275117亩。

民国25年(1936),有耕地417 950亩。平陆沦陷后,日军强迫沿河居民迁徙,土地荒芜。至民国34年,耕地减少为30余万亩。

1949年,全县有耕地400335亩,人均4.1亩。1952—1953年,丈量土地,核实耕地为693754亩,人均6.1亩。其中,水地7137亩,人均0.07亩。1958年,人口增加,新建村庄12个,三门峡水库淹没耕地48148亩。居民迁移,另建新村27个。至1960年,全县耕地减少为576373亩,人均4.7亩。其中,水地22551亩,人均0.18亩。1967-1977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社队企业及公社、大队建设,居民建设三宗共占地11107.5亩。1977年,全县实有耕地553395亩,比1953年减少140359亩,人均耕地也减少为3.1亩,水地增为162261亩,人均0.91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企业发展,居民建房增加,耕地日趋减少。1978-1982年5年共审批土地5372.52亩。1982年,全县在册耕地又减少为543556亩,其中,水地176184亩。人均耕地3亩,水地0.95亩。1988年,全县有耕地534900亩,其中,水地174185亩,人均耕地2.8亩。1990年,全县耕地再减为52.91万亩。当年曾通过开荒、废地利用、退还耕地、打坝淤地等办法,扩大耕地600亩;各种建设占地减少耕地4756亩。全县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耕地2.6亩,比1949年的4.1亩,减少1.5亩。从1952年以来的39年中,总耕地减少了116353亩,人均减少0.58亩。

平陆农作物种植业,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090.19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为898.4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2.41%。经过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1952年农业总产值增为1557.81万元,比1949年纯增467.62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增为1350.06万元,比1949年纯增451.65万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86.66%。1978年,种植业产值为2081.1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1.6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1985年,种植业产值达4347万元,相当于1949年种植业产值的4.84倍,占农业总产值6104万元的71.22%。1990年,农业总产值6032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4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4.6%。

 

图为几个年份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







电业





机械发电

锅驼机发电  1958年,县人民委员会在老县城北门外水磨旁,安装1台锅驼机发电,白天用电牵引石磨磨面,晚间供党政机关团体照明。仅一年许,因县城迁建而停止。

柴油机发电  1975年,县邮电局利用12马力柴油机和7.5千瓦电动机,自己动手组装1台土发电机,电力仅够内部收发电报和照明使用。同年,县塑料厂购回1台5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安装后供本厂生活、生产用电。继后,活塞环厂、制线厂、玻璃厂、石油公司、阀片厂、罐头厂、人民医院、自来水厂、电影院、蒲剧团等厂矿企业单位,为预防大电系统停电,影响生产和工作,也购置安装了发电机。至1990年底,全城区国营和集体企业,共安装柴油发电机15台、汽油发电机1台,计1600千瓦。1978年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有些个体专业户开办的砖瓦厂、果丹皮厂、石灰厂等企业,也购置安装了柴油发电机,除供本企业生产用电外,有时还承担居民婚丧嫁娶用电。

水力发电

1960年,县人民委员会委托电业所,制订五年电力发展规划,拟建设5座小型水力发电站和1座火力发电站。后因资金及其它原因,仅建成下涧、斜坡两座水电站。斜坡发电站的水力资源,引自西侯公社晋庙水库,在斜坡村中利用人工造成落差18米,建蓄水池1座,机房160平方米,安装10千瓦水轮发电机1台,年发电量为5万千瓦时,产值2500元。使该大队照明、磨面、饲料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开始用电。发电年余时间,因系统供电充足,即行停止。下涧发电站,年发电量为6.5万千瓦时,除当地农户照明外,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电力。后因资金紧缺无力更新设备等原因而废置。

火力发电

1977年县革命委员会筹建平陆发电厂,选定厂址位于县东部姚坪村附近,距县城86公里处。1978年,因国民经济调整而缓建。1986年5月,根据省计委第221号文批准恢复建设。1987年11月12日 破土动工,1989年8月,土建工程基本就绪,当年10月,开始安装设备。

平陆发电厂,设计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2*6000干瓦,全年发电量为3888万干瓦时,售电量为3449万千瓦时,年销售收入可达538万元。售电总成本为256.84万元,上交利润为251.42万元,缴纳税金为29.58万元。发电成本为65.8元/千千瓦时,售电成本为74.47元/ 千千瓦时。配备各种型号设备3000多台(件),较大的有:锅炉2台、汽轮机1台、发电机1组、风扇磨4台、主变1台、厂变1台。根据建设规划,厂区总占地面积66500平方米,其中,生产区占地48110平方米,生活区占地13390平方米。国家总投资2575万元。







科技





1958年“大跃进”期间,全县涌现出大批“土专家”、“万能人”、“巧姑娘”、“红色青年”约1万余人。为当时的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1979年年底,平陆县有科技人员107人。1985年年底,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72人,其中,中级职称60人.1990年年底,全县有各类科技人员4275人,其中,高级职称70人,中级1062人,初级1816人,技术员1327人。

各类科技人员在不同的战线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县教育局干部陈子镜1980年研究出《珠脑结合速算法》。这种算法不仅对提高计算能力有显著效果,而且对开发儿童智力,强化记忆,发展思维敏捷性有一定作用。1980-1983年,陈子镜曾为19个省市举办速算培训班26期,结业1584人。培养出了被誉为“神算子”的贾迎芳、张淑平等选手,饮誉海内外。1988年,他被评为副教授。

县癫痫病医院院长赵占民医师,经过多年临床实验,研制出颈动脉注射药物--抗癫I 号、Ⅱ号,临床有效率为90%,达全国先进水平。继之又研制出抗癫Ⅲ Ⅳ号药物的散剂和片剂,作为出院后的巩固药物使用。这一成果得到中国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物研究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教育





私塾  平陆县的私塾教育源于何时,史无详载,迄至清末,才得到普遍发展,较大村庄多有设立,常乐镇私塾多达15座。私塾每年招收学生数多则一二十人,少则三五人。其开办形式有四:一是一些豪门富户或数家殷实乡民设立;二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学士私设;三是群众集资兴办私塾聘请先生;四是两个以上村庄合力兴办。学习的内容初为《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朱柏庐治家格言》、《千字文》、《千家诗》与杂字等启蒙读物。之后学习“四书五经” (《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此外还要求练毛笔字、写诗、作文章。

书院  清雍正元年(1723)改建的虞城书院为本县书院之先,院址设在旧县治东城内,原为御史行署,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废其为仓。

亁隆二十七年(1762)在旧县治东廓门外创建傅岩书院,有讲堂学舍45间,在平陆近代、现代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影响颇大。

光绪末年,部官乡太臣村的史家在本族七寡妇院内设立“史塾书院”,有学生20余人。

义学  清初原有义学三处:一在旧县治隆禧观(东关);一在县东张店镇;一在旧县治西元里村。俱久废。尔后又新增义学两处:一在旧县治北关,乾隆四十七年(1782)建,同治五年(1866)修,光绪三年(1877)因遭大旱灾而废;一在茅津下街,嘉庆十七年(1812)开始筹备,因多种原故,历嘉庆二十年、道光八年(1828)、道光二十年多次筹划没有结果,直至道光二十六年方才建成。这是一座影响较大的义学。民国3年(1914)改为茅津高等小学堂,即第三高等小学堂。

中学教育

民国35年(1946),平陆第一所中学砥柱中学成立。后因经费无着停办。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平陆县创办了第一初级中学校,地址在旧县城东的后湾村,首届招生5个班,学生265名,教职工22名。1956年在常乐又建立了平陆县第二初级中学校,即常乐二中。1958年平陆中学增设高中班两个,是为平陆有高中之始。同年又增建曹川中学、张店中学,全县中学发展到4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3所。全县高中班2个,初中班30个,在校高中生90名,初中生1520名。1960年在留史又建初中1所,1961年将其并入一中、二中。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全县培养出高中毕业生456名,初中毕业生5242名。60年代各中学先后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政治、代数、几何、三角、俄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等。1964年前中学实行的是三三制。

“文化大革命”期间平陆提出“上初中不出队”的口号,中学教育盲目发展,学校布点骤然增加,1969年增加到126所。由于缺乏师资和教学设备,队办中学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因而对全县中学布点进行了调整。至1976年,全县有完全中学6所,普通初中74所。1977年全县有20所七年制学校增设高中班,成为九年制学校,在校高中学生5334名。1970年中学开始实行二、二制,1980年改为三、二制,1985年后复为三、三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调整了教育结构和布局,1978年,全县有高中5所,初中54所,完全中学4所,七年制中学23所。共有初中班243个,学生10832名;高中班53个,学生2744名。本年考入大专学生80名,中专学生117名。当年起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使用全国统编教材,课程设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常识等。

1982年,全县有高中5所,学生1945名,初中48所,学生10864名。当年为大专输送学生137名。7月份,全地区初中、小学生口头作文比赛,城关学校取得全区第一名,并代表全地区出席省举办的口头作文比赛。

1984年平陆县西街中学成立,全校有12个教学班,938名学生,56名教职工。至此全县有完全中学3所,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24所,有高中班30个,在校学生625名;初中班185个,学生9760名。

1990年底,全县共有中学2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20所;有教学班206个,学生10593名,其中高中班33个,学生1831名;初中班173个,学生8762 名。本年度高考,全县被录取249名(大专114名,中专135名)。自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以来,至1990年全县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有1610名,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有998名







民俗





饮食

夏秋农忙一日三餐,冬春农闲一日两餐。平时吃饭不甚讲究,遇有客来,则相机改善。主食常年以面蒸馍为主,副食多吃咸菜(咸韭菜、咸芥菜、咸黄瓜等)、豆酱之类。早饭吃馍喝汤,汤有米汤、面汤,夏稀冬稠。午饭吃面条,有汤面、干面。客来主食仍旧,菜四碟或四盘,熟炒或生调。面食加工有南酱面、旗花面、水圪塔、扯面等。县东待客吃面,可以不吃馍,尽面吃饱。县西则是一碗面后就盛上汤了,不足以蒸馍补之。过去,县东常年吃凉馍,现已有改变;县西常年吃热馍。老城、张村习惯吃豆腐脑,县东习惯吃油辣子,县西洪池、常乐习惯吃凉粉,是地方小吃一大特色。

遇有红白大事,设席待客,较为讲究,菜肴有八碗、十二碗等,肉食分为红条肉、白块肉、稣片肉等。有讲求双红双白的,即一席上红白肉各两碗。荤碗有鱿鱼、海参等。结婚时,还有炉饼、挂馓。新媳妇看地方走亲戚,还要蒸花馍。近年来,多买饼干以代替炉饼,买麻花以代替挂馓。现在有的席上把扣碗改用大盘,一桌有多到二三十盘的,并有鱼、有鸡、有饮料。

地方小吃经济实惠,可分八类:油食类有麻花、油条、油圪塔、油糕、油角、油馍等。面食类有汤面、干面、炒面、削面、拉面、扯面、凉面、南酱面、旗花面、揪片面、水圪塔、麻食面、炒饥等。饺子类有饺子、馄饨、扁食、锅贴、水煎包等,馅有肉有素。汤食类有面汤、米汤、豆汤、油茶、呼啦汤、醪糟、豆腐脑、豆浆、杂菜汤等。馍类有蒸馍、烧饼(火烧)、烙馍、煎馍、烧馍、锅盔、花馍、粉馍、油层卷、面包、小笼包、起糕、饦饦、箍圈等。粉类有凉粉、烙粉(油粉)、油茶糕等。饼类有煮饼、饼干、月饼等。杂类还有津糕、捞饭、羊肉泡馍、糊泡等。

炊具:做饭用的锅,有铁锅、铝锅、砂锅,分大锅、小锅、大铫、小铫。灶有通炕灶、单独灶、炉灶、烹灶。碗有陶瓷碗、洋瓷碗(珐琅)、粗碗、细碗、大碗、小碗、瓦碗。有水瓮、面缸、瓷盆、磁罐、瓦罐、瓦盆。有杓子、笊篱、案板、切面刀、切菜刀、擀面杖、盘、碟、汤匙、筷子等。适应饮食需要,炊具日益充盈。

居室

住宅有房和窑两种。

房有四合院、三合院,或仅有上房、东房,经济条件优越的有两进院或三进院的。房、院有石铺或砖铺,一般是土院土脚底。房有两坡和一坡之别。一坡房多系地基所限,房檐流水只能流到自己的地方,不能直接流到别人地基之故。上房多是大3间、5间或4间破为5间的。房脊有砖有瓦,两头稍翘。脊上饰以砖庐、瓦罐、砖雕之类。房内棚板楼或土楼。不棚楼的裱顶棚有席、有纸。

窑有地窨院、接崖院两种。地窨院系平地挖大坑,坑壁打窑,一般可打窑6至7孔,也有可打到10多孔的。进窑院下洞坡,院门多在洞坡底,也有门在窑顶下明坡的,地窨院均有挖井排水设施。接崖院系依据地势,下崖面,打窑洞,疏通排水道。各种窑洞都注意采光通风问题。住窑冬暖夏凉,但光线不足,伏天潮湿发霉,什物要勤翻晒。平陆有些地方土质好,窑洞大而牢固,为别处所无,如北张村的大窑,可放两行方桌,请客坐席,不影响端盘的行走。有些大窑,碾麦,能让石碾转开圈子。太宽有一孔大窑曾作为剧场用,后边砌高台演戏,前边是观众坐地。三驾马车在内能打来回调过头。

随着生产发展,生活改善,住房人渐多,不少盖起平房,个别盖起楼房。住窑也成了平地箍窑,不再砌地窨院了。还有的把窑院填了,另盖新房。

居室的家具摆设,农村一般有1对箱子,1张抽匣桌,1对椅子,1顶大柜,有的还有炕桌。有的是两对箱子,还有大立柜、穿衣镜、橱柜等。缝纫机也是一种摆设。有些专业户、重点户,先富一步,家庭有大衣柜、沙发、茶几、座钟(或墙钟)、收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城镇居民,有的条件优越,置高档家具,如收录机、洗衣机、电视机、电风扇、组合家具等。

居室卧具,过去农村习惯睡土炕,冬季生火通炕。炕上铺席、铺毡、铺褥、铺单。被子有家织花条纹土布和买的花红布。枕头为圆柱形,长尺许,内装麦秸,两头饰以花卉。现在城乡多有睡床的,床有木床、铁架床、棕床、席梦思、沙发床、折叠式钢丝床、帆布床等。

来源  | 太原市图书馆 END | 平陆县博物馆

世界傅氏
中华文化促进会傅說文化委员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