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亮,美云智数行业咨询中心总经理
来源 | 华夏基石e洞察 管理智慧
咨询合作| 13699120588
根据华夏基石“百家管理讲谈”《美的数字化转型与AI业务实践》专场活动演讲整理,编辑/整理 李泽慧,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尊敬各位企业家朋友们,晚上好。感谢华夏基石搭建的这个平台,让我们有幸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美的数字化转型的一些历程。
简单地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在2000年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了美的,至今为美的服务了二十多年,与美的一起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也能深刻地感受到这家企业的独特魅力。
美的创立于1968年,从做塑料瓶盖起家,先后做过注塑件、五金件,从五金件开始逐渐转向电机行业,并因此进入了风扇和空调领域。再后来,美的基本上全面覆盖了“白电”领域。到了2010年,美的实现了从0-1000亿的突破。
到了千亿阶段,问题就出现了,而且是非常大的问题,即增收不增利——千亿级的营收,却只有几十亿的利润。因此,在2012年,美的内部开展了非常广泛的讨论,期望改变这种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于是提出了转型,提出要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什么是高质量的增长?美的为此确定了几个指标,比如,利润的增长要高于营收的增长,这是高质量增长的硬指标。但是在当时,我们这些高管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大家都知道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具体地说,就是生意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比较好做的,但是做到最后都会变成不好做的生意。当时时,我们认为,要想增加收入,向组织要效率是一个方向,才有了后面的数字化转型。
当时,我们有着非常大的决心。通过两三年的数字化变革,从2014年开始,美的又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通道,很快就冲到了两千亿,三千亿。今年,美的集团营收应该会突破四千亿。可以说,我们已经慢慢地成长为一个To C和To B并举,国内和海外并重的企业,而这恰恰是美的追求的目标,当时我们研究过国内外所有伟大的企业,它们基本上都是To C和To B并举,国内和海外并重的。
这时再来看美的的数字化转型。实际上,美的早在1997年开始构建事业部制,到了2012年,每个事业部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组织。也就是说,当时我们有37个事业部,就相当于37个独立王国,每个“王国”的运作方式都有所不同。比如,同样的产品和同样的销售收入,从核算的角度,有的按出厂口径,有的按销售口径。因为核算口径各不相同,大家的销售收入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同时,每个事业部都有供应商和客户。供应商要想为这37个事业部供货,就要在每个事业部注册一遍,否则进入不了这个事业部的系统;客户也一样,比如伊莱克斯要和我们的事业部做生意,不仅要和空调事业部打交道,也要和冰箱事业部、小家电事业部等建立全新的合作通路。在这情情况下,供应商很苦恼,客户也很苦恼。最难受的是用户,明明买的是美的的产品,但是在寻求售后服务的时候,却找不到一个统一的入口,大家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如此一来,美的如何能成长为一家伟大的企业呢?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美的、一个标准、一个体系”,尤其是对用户端、客户端,对供应商来说,都要有一致的标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当时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总为我们拨款5个亿,我们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给用完了,但是数字化转型才做了1/3不到。后来,方总给了两个指示:不限编制,不限预算。所以我们做632工程,一下子就花掉了20多亿。这20多个亿花出去,美的实现了所有业务的在线化,以及所有业务标准的统一。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又开始了数据的运营。在数据运营的时候,美的采用了T+3的运营模式,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这时,应当说,美的尝到了数字化的“甜头”。
之后,美的提出了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的战略。事实上,美的是通过数字化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运营能力。这时,全价值链的卓越运营就成了美的的主要特色。可以说,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通过精细化的管理,美的实现了全价值链的卓越运营。
后来,随着硬件的发展和一些先进技术的涌现,美的实现了数字化的驱动,并且形成了一个非常开放的系统。通过我长期的观察发现,美的永远是最先拥抱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的企业。记得我们刚进入美的的时候,大家还在学习质量管理体系,后来又开始学习“六西格玛管理”,学丰田的精益管理,学“DBS管理(丹纳赫商业系统)”,等等,我们这个年龄的中高层基本上都学过一遍,之后再慢慢整合,于是在美的沉淀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好的管理体系MBS。
实际上,在2012年方总接管企业的时候,我们还是面临着比较大的危机。原来,我们要增加销售收入,怎么办?开发一个新的品类。因为不断地开发新品类,最后,企业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品类了。
这时,大家就开始思考,这种模式可持续吗?所以提出了要“聚焦主航道”,要实现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变。在这个阶段,我们恰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整个社会都有一种隐约的感觉,就是手机可能会改变所有人的生活。为什么呢?所有的客户端、C端都将是“移动化”的。如果企业无视这种趋势,显然会错失一个时代。
于是,美的又提出,必须拥抱移动化。我在2012年的时候就对大家说,以后,我们在出差的时候不用再携带笔记本电脑了,所有的业务都可以用手机处理。
但是,怎样提升竞争力?其实只有两条路,第一是提升产品品质,提升技术含量;第二是实现卓越运营,实现快速周转。为什么电商能够颠覆传统商业?为什么新一代电商能够颠覆老一代电商?最重要的在于效率。也就是说,我们的周转要优于竞争对手,通俗地说,就是比人家跑得快。
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提出了“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的战略举措,并且迄今为止已经坚持了近10年。特别是企业的中高层,当我们思考部门和我们个人工作的时候,就要清楚,它到底和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有什么关系?比如,以前我在研发体系,每天都要汇报,我这个动作是否符合产品领先的要求。
也就是说,企业在变革之初,首先要把变革的思想灌输到全体员工的头脑当中——为什么要变革?变革要到哪里去?变革的方法、措施是什么?以前,我们觉得战略是比较虚的,后来则认识到,战略是用来检验所有行动的一个标尺。如果行动符合这个标尺,我们所做的才是战略的事。所以,战略不仅要贴在墙上、写在书里,它是要在行动中见分晓的。
所以,当初的美的集团有三十多个事业部,分为几大事业部群,每个事业部群都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流程,也有不同的要求,集团的要求与事业部的要求也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而且,美的也没有集团级的流程。整个集团那时候甚至还有100多套系统,它们当然支撑了美的一个阶段的发展,也支撑了我们1000多亿的规模。但是,现在这些系统却制约了企业的规模增长,怎么办?我们当时的举措是,把全价值链做系统梳理集合,最终集团层面布署六套业务系统。
但具体怎么做?到底是在原来的系统之上做改造,还是建立一套全新的系统?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我们认为,“旧城改造”周期长、代价大,不如建一座新城。所以下定决心,要在全价值链中构建全新的六大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自动排程APS、供应链管理SRM、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三大平台(人力资源管理HRMS、财务管理FMS、商业智能BI)和两大技术门户(信息门户MIP、开发平台MD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632系统”。把所有事业部的所有业务全部装到这几个系统当中,就打通了企业数据的“天眼”,使所有的分析都能够实现。
现在有很多企业认为,数字化建设属于IT部门的管理范畴,甚至是IT部门的几个业务骨干的工作,这种认知肯定是错误的。要知道,数字化变革是一个重大变革项目,它一定是一个“一把手工程”。比如做流程,做数据,做系统,要把我们的管理思想灌输到这个系统当中。而管理思想在哪里?基本上都在高层领导和核心骨干的头脑里。所以,唯有“一把手工程”才能实现高层推动,并且一定要组成一个业务变革的领导小组,推动企业的数字化变革。
比如,大家都在追求经营透明,但是这个经营透明往往停留在“指导思想”当中,要想真正落实到经营行为的时候,整个系统却不支持。那么在企业里,哪个人最有权力?哪个人最有影响力?只能是知晓独特信息的那个人。而这些信息原来是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这种对信息的控制或者说垄断,导致了其他部门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这个时候,高管团队一定要非常Open,要有信息共享的理念。所以,只有在“一把手工程”的前提下,领导要先把自己的思路、想法,把你做事的决心放入系统当中,数字化变革才更容易推行。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当初做流程梳理和流程统一的时候,会把所有相关领域的管理者全部拉进来。比如,采购流程由哪些人确定?所有采购的总监和经理都要参与,把大家的思路放在一起PK,最终选择一个最优方案。我们始终能坚持以业务为主导,毕竟大家怎样做事,只有业务部门才能说得清楚。所以,即便聘请了咨询顾问公司,效果也不明显,因为他们对细节不甚了了,企业的IT部门对此也显得茫然无措。
事实上,有很多企业做了数字化转型,但现状是,数字化是数字化,业务是业务。这就意味着,数字化只是企业备查的系统,并不能用数字化系统指挥业务。而美的所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必须要由业务主导,并且,高层领导的核心思想必须灌输到我们的流程体系当中;中层领导的最优做法,必须集中起来。
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特殊的禀赋或者特长,而美的就是要基于这些禀赋,整合出一套自己的标准,然后再推广到各个事业部去,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事业部的运行效率。
实际上,美的做流程的过程,也提炼和结合了各种优秀的方法论,比如流程框架法等。那么,流程到底怎么做?第一,要把自身的业务场景讲清楚。我到底要做哪些事情?从业务层面分析清楚以后,再把框架搭起来,进而再去确定,比如事情到底怎样做,有几种模式?当我们把框架搭建起来,在流程创建的时候,就可以代入这个能够满足我们所有要求的场景。这样设计出来的流程才不会有纰漏,能够保证我们的业务顺利开展。
接下来,还要定义流程的能力,包括流程的目的是什么?流程能够帮助我们做哪些事?由谁负责?它要输出哪些内容?属于哪个系统?这样一套方法被清晰地定义之后,一改之前大家相互推诿的局面,谁的责任就是谁的,不存在分歧,不存在认定不清晰的情况。
准确地说,美的通过流程框架的梳理,逐渐达成了三个比较大的效果:
第一,理解全貌。每一位管理者都能了解这一领域的全貌。比如在此之前,我们供应链环节的资深经理也只知道自己所属的一块,并不知道整个供应链的情况。而在此之后,对于供应链的所有环节来说,了解供应链的全貌都是理所应当和轻而易举的事情。
第二,了解标准。大家都能知道,我们做这项工作的标准。我们要做哪些事情?要做到哪种程度?过去,因为各个环节都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好,其后续环节就很难发挥。重要的是,我们以前对此全然不知。
第三,实现创新。当然,创新的基础是,我们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唯其如此,整个系统才能做到最好。
在很多企业看来,流程就是审批流。其实,审批流在流程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流程会告诉我们,这样的生意模式,针对这样的业务,应当怎样做才是最合理、最经济、最精益的。
还有一点是,数据的道理是非常简单的。数据的标准是什么?数据申请的流程是什么?它的生命周期到底怎样管理?以后又要怎样评价?如上问题讲起来简单,要想做起来,工作量会非常之大。而且,我们有很多的历史数据。比如,美的当年就梳理出了几百万条物料信息。我们有几十个事业部,积累了如此庞大的数据,要想弄清楚,对清楚,谈何容易?比如,一模一样的螺丝钉,各个事业部都在用,但是大家的编码却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把这些编码整合成一个。能不能实现?当然可以,但是它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所以,很多企业的数据做不好,更多是被这个工作吓退了。它确实是很可怕的,就拿一枚小小的螺丝钉为例,各事业部使用的到底是不是同一个型号的?这些物料到底能不能通用?同一个标准肯定不能满足我们所有的要求。所以,对流程和数据的处理往往是知易行难,甚至是困难、艰难。
很多企业对此没有清晰的认识,会觉得不过是个流程,几个月就做好了,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有些时候,企业主都不能说清楚自己的业务到底是怎么做的。
美的当初用了一年的时间梳理流程和数据,之后才开始建构系统。我们以前建构系统,都是ERP是ERP、CRM是CRM,彼此之间毫无关系。所以,我们在建构系统之初就要梳理清楚,要在框架之内搞清楚,谁和谁有关系?数据和业务什么样?要把它们全部集成起来,变成同一套系统。
美的的系统建成之后,接口多达2000多个。当时我们都非常担心,万一这个系统崩了怎么办?所以后来又投入了非常大的技术力量,比如,IT人员从原来的300多人变成了后来的2000多人,其中有很多的资深的数据库人才,资深的架构人才,等等。当然,现在大部分企业不需要这样的投入,毕竟现在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重视,因为整个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当我们把业务端全部拉通以后,比如从创意到产品,从订单到收款,从采购到付款,到内部的关联交易等,所有的流程都拉通了,我们起码可以知道,任何一项业务进行到了哪里,一件事情在哪里停留了多久。以前,因为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我们往往会花费很长时间、很多的精力去澄清一个真相。大家通常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但是看到的却是不同的侧面。有了这个系统,大家都看系统的数据,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看问题,就会以系统的数据为标准——这个流程在哪里?通过了没有?为什么停留?系统都有记录,而且不能出尔反尔。
这样一来,沟通成本被极大地降低了。我们不再需要陈述真相,包括订单是什么时候接的,相关人员在什么时间审批的,谁没有看到,谁没有搞定,在系统里面都一清二楚,不会产生争议。
所以美的内部流行一个说法:一个事情,只要它全部的信息透明化,效率就会提升30%。比如,我们知道订单的来龙去脉,知道什么时候交货,其效率就会上升。这就是数字化的力量。并且,一旦拥有这样的基础,后面还可以做很多工作,比如把原来的数据统计出来,按照很多种方式去分析,做二次应用。
打好这样一个坚实的数字化的底座以后,美的内部也存在一个疑问:是不是我们数字化的工作就算是结束了?很多企业也有这样的困惑,该上的系统都上了,是不是数字化转型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事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数字化是工具,我们还是要看,有了这个系统以后,是否改善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利润情况?
从理论上看,售价减去材料的成本等于毛利(如果企业能把运营费用降下来的话)。但事实上,理论上的净利润与实际的净利润差异很大。其中损失到底出现在哪里?
如果没有数字化的系统,大家都不会为这个损失承担责任。营销认为,我促成了订单;研发觉得,我的产品很棒;质量等部门也有各自的理由。但是,有了数字化的系统,所有的行动都会被记录在案,摆上桌面:在这些订单中,有哪些是交付延期的?哪些是生产不及时的?哪些是质量没有控制好的?哪些是营销效率导致的?事实就会很清楚,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该从哪儿改善也会表现得明确无误。各个部门都会因此提出自己下一年的相关计划和改善承诺。
所以,要想使数字化真正产生效率,重点在于端到端的拉通,在于全价值链的卓越运营。对美的而言,我们就拉通了三个:用户的端到端,产品的端到端和订单的端到端。把这三个端全部拉通,比如订单的多少,什么时候接到订单,什么时候进行订单评审,什么时候排查,到底要从系统里面流转还是走人工?我的数据是什么?我的业务是什么?可以把这些节点一个一个整理出来。假如我有1000张订单,我们就可以把1000张订单的每一个阶段用时都统计出来。最长走了多久?最短的又是多久?相关节点的责任人是谁?某个节点的理论时长和合理时长应该是多久?实际用时多久?进一步,今年做了多少,明年要做多少,后年要做多少?都可以进一步明确。这也是美的T+3的精髓。
T+3运营方式,重组产品流程、制造流程和渠道流程,最终能够更快速、更低成本、更有效率地把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转变成现金,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套机制在整个订单的交付过程中设置20多个监控节点,让每一个节点保证效果的同时缩减自己的时间,从而提升效率。
通过几年的努力,美的外销的平均交付周期慢慢地从原来的40天降到了20天,现在在挑战12天。也就是说,从接到订单到订单出货,一般能控制在20天以内。这就是我们这套系统的效果。
与此同时,我们对大家都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原来只是讲变革,但是要变成什么样,结果怎么衡量?没有标准。现在呢,在具体哪个方面要做出什么样的变革,应该变到什么程度,都更加明确了。事实上,管理变革项目是一项长期工作,今年要做,明年要做,后年也要做。题目虽然都一样,但是答案不一样。比如,在2021年,订单中心给出的答案是21天;到了2022年,还是一样的题目,他们的答案就变成了18天;那么2023年呢?变成了15天;2024年,订单中心的答案是,挑战11天。
纵观整个企业界,为什么我们很难实现变革,或者说,为什么大家没有变革的动力?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走老路到不了新的地方。用原来的方式,去年这么干,今年还这么干,好像越来越不赚钱了。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变革,始终采用的是原来的方式处理新的问题,因此也没有效率的提升。
大家都知道,利润是怎么产生的?是社会的平均生产率。社会的平均生产率在进步,我们没有进步,我们所能赚到的钱必然越来越少。而所谓的变革,实际上就是通过一套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美的当然也沉淀了非常多的方法。如果我们只是给别人提目标,不给对方以资源,那也是难以实现的。所以,美的每年对事业部的要求,基本上是生产效率最少提升10~15%,还要给到对方做变革项目的要求,要求每个人申报自己提升效率的行动计划。这就是在发动大家的能力。
至于具体的方法,我们也会教给大家,比如如何分析价值流?怎样分析浪费?怎样发现改造的机会?怎样学习新的技术?但是把这些教给大家的目的,是要求我们每年都有提升。所以,我们数字化项目的200亿是怎么投放的?有人会问我们,投这么多钱,真的值得吗?事实上,所投的钱能改善企业的效率,就是值得的;反之就有可能得不偿失。
比如,很多公司都会有一个监控中心,有一个大屏幕。它是用来做什么的?仅仅是为了呈现数据吗?美的的大屏是用来帮助运营管理的,它会监控我们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的节点。该节点的理论周期是多少?实际周期超过了没有?在哪个点超过的?它就会变成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必然有其对应的责任人,最终也由这个人负责改善。他有了改善,系统才会关闭这个事件。这就变成了一个又一个驱动我们效率提升的非常重要的工具。我们每天早上都会围着这个大屏开会,去分析数据。
这样一来,美的现在开会基本上就不需要做PPT了,因为有直接的数据呈现。当然,如果我们做得好,系统里面也会有一个排名;如果做得不好,我们就要在数据面前给出解释。这些都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美的在“632”阶段就奠定了坚实的数字化基础,实现了业务的全面在线化。后来,美的又开展了数字化的持续业务变革。可以说,数字化的手段,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问题出在哪里,机会又在哪里,之后才是通过业务的变革实现改善,再通过数字化的系统来考察我们的改善到底有没有效果。
通过这样一套机制,我们的效率得到了切实的和极大的提升,我们的工作模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我们和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也全部实现了电子化,从而打造出了“不用见人的生意”。特别是在口罩时期,我们与客户之间,与上下游供应商之间基本不用见面,只看系统就足够了。
数字化可以帮助我们搞定很多事情,也为美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比如,美的原来的库存很大,但是在这样一套系统的加持下,经过了三四年的时间,我们的库存大概下降了70~80%。我们材料库存的周转率一年100次,包括长周期物料,平均库存大概只有3天。再比如,在美的的压缩机工厂,高速充装的稼动率是95%,而同类厂商的稼动率一般情况下最高只能达到60%。可以说,我从大学刚毕业到现在二十多年,真正见证了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企业整体效率的提升和制造效率的提升。
回过头来看,企业到底怎样才能真正达成数字化的效果?
第一步,要打好底座,即流程要反映业务的开展情况,数据要能够客观反映业务的发展,而系统又能够把把我们所有的行动都在线记录下来。所以,企业先要有这样的底座。
但假如我们很多的业务都在线下,要想同步或者说改善,是不是很难?所以,第二步,还要实现业务的在线统一。当所有的业务都实现了数字化的在线统一,我们就可以通过数字化的系统记录的数据,衡量每一个业务的问题,问题在哪里,效率的损失在哪里,等等。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实现全价值链的运营。
比如,上游没做好,要改进;用时过长,要缩短;哪里有问题,哪里的不良率比较高,都要改善。这时,企业就要为不同的业务部门设计不同时期的不同目标,并且往往要围绕这些目标不断进行准备。比如交期目标、扩充目标,比如合格率目标,比如工单的关闭率目标,等等。其实,我们围绕这样几个目标,每年改进一些,十年下来,就会超过竞争对手很长一段路程。
第三步,真正开展用数据驱动信息化的管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以前我们叫供应商送货就是靠打电话催。供应商反馈说,我已经在路上了,结果100公里跑了8个小时还没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第一步是在他那里装个摄像头,车上再装一个 GPS,他走到哪里,我们不需要问,因为系统里都能实时呈现,谁都隐瞒不了。过去,确实有很多承诺不能兑现,是因为他有可操作空间。现在,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我们可以慢慢地压缩他的操作空间,很多欺上瞒下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我们也就能够更精确地提升自身的效率。
第四步,实现智能化运营。比如,我设计了一个合适的时间,100公里要求两个小时跑到,那如果对方超出两个小时,系统就会提示。这就是智能化运营。
智能化运营要怎样实现?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1.要有整体规划;2.要有所规划的具体内容。比如业务经营,比如营销、研发、供应链、制造,甚至HR管理怎么做,等等。相应的,公司治理、流程治理、IT治理、数据治理都是怎样的,都要有清晰的架构;3.做好指标分析。这一系列的架构上了系统,在系统运行的时候,数据自然会呈现,并为我们做好指标分析体系提供帮助。4.闭环改善。在指标分析之后,问题显性化了,大家都能看得到问题。这时,就可以找到这些数据的负责人,推动问题的闭环改善。
我觉得,数字化在效率驱动方面确实有它独特的功效,只是这个功效需要比较大的投入,比较长期的坚持。
最后,我们分享一下,怎样衡量数字化的价值。
其实,数字化转型最大的难题就是算不清楚价值。比如,我想上一个系统,谁能告诉我它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开展一个管理变革的项目,它的投资收益率又是多少?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前期,这些预算是没有办法做的。谁能把它算清楚,就是不得了的事。
所以,我们还是强调,在当下这个时代,数字化转型应该是提升效率的唯一确切的路径。
但是,怎样看待数字化的价值?从管理体系的角度,它起码能够强身健体,逐渐还能实现能力的提升和质量的提升,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效率的改善和风险的控制。尤其是在品控方面,原来靠人做品控,总会有失误。用机器来分析,准确率基本上能达到100%。当我们把这些做到了,就能够改善整个企业的运行速度,提升企业的服务体验,最后实现价值。
我特别奉劝各位企业家朋友,不要第一时间太过于关注结果指标。只要拥有好的能力,结果指标一定会慢慢到来。如果我们不注重能力的培养,不注重机制的改善,一心只追求结果,有的时候,只能是南辕北辙。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
END
华夏基石AI战略领导力特训营2025年第四期开始报名!
抓住数字智能时代的机遇,现在报名,立即享受年底优惠!
机会难得,名额有限,别错过!
报名及咨询:柳老师15202171854
喜欢这篇文章
请为我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