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莘县古云镇徐庄村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20世纪30年代隶属濮县,是典型的“三不管”地带,却是远近闻名的“八路庄”。
1934年,在范朝濮联立乡师读书的徐宾加入了党组织,成为徐庄最早的共产党员。毕业后,徐宾以在古云集小学教书为掩护,发展本村徐开先等八人入党,于1934年6月27日成立徐庄党支部。
范朝濮联立乡师旧址
不久,中共直鲁豫特委书记黎玉来到徐庄,开展党的运动。由于黄河洪水泛滥,粮食歉收,春节将至,农民过年吃饭很成问题。黎玉提出分粮吃大户的办法解决燃眉之急。
他们把目标定在徐庄南七十余里的木靳庄大地主赵振纲家。赵振纲仗着儿子是国民党的区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是当地一霸。黎玉组织党员及积极分子一百多人,在深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护院家丁抓住,冲进赵振纲住室,装完粮食从容退出。撤离时,贴出布告:“财主仓里粮千担,全是穷人血和汗。共产党领导咱吃大户,要造反,哪个胆大敢报官,叫你脑袋把家搬。”并编造了个署名:工农红军华北纵队第九游击队三小队。
陈毅(前排左三)、舒同(前排左一)、黎玉(前排左二)、张云逸(前排左四)合影
打土豪的胜利,使徐庄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受到极大鼓舞。随后,鲁西第一支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农民武装——徐庄游击队成立。
中共山东省委临时负责人赵健民听说了徐庄的革命行动,激动万分。1929年至1933年,中共山东省委连续十一次遭到敌人严重破坏,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已达三年。赵健民两下泰安、两到濮县,徐运北去北平,苦苦寻找上级党组织,结果都无功而返。1935年暑假后,赵健民来到徐庄,见到了濮县县委书记王士希和直南特委巡视员、濮阳中心县委书记刘宴春。赵健民谈了山东的情况后,要求直南特委转告北方局,派人恢复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关系。
“老掌柜已到,请速来洽谈一笔生意。”1935年12月,赵健民收到这样一封信,兴奋不已,马上骑上自行车,沿黄河大堤从济南向西一路狂奔,直驱五百里,再次来到徐庄。
黎玉早已等候在一条小河边。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赵健民激动得热泪直流。当晚,两人彻夜长谈,详细商议中共山东省委恢复重建事宜。
1936年初,黎玉把在徐庄见到赵健民的情况转告了河北省委。北方局负责人刘少奇决定派黎玉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到山东恢复与重建山东地方党组织。
黎玉再次回到徐庄,对山东省委恢复和重建工作进行运筹。5月1日,在黎玉主持下,山东省委在济南恢复重建,开启山东省党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新篇章。
徐庄因此被誉为“中共山东省委恢复地”。
1938年冬,为解决武器弹药缺乏的难题,冀鲁豫军区在徐庄建起兵工厂。
徐庄村民群情振奋,踊跃支持,人人忙活得如同过年。原料来了,村民们用自家的碾子碾碎,再制成炸药。地雷、手榴弹造好了,村民们装进自制的木箱里,套上牲口运往前线。在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兵工厂日产手榴弹达一千余枚、地雷达一百多个。
徐庄组建了被服厂,生产军衣和被褥。四十台缝纫机分散在农户家中,七十多名工作人员日夜轮班。党员群众主动配合外出采购棉花、布匹,外运成品,一天能收购二十余个白布卷,合三万米布。随着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村里又组建了供销合作社,专门围绕工厂生产开展业务。
国民党顽固派对徐庄恨之入骨。1940年6月15日,国民党一八一师孟昭进部偷袭徐庄,徐开先等五名共产党员和四十八名群众被捕。敌人对五名共产党员严刑拷打,软硬兼施,逼问兵工厂的下落,却一无所获。22日,五名党员被活埋在古云镇西北的沙滩。
1946年底,徐庄建起保育院,冀鲁豫边区领导的家属子女和伤员四十多人被分别安置在党员、积极分子和堡垒户家,与村民生活在一起,亲如一家。保育院帮助徐庄建立和发展妇救会、青抗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开办学校。全村青年妇女也进了学堂,培养了一批妇女干部,二十多位女青年外出参加工作。
中共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位于莘县古云镇徐庄村)
徐庄村成了抗战堡垒村、根据地、大后方。冀鲁豫边区军民亲切地称之为“八路庄”,还送上了平原“小延安”的美誉。
徐开先就义后,同是党员的母亲王光秀掩埋了儿子的尸体,擦干眼泪,勇敢地接过儿子的使命,冒着生命危险秘密为党工作,一次次完成了交通联络任务。由于儿子牺牲,家里陷入困顿,无钱交党费,王光秀每到交党费时,都团一个泥丸,放入瓦罐里,一放就是十多年。
1950年,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王从吾率领革命老区慰问团到徐庄慰问。这位烈士的母亲颤抖着双手,默默捧出瓦罐,倒出了代表党费的泥丸,深情地向组织汇报说:“我始终没有忘记党,没有忘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这些年的党费。”
一粒粒“八路庄”的泥丸,一颗颗珍珠般的“向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