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冬日暖阳下,我独自坐在新宅前的水泥坪地上,思绪随风飘向了那个关于爱书如命的锡明相公的故事。
在这个即将迎接新年的时刻,我想起了他——一个在平凡生活中绽放非凡光彩的身影,一位在书籍海洋里自由翱翔的灵魂。
孤影与回忆
冬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温柔地洒在这片静谧的土地上。四周除了偶尔传来的鸟鸣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祥和。
不远处,那座承载着无数记忆的老建筑静静地矗立着,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只待有心人轻轻触碰,便能唤醒沉睡的回忆。
正是这份宁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锡明相公——那个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
“书痴”锡明相公
过去几年,在村里,提起“锡明相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并非出身显赫之家,却以一颗对知识无比渴望的心,赢得了村民们的尊敬。
不同于其他同龄人,每天帮助崽女带孙子,锡明相公最大的爱好便是沉浸在书海之中。无论是繁体字古籍还是现代文学作品,只要手边有书,他便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阅读起来。
他简直就是稳妥妥的“书痴”。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初,跟锡明相公一样,我也特别爱看书,每当手中有了新书,锡明相公总会第一时间跑过来找我借阅。
有一次,我从一位朋友那里借了一本《倚天屠龙记》来读。
这本书是台湾出版的,全部都是繁体字,里面有很多字我不认识,就去请教锡明相公。
这位和善的老人便耐心地翻阅每一页,告诉我怎么认识繁体字,“长字读一截,宽字读一边”,并解读部分繁体字的注解。
因为有了他老人家的指教,如今,遇到生涩难辨的繁体字,我基本上都能读出准确发音,并理解大概意思。
钓鱼与思考
如果说阅读是锡明相公心灵的慰藉,那么钓鱼则是他另一种放松的方式。
每当闲暇之余,他便会拿着自制的鱼竿,前往屋后的塔山渔场。
那里风景秀丽,湖水清澈见底,是垂钓的好地方。
但对他而言,钓鱼不仅仅是为了享受自然之美,更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静心思考的空间。
有时候,我会看到他坐在岸边,手持钓竿,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深奥的问题。
我想,在那片刻的宁静之中,或许正孕育着他对晚年生活的无限憧憬吧。
未解之谜与时代烙印
关于锡明相公的过去,我总是充满了好奇。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对他的了解始终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我只知道,在我幼年时期,他已经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了;等到我长大成人后,又因服役在外,错过了与他深入交流的机会。
直到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到家乡时,才得知他已经离世。
关于他的一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沧桑,我没有去问那些上了年纪老人,因此,要写他,只能写我知道的那些记忆。
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尽管他拥有一定的学识和才华,但由于出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个人命运往往被家庭成分所左右,这无疑给他的人生之路增添了许多坎坷。
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