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妈说:正如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需要不断开发和培养一样,孩子的财商,也不会在他年满18岁后突然增长,它只能是从小在父母的悉心培养和熏陶下,一点一点地提高。
作者:朗读君,来源:朗读君(ID:langdu120),经授权发布
6岁儿子清空爸爸7万购物车
张先生家里有一个6岁的儿子,孩子平时喜欢玩爸爸的手机。
张先生觉得孩子才6岁,玩手机玩不出什么大事,结果某一天晚上孩子在爸爸没注意的情况下帮忙“清空购物车”。
等到张先生看到了源源不断上门的快递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儿子干了这么一件大事。
张先生连忙联系卖家退货,熊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几个小按钮干了这么大一件事情,还很快乐,没多久就悲剧了。
在爸爸的逼问下,孩子承认了,是自己悄悄记住了爸爸的支付密码,前一天晚上在家玩手机就把东西都买了。
张先生哭笑不得,决定在把价值7万元的货退完以后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告诉他钱不能乱花。
商家在了解了张先生的家庭情况以后给张先生办理退款,还开了一句玩笑:“东西可以退,你家孩子退不了。”
会出现这种情况,家长的教育很关键,孩子对金钱没概念,对购物这件事情想得很简单,才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在外赚钱,不告诉家里的孩子自己怎么赚钱。孩子不知道家长是怎么赚钱的,就会像这个孩子一样,对金钱来之不易没有一个正确的理念。
和所有家庭教育一样,财商教育也是潜移默化的。
某些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处理得好,就会给孩子传递正确的财富观念;处理得不好,就可能会让孩子在成年后产生困惑……
要找到正确的财商教育方法,既要讲究科学,又要结合一定的实际经验。
认识金钱,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你给孩子零花钱后,不妨趁此机会问问他:你知道钱能用来干什么吗?
对此,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很积极地回答:
用来买零食、买文具、买玩具、买课外书、买衣服、去游乐园......
发现没有,大多数孩子对于钱的认知十分有限,只知道它能用来买东西,并不知道其他用途。
因此,这是一个树立孩子正确金钱观的绝佳时机。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
1. 告诉孩子钱从哪里来
有专家曾对小学生做过一个调查,研究发现:
只有20%的孩子,知道钱是父母辛苦工作而来,有很多孩子以为钱就是直接从爸爸妈妈的钱袋里拿出来的。
孩子对于金钱的错误认知,导致平常花钱大手大脚,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游戏、直播等,一夜之间将父母积攒的钱花光。
在特定的时期,我们必须和孩子谈钱。
告诉他,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爸爸妈妈努力工作换来的。
如果可以的话,每隔一段时间,就带着孩子体验何为赚钱,无论是自己做点小手工在小区内售卖,还是去超市体验当小小收银员。
2. 让孩子明白钱不是万能的
有些父母会向孩子灌输“我们家不差钱,以后这些钱也都是你的”这样的错误观念,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金钱万能”观。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金钱确实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是它买不到知识,买不到他人对你的肯定和尊重,买不到朋友,买不到家人,买不到健康,买不到爱……
甚至,你还可以和孩子说:
我们家虽然不差钱,但这些钱是爸爸妈妈努力挣的,并不属于你。
我们把钱花在你的身上,是我们对金钱的支配自由,并不意味着这些钱你能够随意动用。
在将来,你也一样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金钱,这样获得的钱,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3. 分清“真想要”和“假想要”
有些妈妈会通过让孩子分清“想要”和“需要”,来培育孩子的金钱观,其实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在很多情境下,“想要”和“需要”的概念是模糊的。
更加准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分清“真想要”和“假想要”,即在一堆的“想要”中做取舍。
例如事先和孩子约定好,今天只能买一个玩具。
当孩子抱着一堆玩具结账时,温柔地告诉他:
妈妈知道这些你都喜欢,但我们之前约定好只能买一个,现在需要你挑选出今天最想买的那一个,并把其他的放回去。
在这个过程中,他一定会纠结、会犹豫、会反复比较,不要催孩子快点做出决定,给他思考和斟酌的时间。
在一堆“想要”中挑选什么是“真想要”什么是“假想要”,是需要父母的观察和引导,还有时间的积累。
通过“真想要”的选择,孩子会逐渐养成和金钱的良好关系,并从中学习支配金钱的正确方式。
父母如何教会孩子理财
财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很重要,但也要按照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逐渐为孩子灌输理财的相关理念和知识。
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经验表明,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对财富的认知遵循一定的规律。
这意味着,不同年龄儿童财商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同,既不可揠苗助长,也不要错失最佳时机。
1. 3岁-6岁的学龄前儿童,重在培养概念
4~6岁是培养孩子金钱观的最佳时期,而他们的金钱观培养,重点在于了解基本概念,尤其需要加深孩子对于“小钱”和“大钱”的理解。
有一位妈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她为女儿准备了2个存钱罐,让她学会辨别钱的多少和用途。
粉色的小猪存钱罐,用于投放1元以下的硬币;积累到一定程度,把钱取出来,换成整钱,放进招财猫存钱罐里。
这样,孩子就能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零钱,什么是整钱,也能明白“由零到整”的不易,避免出现日后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具体做法:
3岁:辨认钱币,认识币值; 4岁:学会用钱购买简单的商品; 5岁:明白劳动才能得到报酬;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学习攒钱;
7岁:观看价格标签,并与手中的钱做比较;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能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 9岁:可以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并能和商家讨价还价; 10岁:懂得节约零钱,在必要时可购买较贵商品; 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
12岁:懂得珍惜钱,有节约观念; 12岁以后:完全可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想看更多优质文章,欢迎翻阅往期佳作
作者简介:朗读君,每日分享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学习资料和家长教育,公众号:朗读君(ID:langdu120),爸妈精读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商务合作联系山治(备注品牌),头条号@精读妈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今天,我选择曝光“富叔”的真面目”
你若喜欢,为精读妈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