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一场跨越千里的乡村研学之旅在我县联合村拉开帷幕。在北京读懂中国基金会的资源链接下,来自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70名师生和盐边县渔门镇初级中学校、红格镇初级中学校的71名师生相聚于此,共同参与了一堂乡村振兴实践课。
“同学们,你们可以将手中的书在这里进行交换,换取一份蔬菜。”活动中,北京交大附中的学生参观了联合村三味蔬屋图书馆,并开展了“以书换蔬”活动。他们用闲置书籍换得蔬菜后,走进蔬菜园了解各类蔬菜及其种植方法、营养价值,认识一粒种子从破土到茁壮成长的奇妙过程,在心中播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随后,同学们还用采摘的新鲜蔬菜制作“蔬福茶”,共同品尝大自然的美味。
“我们先将彩布剪成正方形,再对折把四个角缝起来。”“把带油性的颜料滴入水中,等颜料化开后,再滴入其他颜料……”在非遗体验区,同学们学习制作水拓画、“见面猴”等非遗产品,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欢声笑语中,一把把白色的扇子在同学们手中变成了色彩艳丽的作品,一张张棉布经过多次手工缝纫化作栩栩如生的“见面猴”。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同学们的创意与努力,也饱含着对非遗的热爱与敬意。
“‘见面猴’有见面如猴、永保平安之意,今天很开心能够亲手制作,让我体验到劳动人民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北京交大附中学生田子玥说道。
“走进盐边乡村,我了解到这里的非遗,与淳朴的村民亲切友好地交流,感受到独特的风土人情。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也加深了对盐边的认识,从课本走进社会实践大课堂。”北京交大附中学生李正嘉表示。
近年来,盐边依托县域内丰富的民俗文化、非遗资源等,让“研学+农文旅”这一新业态模式成为推广乡村农业资源的新路径,在展现乡村风貌与文化底蕴的同时,推动乡村教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未来,盐边将持续深挖乡村资源潜力,丰富研学游产品供给,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多优质的研学实践平台,吸引更多学子走进盐边、认识盐边,沉浸式感受盐边大美河山。
当天,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渔门镇初级中学校、红格镇初级中学校的师生们还与在盐开展实践活动的清华大学学子开展了联谊活动。
记者:朱茂兰
编辑 :阳青霞丨审核 :曾 静
监制 :胡 茜
盐边融媒
盐边县融媒体中心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