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部独家黄仁勋传记:“AI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这个问题非常愚蠢

科技   2024-12-13 20:31   广东  

英伟达对AI的理解和布局,黄仁勋在这里全讲清楚了

今年11月,英伟达的市值冲破3万亿,首创历史新高,超越苹果、微软。无论我们承认与否,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正在被英伟达推动的AI技术变革所改变,它以超过95%的市场占有率垄断了AI训练芯片市场,全球范围内的AI大模型几乎都是用英伟达显卡训练出来的。它的GPU技术推动着AIGC在深度学习、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领域的每一次突破。

而这场伟大变革的推动者和幕后英雄,则是英伟达的创始人和掌舵者黄仁勋。在全球首部真正独家授权的采访传记,趋势观察家、知名科技记者斯蒂芬.威特的新书《黄仁勋:英伟达之芯》中,黄仁勋好像是来自未来的人,他极具前瞻性地踩准了每一个关键的技术节点,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和笃定,将他一次又一次推向传奇。

[美]斯蒂芬·威特著

周健工译

湛庐文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品

相识6年,作者与黄仁勋多次面对面深谈、一起共进餐食,像朋友一样交流,友好、详尽、真诚、甚至愤怒。书中呈现了黄仁勋和人工智能专家的观点碰撞,与商业大佬在AI市场上的争夺,以及他对AI在下一个十年的市场布局和技术预测,它终将把英伟达带向何方,它终将把人类社会带向何方。

------------------------------------------------------

就像我说的,它们只是在处理数据而已。


自2018年以来,英伟达的显卡就已经具备了光线追踪这一先进功能。这一技术能够模拟光线在物体上的反射,从而创造出极为逼真的视觉效果。多年来,光线追踪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梦寐以求的目标,而如今,英伟达已经将其发展到了可以实时,即瞬间完成渲染物体的程度。在英伟达高管套房内,一个磨砂玻璃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产品演示专家为我呈现了一家三维渲染的日本拉面店,效果绚丽夺目。金属柜台上光线闪烁,一锅热汤蒸汽腾腾。我眼前所见,无一丝迹象表明这是虚拟的。

随后,专家展示了戴安娜(Diane)——一个掌握五种语言的超现实数字化身。这一复合实体,是由强大的生成式AI通过分析数百万真人视频所创造的。戴安娜的美貌固然令人赞叹,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鼻子上的黑头以及上唇的细小汗毛。唯有她眼白中那抹难以言喻的微光,透露出她非真人的身份。“我们正在努力改进这一点,”产品专家解释道。

黄仁勋的宏伟愿景,是将英伟达的计算机图形研究与生成式AI研究相融合。他认为,图像生成AI将很快发展到能够渲染三维世界、可居住世界的复杂程度,并用逼真的人物来填充这些世界。同时,语言处理AI将能实时处理并解释语音指令。当这些技术汇聚一堂,用户只需简单的语音命令,便能创造出完整的宇宙。

离开产品演示区域时,我头脑晕眩,心潮澎湃。科幻小说的情节与《创世记》的篇章在我脑海中交织。坐在一角修剪精致的三角形沙发上,我竭力想象着我女儿将要生活的未来世界。他们正致力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项目,但当我向英伟达高管提出质疑,担忧如此强大的力量是否明智时,他们看我的眼神仿佛我在质疑洗衣机的实用性。我好奇人工智能是否有一天会造成人员伤亡。布莱恩·卡坦扎罗回应说:“嗯,电每年都会致人死亡。”我进一步探问它是否会导致艺术的消亡。德怀特·迪克斯则断言:“它会让艺术更上一层楼!”他还补充道:“它会助力你在工作中更出色。”我追问人工智能是否在不久的将来会拥有自我意识。黄仁勋解释道:“要成为一个生物,你必须具备意识。你必须对自己有一定的认知,对吧?”他继而表示:“所以,不会。我不知道那会在何处发生。”

在与黄仁勋的每次访谈中,我都针对这一问题向他施压,而他每次给出的答案都大同小异。我提及了杰弗里·辛顿的顾虑。“人类仅是智能进化中的过渡阶段罢了。”辛顿在PBS的采访里这样讲道。黄仁勋对此嗤之以鼻:“许多研究者都不明白他为何这么说。也许他只是想博取人们对他工作的关注罢了。”这番话令我惊愕。要知道,辛顿可是AI史上最具前瞻性的研究者,英伟达的财务成功与他的实验室工作密不可分,这也是黄仁勋多次承认的事实。此人并非街头随便一个举着标语的人,而是AI领域最杰出的智者,乔治·布尔的衣钵传人,正告诫我们应当深感忧虑。

然而黄仁勋却冷冷地表示不屑一顾。“你看,你买了个热狗,于是机器就推荐你加番茄酱和芥末酱,”黄仁勋说道,“难道这就意味着人类的终结吗?”他谈到了社会对汽车、闹钟和手机等事物的快速适应过程,并称我们也会同样习惯于自动机器人吸尘器来清扫地毯。“机器人并没做什么出奇的事,”他讲道,“就像我说的,它们只是在处理数据而已。如果你能理解其工作原理,那这个世界看起来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但在我持续的追问下,黄仁勋最终显得有些恼火。“我对所有关于没有证据的事情的假设,已经感到厌倦了。”他说。

无论人工智能多么智能,他们都应听命于我们

全球最著名的人工智能科学家辛顿曾认为,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可能性高达一半。然而,当我2024年与辛顿交谈时,他将这个概率降到了10%~20%。他解释说,他调低这个预估,是因为许多他敬重的聪明人强烈反对他的看法。“其中最突出的,无疑是黄仁勋(黄仁勋)。”他说。

黄仁勋认为人工智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概率为零——事实上,尽管从技术上讲,灾难性后果的概率不可能为负,黄仁勋却以某种方式做到了这一点。黄仁勋公开驳斥了整个评估框架,认为这个问题非常愚蠢,并指责讨论这个问题的人阻碍了人类的进步。在丹尼餐厅,他甚至暗示辛顿因考虑这样的推测是在损害辛顿自己的学术声誉。

这番话让辛顿有所退缩,本吉奥却坚守立场。值得一提的是,本吉奥是唯一一位从未接受过硅谷资金的一线人工智能科学家。辛顿和本吉奥都支持加利福尼亚州的一项法案,该法案要求对训练成本超过1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模型进行监管。这项名为《前沿人工智能模型安全创新法案》(简称SB 1047)的法案在硅谷备受冷落。它遭到了风险投资家、科技公司联盟以及萨克拉门托游说团体的共同反对。一些政治家发表声明反对该法案,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教授李飞飞等一些学者也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该法案会阻碍创新,但无法有效降低风险。曾在谷歌以合成猫图像闻名的吴恩达教授则把人们对人工智能接管的担忧比作对火星假设性人口过剩的担忧。民意调查显示,近80%的公众支持SB 1047法案,但在2024年9月,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森却否决了该法案。

黄仁勋未对SB 1047发表任何公开评论,但他持续强调,目前并无数据支撑那些关于人工智能风险的(确实相当疯狂的)猜测。当我向本吉奥转述黄仁勋的反对意见时,他情绪变得激动。“显然,现在没有数据!”他说,“人类还没灭绝呢!难道我们要等到人类灭亡多次后才说,哦,现在我们有数据了?!”他的论点很有力。全球所有数据都未能预见到AlexNet的突破或Transformer架构的成功。短短10年间,人工智能已经两次实现了不可预见且永久的能力跃升。本吉奥认为,当前的模型尚不会对人类生命构成直接威胁,但谁又能预料下一次的突破呢?没人能够断言它将带来什么,或何时会到来。

即便超级人工智能在未来10年内未出现,它在20年、20年甚至100年内出现也似乎是必然的。这是一个超出投资回报预测范围,却在人类历史范畴之内的时间跨度。在一两代人之后,智人可能不再是地球上占主导的物种——然而,风险投资家们并未考虑得如此长远。

短期内的利润与长期潜在风险之间的不匹配,已在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内部造成了不小的动荡。以OpenAI为例,这家公司在2023年11月上演了一场非同寻常的董事会政变。苏茨克弗率先投票罢免奥尔特曼,却在几天后请求恢复其职位。最终,奥尔特曼赢得了这场争斗,其他非营利董事会成员则被替换。

奥尔特曼重新掌权后,情况变得显而易见:尽管OpenAI有着非营利的使命声明,但微软“受限”的利润分配模式[1]正在推动该组织继续研发史上最为复杂的人工智能模型。政变过后,苏茨克弗回避了媒体,但当我于2023年9月与他交谈时,他表示自己已将重心从构建更大的语言模型,转向了如何让人工智能的超级智能与人类利益结合起来。“关于具体的模型,我无可奉告,”苏茨克弗说,“但我正在构思一个我相信能够解决人们担忧的方案,即人工智能可能失控并做出极不受欢迎之事。”

然而,截至2024年底,尽管OpenAI的产品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大,但这种解决方案仍未出现。2024年5月,OpenAI发布了GPT-4o——“o”代表“全方位”,这是一种多媒体人工智能,能够接受任何组合的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并返回任何组合的文本、音频和图像输出。该模型能够实现无缝响应时间,得益于最新一代英伟达芯片所提供的闪电般快速推理能力。在GPT-4o发布的第二天,苏茨克弗便辞去了职务。

OpenAI很快将一个对话模块与GPT-4o打包在一起,其响应延迟几乎无法察觉,与之交谈的感觉就如同在与一个超级智能的人进行对话——许多人将其与电影《她》中的人工智能相提并论。就在OpenAI发布GPT-4o的同一天,谷歌也展示了其Astra,这是一款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助手,它似乎能够在瞬间回答任何问题、记住任何细节,并描述任何环境。而另一家初创公司Anthropic所推出的Claude模型,在众多基准测试中也不逊色于GPT-4o,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超越。

国家政府因不愿把敏感数据租给云端,正着手构建大规模的主权人工智能训练中心。马斯克的x人工智能项目已与甲骨文公司达成一项高达100亿美元的协议,旨在租用其GPU服务器——他在2015年对人工智能所表达的生存忧虑似乎已有所缓解。马克·扎克伯格的Meta则进行了史上最大手笔的投资,宣称将斥资300亿美元采购100万个英伟达芯片,并会确保有专用的核反应堆为其供电。

认为这些举措中的任何一项可能因加利福尼亚参议院的一项法案而受阻,这一想法无疑显示了对州政府权力的过分信赖。随着英伟达GPU速度的提升,经济增长的预期也水涨船高。硅谷的行业巨头们已纷纷下注,而限制他们的上升空间无疑会引发股市崩盘。没有哪位政治家能拥有足够的影响力去实现这一点。

然而,即便本吉奥、辛顿和苏茨克弗被资本边缘化,他们所提出的观点依然不容忽视。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洞察到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力,并拥有学术资历作为支撑。如果他们现在都感到担忧,那么我认为这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目前有99位极其聪明的人正致力于让人工智能变得更出色,但也有1位极其聪明的人正试图探明如何阻止它接管一切。”辛顿如是说道。

辛顿口中这个唯一极其聪明的人就是黄仁勋,因为他笃定自己对未来的判断,所以坚持推动GPU技术的迭代,所以孤注一掷地对CUDA进行“疯狂豪赌”,最终将AI变为现实,将一家小众游戏硬件公司推向全球市值巅峰。将每一个人的世界颠覆,书中的精彩正在继续,而黄仁勋的传奇更将被续写。

黄仁勋,他并非总是赢家,可一旦赢了就是大手笔


这是一个关于小众游戏硬件供应商逆袭超越苹果微软,成为全球最具价值公司的故事。
这是一位倔强的企业家持续推行自己对计算机技术的激进愿景,30年间成为当今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的故事。
这是一个伟大的硅芯片革命的故事,是一小群叛逆的工程师不顾华尔街的反对,促使这一切发生的故事。
这也是一个关于一种新型人工智能诞生的故事,它令人惊叹,又让人畏惧,而且它对人类的长远影响尚不可知。
这一切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充满冲劲、喜怒无常,但又才华横溢且极其专注的人。他就是黄仁勋。而这些精彩惊险的故事瞬间,跌宕起伏的故事细节,也被趋势观察家、知名科技记者斯蒂芬.威特详细呈现在其最新力作《黄仁勋:英伟达之芯》中。作为首部真正独家授权采访传记,黄仁勋亲述并亲荐200位受访者,英伟达给予从未有过的访问权限,书中呈现了一个“过于”真实的黄仁勋和他的英伟达。
黄仁勋:“我希望在这本书出版前,我就已经死了。”
------------------------------------------------------------------------
崛起之路-在成功率为零的领域,冒险押注
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更好地渲染《雷神之锤》系列游戏的画面,英伟达对其处理器的电路架构做了微妙的调整,使其能够同时处理多个问题。这种被称为“并行计算”的方法是一次激进的赌博。“在我们涉足之前,并行计算的成功率是零。”黄仁勋一边说着,一边列举出一长串已被人遗忘的初创企业。“真的是零。所有试图商业化的人都失败了。”但黄仁勋无视这一令人沮丧的纪录,勇敢地与华尔街背道而驰,10多年来坚持追求自己与众不同的构想。他开始寻找除游戏玩家之外的客户,那些需要大量算力的客户——气候科学家、放射科医生、深海石油勘探者,等等。在此期间,英伟达的股价大幅下跌,他不得不抵御恶意收购者的攻击以保住自己的职位。
黄仁勋坚持这一构想很多年,这也让他遭受了连年的亏损,直到2012年,多伦多一群持不同见解的学者购买了两张消费级视频游戏显卡,用来训练一种奇特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当时,模仿生物大脑结构的神经网络备受冷落,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只是过时的玩意儿。然而,当黄仁勋看到神经网络在他的并行计算平台上的训练速度如此之快时,他毅然决定将整个公司的命运押注在这种出人意料的共生关系上。黄仁勋现在需要的是让这两种曾在市场上失败过的技术能够一起发挥作用。
这一冒险的企业战略最终押注成功,英伟达的市值飙升数百倍。在过去的10年里,该公司已经从销售200美元的游戏配件,发展到提供价值数百万美元、能摆满一整层楼的超级计算设备。通过与OpenAI等先锋企业合作,英伟达连续10年每年将深度学习应用程序的速度提高了10倍。所有主流的人工智能应用,如Midjourney、ChatGPT、Copilot等,都是在英伟达的机器上开发出来的。正是由于算力成千亿倍的增长,才使得现代人工智能的繁荣成为可能。
凭借在硬件上近乎垄断的地位,黄仁勋无疑成了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毋庸置疑,他从中赚取的财富也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多。黄仁勋与在淘金热潮中诞生的加利福尼亚州首位百万富翁塞缪尔·布兰南(SamuelBrannan)颇为相似,布兰南是19世纪40年代末旧金山知名的淘金设备供应商。只不过黄仁勋卖的不是铲子,而是售价3万美元、包含1000亿个晶体管的人工智能训练芯片。如今,想要购买他最新硬件的顾客,需等待超过1年的时间;而在黑市中,他的芯片价格甚至是官方售价的两倍。
AI预言家-人工智能纯粹是推动进步的力量
黄仁勋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像商人,更像工程师。他擅长将复杂的概念分解为简单的原则,并运用这些原则创造出卓越成果。“我会竭尽全力不让公司倒闭,”他在吃早餐时和我说,“我会拼尽全力避免失败。”黄仁勋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初由IBM推出以来几乎未曾改变过的数字计算基础架构,如今正面临着被重塑的现实。“深度学习并非一种算法,”他说,“它是一种方法,一种全新的软件开发方式。”
这种新型软件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能力。它能像人一样交谈、撰写大学论文、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提供专家级的医疗诊断,还能共同主持播客节目。随着可用算力的增强,它的性能也不断得到提升,似乎永远不会达到瓶颈。
在与黄仁勋共进早餐的前一天晚上,我观看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个搭载了这种新型软件的机器人先是若有所思地盯着自己的双手,然后它好像识别出了那是自己的手,便开始对一堆彩色积木进行分类。这段视频让我不寒而栗,人类这一物种的淘汰似乎已经近在眼前。黄仁勋用手指将煎饼裹住香肠,对我的担忧不以为意。“我清楚它的工作原理,没什么好担心的,”他解释道,“这与微波炉的运作并无二致。”我继续向他追问——一个自主行动的机器人肯定会带来微波炉所没有的风险。他回应道,自己从未对这项技术有过丝毫担忧。“它仅仅是在处理数据而已,”他轻描淡写地说,“世上还有很多更值得我们担心的事情。”
未来的走向没人能够预料。许多技术专家如今都忧心忡忡,认为人工智能的能力已经对人类物种的生存构成了直接威胁(在这些持“末日论”观点的人士中,就包括最初在黄仁勋的平台上实现了人工智能突破的那些科学家)。然而,黄仁勋对这种悲观论调嗤之以鼻。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纯粹是推动进步的力量,他认为,人工智能正在引领一场崭新的工业革命。在这个话题上,他不容许有太多异议,而且他的个性强势,可能会让人有点望而生畏。(“和黄仁勋打交道,就像把手指伸进电源插座一样。”他的一位高管这样说道。)黄仁勋的员工对他极为崇拜——我觉得要是他看到摩天大楼窗外有商业机会,员工们会毫不犹豫地跟着他跳出去。
2023年5月,数百名行业领袖签署了一份声明,将失控的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风险与核战争的风险相提并论。黄仁勋并未在这份声明上签字。一些经济学家注意到,工业革命导致全球马匹数量相对减少,他们由此担心人工智能是否也会对人类造成同样的影响。“马能干的活有限,”黄仁勋说,“比如,马不会打字。”吃完饭后,我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不久的将来,如果将我们的谈话笔记输入一个智能引擎中,它将会产生条理更清晰、质量更上乘的文章。黄仁勋并没有否定这种可能性,但他向我保证,在我遭遇像约翰·亨利那样的时刻之前,我还有几年时间。“首先受到冲击的会是小说作家。”他说。然后,他给了服务员1000美元小费,便起身离开了。
“放大”,黄仁勋贯穿一生的主题与原则
我发现黄仁勋是个令人难以捉摸的采访对象,从某些方面来说,他是我采访过的最难打交道的人。他不喜欢谈论自己,有一次面对我的一个问题,他干脆直接跑开了。在接到撰写这本书的委托之前,我曾为《纽约客》杂志写过一篇关于黄仁勋的人物专访。黄仁勋告诉我他没读过那篇文章,而且也没打算去读。当得知我要为他写传记时,他回应道:“我希望书出版前,我就死了。”
尽管如此,黄仁勋还是给我介绍了很多人来撰写这本书。我与将近200人进行了交谈,其中包括他的员工、联合创始人、竞争对手以及几位与他相交多年的老友。从这些采访中,浮现出一位可爱的甚至有点傻乎乎的居家男人的形象,这与那个毫不掩饰对成功的渴望、如猛兽般在商界厮杀的企业高管形象大相径庭。然而,正是这些不同的侧面共同构筑了黄仁勋的远大抱负。他坦诚地向我吐露了他的不安,他担心让员工失望,担心给家族蒙羞。许多高管在谈及利润时,会将其视为“成功的衡量标准”,但黄仁勋不然;对他来说,金钱只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某些灾祸的一种临时保障。听到一个身家千亿的人这样说,还真有点让人动容。
驱使黄仁勋向前的,不仅仅是焦虑。他同样被自己所开创的技术所释放出的惊人力量深深吸引。他最初并未打算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即便是在他将重心转向并行计算时,也未曾有过这样的念头。然而,当机遇来临时,黄仁勋却下定决心,要尽可能远、尽可能快地推动他的机器智能发展计划。即便是该领域最乐观的展望者,也主张应保持一定程度的审慎,例如,OpenAI的成立背景便是防范灾难的发生。而几乎只有黄仁勋坚信,人工智能只会带来益处。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每天工作12到14小时,一周7天,常年无休,哪怕是在担任CEO长达30年之后。
当然,努力工作就是黄仁勋的本性。倘若说他的生活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那便是“放大”(amplification);他一次又一次地执行着勤奋、勇气和掌握基本原则的简单准则,成效越来越大。我惊讶地了解到,早在1973年,当他还是一个独自来到美国、没有父母陪伴的移民小男孩时,那个日后成就卓越的他便已初露端倪。当时他的成长环境极为恶劣,他能挺过来简直就是个奇迹。所以,若想全面了解黄仁勋,我们就不应将视线停留在丹尼餐厅,或是他后来建造的宏伟技术殿堂,而是应该回到那所贫困的乡村学校。
我们的故事,必须从那里开始讲起。

硅谷芯王,为什么是黄仁勋?

科技圈“教父”的头衔一直在轮转——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属于乔布斯,第二个十年被马斯克占据,最新的十年,这个头衔跟黄仁勋的名字绑在了一起。
为什么是黄仁勋?一个10岁时移民美国的少年,曾经误入一所青少年行为矫正学校,是如何挺过来并变成出类拔萃的行业翘楚的?工程师出身的他是如何利用优秀的自学能力成为令对手生畏的企业家的?他主动出击的风格如何与众不同?为何黄仁勋力排众议支持CUDA并以此甩开了竞争对手、独步江湖?黄仁勋给予厚望的并行计算是如何等到了AlexNet神经网络研究的突破,并引发人工智能的爆发的?
趋势观察家、知名科技记者斯蒂芬.威特详细呈现在其最新力作《黄仁勋:英伟达之芯》中为我们揭秘黄仁勋的传奇人生、管理之道、技术之思以及英伟达的商业秘密,作为首部真正独家授权采访传记,黄仁勋亲述并亲荐200位受访者,英伟达给予从未有过的访问权限,书中呈现了一个“过于”真实的黄仁勋和他的英伟达。
黄仁勋伟大的创业故事还在继续,它的起意、发生、发展,正在颠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一切,而你将从《黄仁勋:英伟达之芯》窥见未来的可能性,从黄仁勋的经历中获得启发和动力。
1、 天生领袖者
我当时就决定不能让他们离开我的办公室,我要让他们留下来与我合作。——吉姆·盖瑟
黄仁勋就是那种天生的领袖,你会愿意跟着他赴汤蹈火。——比尔·戴利
黄仁勋、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一同走进律师吉姆·盖瑟的办公室,准备注册公司。盖瑟经验丰富,是硅谷最受欢迎的顾问之一。他对这几位创业者印象深刻,尤其是黄仁勋,因为黄仁勋给他留下了一个天生领导者的印象。
后来,在黄仁勋想挖比尔·戴利的时候,英特尔给戴利开出了更诱人的条件。戴利犹豫了一阵,最终还是选择了加入当时还在亏损的英伟达。那时,英伟达的股价已经跌到了个位数,大家都觉得戴利疯了。但戴利却毫不动摇:“黄仁勋就是那种天生的领袖,你会愿意跟着他赴汤蹈火。”
与英伟达高管们交谈时,能感受到他们严明的纪律性:黄仁勋把他们管理得如同紧绷的钢琴弦一般。他们自信、聪慧,对每一个细节都准备得异常充分。那些高管们不愿意探讨他们正在研发的技术可能带来的未来影响。那种不情愿,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安和恐惧。比起担忧技术会灭绝人类,高管们更害怕黄仁勋的严厉训斥。
2、 工程化自我
现在,他依然在这样做,只不过他正在“工程化”的是自己。他并非生来就是一位伟大的CEO,也并非注定会成为这样的人。他通过不断的抽象思考,通过解决一个好CEO应该具备的输入和输出问题,把自己变成了这样一个人。——詹斯·霍斯特曼
从一开始,詹森就是一位世界级的工程师,他能够预见什么是可能的。——坦奇·考克斯
他在技术方面的洞察力极为深刻,总能提出关键问题。有时他甚至能在你自认为是专家的领域里抢占先机。——比尔·戴利
黄仁勋的思维方式并不像商人,而是更像工程师。他擅长将复杂的概念简化为基本原则,并运用这些原则创造出卓越成果。对黄仁勋而言,做出决策需要冷静分析,容不得希望等无用的情感因素的干扰。对他而言,商业不过是另一个工程问题。工程师们试图将复杂问题简化为基本原则,进而利用这些原则产生强大的效果。若要创办初创公司,黄仁勋的首要任务是掌握这些原则。
黄仁勋之所以能在并行计算、人工智能、Omniverse等他人失败的领域取得成功,源于他不容忍对未来进行毫无根据的臆测。他总能冷静地从基本原理出发去审视技术,既不受乐观情绪影响,也不被恐惧所左右,仅凭一种冷静且耐心的商业逻辑,将企业远见推至极限。除此之外的一切,他既不看也不去想象。唯有在理性的边界,他才允许自己稍作逾越,涉足那朦胧未知的领域。
3、 光速主义者
我总是要确保自己工作到筋疲力尽,这样到了晚上,就再也没有什么能让我失眠的了,这真的是我唯一能掌控的事情。——黄仁勋
他在周五晚间发了封电子邮件,说我们将全面转向深度学习,不再只是一家图形芯片公司,到了周一早上,我们已经转型为一家 AI 芯片公司。真的,转变就这么快。——格雷格·埃斯特斯
这个方法听起来好像很难,但实际上,它真的能帮你减轻不少压力。因为一旦你明白了物理上的极限在哪里,你就会知道,你的竞争对手也不可能比你更快。——德布·舒奎斯特
舒奎斯特着手压缩英伟达的生产周期,从原先的数月缩减至数周,最终创下了13天的新纪录。在激励舒奎斯特的过程中,黄仁勋采用了一种名为“光速”的调度策略。他满怀热情地将这一管理理念灌输给每一位员工。在英伟达,几乎每位与我交谈过的人都至少提及过一次“光速”。“光速”这个词,并不像大家普遍认为的那样,只是单纯指速度快。黄仁勋所倡导的“光速”,是希望经理们能够设想到,在没有任何限制、一切条件都最理想的情况下,某项任务能够完成的最快速度。有了理想化的速度作为参照,经理们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既切实可行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交付时间表。黄仁勋每天都在努力追求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光速”目标。
4、远见与冒险
黄仁勋是个富有远见的人,正是他让我的毕生研究得以实现。——邱定伟
他迅速就明白了,比所有人都快,他是首位发现其潜力的人,真的是首位。——戴维·柯克
倘若我们未能重新塑造计算机图形技术,倘若我们未能重塑自我,并拓展处理器可实现的领域,我们终将沦为平庸而消逝。——黄仁勋
黄仁勋深信:在某个角落,定有某位狂热者,其理念将通过CUDA得以验证;在某处,定有某位研究生将跳过烦琐的资助申请,用微薄的生活津贴换购一个英伟达GPU,从而掀起一场技术革命;在某处,定有某个被忽视的科学领域,正静候CUDA的强力加持,以彻底颠覆旧有范式。
黄仁勋断定:神经网络将彻底变革社会,而他可以通过CUDA在必要的硬件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他宣告自己将举公司之力投入这个项目的发展。英伟达迅速从一家形芯片公司转型为AI芯片公司。
黄仁勋的宏伟愿景,是将英伟达的计算机图形研究与生成式AI研究相融合。当这些技术汇聚一堂,用户只需简单的语音命令,便能创造出完整的宇宙。深度学习与英伟达的业务契合得如此完美,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而黄仁勋则将其称为“基于愿景的运气”。
5、坚持主义者
他的爱好就是工作、发电子邮件,然后再工作。——德怀特·迪克斯
我们其他人的工作,仅仅是为了减轻詹森的负担而已。——比尔·戴利
黄仁勋远离纷争、以身作则、勤奋工作、远离八卦,也不居功自傲。每当产品面临延期或无法兑现某些承诺的功能时,他总是会迅速提供详尽的解释,阐明问题的根源、责任人以及他打算如何解决问题。每当他说他要做什么时,最终都很有可能做成。
倘若说他的生活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那便是“放大”;他一次又一次地执行着勤奋、勇气和掌握基本原则的简单准则,成效越来越大。当他决心提升自己时,便会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他比任何人都更努力,似乎从不会感到沮丧或陷入困境,他从未陷入过止步不前的境地。相反,黄仁勋总是带有一种适度的满足感,耐心地专注于打磨基本功,并逐步将这些转化为实战技能。
6、 超绝意志者
我渴望活下去的意志,超过几乎所有人想要杀死我的意志。我希望各位有机会经历大量的痛苦和磨难。成功不是来自于智慧,而是来自于性格,而性格是经历苦难塑造出来的。——黄仁勋
对自己期望非常高的人,往往韧性也低,不幸的是,韧性对带来成功至关重要。我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我的期望很低。——黄仁勋
黄仁勋坚定地开发并行计算,尽管之前每个尝试将其商业化的人都以失败告终,但他还是勇敢地与华尔街背道而驰,10多年来一直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期间,英伟达的股价萎靡不振,他也不得不抵挡住恶意收购者的攻势。直到2012年,多伦多的一群学者购买了两张消费级视频游戏显卡,用于训练神经网络。当黄仁勋看到神经网络在他的并行计算平台上训练速度如此之快时,他毅然决定将整个公司的命运押注在这种意想不到的共生关系上。这一大胆的企业战略押注成功,英伟达的市值飙升了数百倍。如今,所有主流的人工智能应用,都是在英伟达的机器上开发出来的。正是由于算力成千亿倍的增长,才使得现代人工智能的繁荣成为可能。凭借在硬件上近乎垄断的地位,黄仁勋无疑成了人工智能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本文节选自《黄仁勋:英伟达之芯》一书,[美]斯蒂芬·威特著,周健工译,湛庐文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品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互动#

你对黄仁勋:英伟达之芯“如何看

相关文章

为伟大思想而生!

AI+时代,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

第一必读自媒体

商务合作、投稿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后台小编

271684300@qq.com

互联网思想
传播互联网及科技思潮,分享互联网观点,学习互联网思维,提升互联网精神,升华互联网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