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漳州多位局长,“辣味”中迎新年

时事   2025-01-01 11:17   福建  



12月31日,2024年的最后一场专题询问在漳州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开启,直截了当、“辣劲”十足。


“漳州的海水水质总体如何?能不能满足我市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漳州如何加快海洋渔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

“怎么管好用好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钱袋子’?”

“我市在建的深远海养殖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产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破局?”

……


面对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抛出的犀利问题,来自市海洋渔业局、科技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局等市直有关部门的应询人诚恳对待、如实托盘。


提问、回答,追问、补充,一问一答间,一场专题询问会开成了一次“找差距、补短板、促整改”的头脑风暴会,既分析了问题症结、找到了解决途径,也发现了特色亮点、凝聚起建设新时代“海上漳州”的强大合力,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为加快推动漳州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镌刻下前进的清晰坐标。


向海求新:振兴种业 科创兴海




耕海牧渔,水产种业是现代渔业的“芯片”。


在漳州1.8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上,活跃着对虾、牡蛎、青蟹等特色水产养殖品种,发展出2050家水产苗种场,年繁育苗种总量达1848.5亿尾(粒),产值约48.5亿元,其中蛤类、鲍鱼、牡蛎3个品种的育苗量更是居全国之首。


许惠英

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漳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

“但是我市尚无专门的水产育种研发机构,如何加快突破良种培育技术攻关,进一步放大漳州水产种业优势?”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漳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许惠英的提问直击痛点。


远洋

漳州市海洋渔业局局长

“目前我市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资源,在东山县筹建总建筑面积254亩的南方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规划打造出对台对菲引进品种试验区、贝类育种区、对虾育种区、鱼类育种区等育种研发新板块,通过引进、吸收国内外优秀的育种团队和技术,加快突破良种培育技术攻关,着力构建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


市海洋渔业局局长远洋稳稳接住了“问题球”,表示我市在积极对接周边高校、科研机构拓展保种育种模式的同时,还抓紧在漳州开发区建设闽南种质资源库,开展水产保种、育种攻关等,推动实现“种源可控”,真正把海洋渔业“种子”掌握在自己手上。


聚焦“保种育种、种苗繁育、养殖推广”等产业链环节,我市还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水产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充分发挥“领头雁”效应,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型苗种场。


“我市实施福建省第四轮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黑脊倒刺鲃繁育与培训推广’子课题后,累计繁育出黑脊倒刺鲃苗近2000万尾、辐射带动周边养殖1000多亩,苗种产量位居全省第一,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新种研发攻关,并通过提升良种基地、创建特色种业品牌等方式,让养殖品种不断‘上新’,漳州‘海上粮仓’变得更加殷实。”远洋回答道。




筑梦深蓝,“种粮”于海,科技兴海。


林金波

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主任

漳州如何加快海洋渔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

开展了哪些海洋科技创新行动?

成效如何?

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主任林金波一连三问。


陈琦

漳州市科技局局长

“我市累计投入科技经费1444万元、开展涉海科技计划项目36个,示范推广‘海洋鱼糜制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等优秀科技成果,并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行动、海洋人才引育行动,扶持涉海高新技术企业31家、建设科技创新平台9个,培育一批海洋领域‘双创之星’和‘首席科技官’,并选派省市个人科特派、团队科特派深入一线帮扶,为我市海洋渔业科技创新注入强劲智力支持。”


市科技局局长陈琦回答道,今年4月我市还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在全省首创与税务部门建立企业研发项目联合评估机制,激励企事业单位加大海洋产品深加工、水产生态养殖、苗种培育等领域研发投入,目前已累计兑现海洋类创新惠企资金1960万元,有力推动我市海洋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


“由顶层设计落子到陆海统筹并进,漳州正通过城市中心海洋科技创新高地与沿海海洋经济产业集中区的‘里+外’有机衔接,加快发展科创兴海新赛道,为‘海上漳州’建设开启‘蓝色加速度’。”陈琦说道。





向海探路:开拓渠道 挺进深蓝




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是发展涉海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蓝武汉

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经委主任

“漳州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深远海养殖产业生态体系,产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破局?”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经委主任蓝武汉问道。


远洋

市海洋渔业局局长

“其实早在2022年,我市就印发出台《漳州市发展深海装备养殖建设海洋牧场试点工作方案》,并历时2年建设3个深远海装备养殖项目,涉及风渔融合、渔旅融合等多个业态。”市海洋渔业局局长远洋坦言,由于深远海装备养殖需要依托大型养殖平台设备等,前期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短期内较难形成稳定、可盈利的商业模式。基于此背景,全市深海装备养殖可以说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


但是向海洋挖潜力、要质量、求效益,是漳州人民凝心聚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共同心愿。眼下,漳州正加快研究建设智能化、生态化海洋牧场,依托漳浦六鳌风电场二期建设,探索“海上风电+深海养殖”模式,利用海上风场风电机组之间的空间,设置网箱养殖鱼类,实现“水下养殖,水上发电”。与此同时,诏安湾外6号海域海洋牧场启动建设,已建成8口“半潜式深水网箱”,并投放下海3口,于2024年12月30日首批投苗万尾,实现全市深海装备养殖“零”的突破。


“全市首台套深海养殖兼旅游装备平台‘闽投东山1号’历经两年建造,现已完成工程量的75%,计划于2025年春节前完工并具备拖带条件。” 


远洋答道,下阶段我市将进一步加快苗种选育推广,搭建“多元化”的育种攻关平台,通过群体选育等手段选出更适宜、更高产、更优质的深远海渔业养殖品种,加快深水网箱投苗生产,并依托“黄海一号”深远海漂浮式光伏技术建设国内首个漂浮式渔光互补项目,积极建设省内单体规模最大的风渔融合基地,用工业化思维加快做好深远海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构建出现代化程度更高的渔业产业生态体系。




刘书佳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团市委书记

“向海探路,离不开商务部门的拓市场、通渠道。请问我市目前实施哪些有力措施,助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团市委书记刘书佳问道。


孙可

市商务局局长

“我们正着力引增量、提质量,抢抓产业新赛道,聚焦海洋牧场、海洋生物医药、特色种业、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领域,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驻外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乡贤招商等组合拳加快项目招引,2024年共推动新签约入库海洋渔业相关项目32个,总投资金额达79.5亿元。”


市商务局局长孙可答道,我市还建立海洋渔业招商项目谋划生成、对接洽谈、协调推进、落地服务的全周期服务工作体系,有效推动项目加快签约、落地转化,2024年共有29个海洋渔业项目开工落地,总投资额达21亿元。


此外,我市积极构建完善冷链物流渠道,近4年来共向上争取资金7396.6万元用于扶持商贸冷链物流企业,目前,全市商贸冷链物流企业用于储存水产品的低温库达132.6万吨,可实现从源头到终端全程可控,护航我市优质水产品畅销全国。“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大力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依托主流电商平台赋能产业,广开通路、挺进深蓝,助力海洋经济成为漳州发展的最大增量。”孙可答道。





向海图强:要素保障 生态护航




2024年市政府出台了《漳州市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保持全省前列,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丁建木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预算工委主任

“海洋经济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我们要如何管好用好这一重要‘钱袋子’?”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预算工委主任丁建木问道。


许毅忠

市财政局局长

“2024年市财政克服困难,共统筹资金3.48亿元,大力支持海洋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渔港建设和船舶安全综合管理定位终端建设,补助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近海渔船船上设施更新改造和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推动全面淘汰养殖用泡沫浮球,规范近海养殖,着力提升平安海上漳州智慧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加强船检、海洋执法综合资金保障,有力加快海上养殖向更环保、更安全、更专业转变。”


市财政局局长许毅忠答道,下阶段我市将进一步优化资金整合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密切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为漳州唱响“海洋牧歌”提供重要保障。




郭艺明

市人大代表、龙海双第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要养出好鱼,必须要有好的水环境。漳州的海水水质总体如何?能不能满足我市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市人大代表、龙海双第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郭艺明发出连问。

方毅强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对此,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方毅强胸有成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对重点海湾、入海河流、入海排污口、入海沟渠等整治力度,通过实施八尺门海堤贯通工程、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工程、入海沟渠除黑消劣工程等,全方位改善海水水质。目前两江两溪主要流域水质均已稳定达到Ⅲ类,其中漳浦鹿溪水质实现从Ⅴ类到Ⅲ类的跨越式提升;全市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提升至95.8%,位居全省第一,为我市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质要素保障。”


方毅强表示,下阶段我市将接续加强近岸海域综合整治,稳步改善海水水质,全力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绿,推动海洋环境高水平保护与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更注重“果”。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强调——

专题询问不能仅仅停留于“问”与“答”,关键在于推动问题解决,抓好落实,促进工作提升。此次专题询问之后,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对相关单位应询中的具体事项进行跟踪督办,真正为新时代“海上漳州”建设保驾护航。






2025年1月1日《闽南日报》2版





往期推荐

定调2025!漳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今夜,烟花绽放漳州!
全省比武!闽南日报社创佳绩
源:本报记者 蔡柳楠 综合 漳州人大公众号
一审编辑:赵露佳 张江璐
二审编辑:徐镜正
值班主任:林堃

闽南日报
漳州权威主流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