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毕业季!1200万应届生该咋办?

教育   2024-10-21 19:02   广东  

来源:笔记侠



每年高考结束的同时,这也意味着即将有一批应届生走入社会。


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4年,高校毕业人数1179万!同比增加21万人。


让人焦虑的不是数字本身,而是当前的就业形势。


据中国智联招聘网《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今年普本(注:非双一流本科院校)院校的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33.2%,较去年2023年下降17%,同时也低于普本院校本科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43.9%。


一毕业就遇上这样的就业形势,年轻人该咋办?


01

毕业生们,该何去何从?


为什么最近几年16-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


首先,市场有着巨大的供给存在。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今年毕业生人数是1179万,而今年报名高考的人数是1342万人,可以看到每年毕业和参加高考的人数都是在递增,也就是说,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不断增加的上千万毕业生进入社会谋生。


一个蓄水池对应的放水和抽水都是有限的,整体的基数在不断增大,放水的速度大于抽水,水就会溢出来。


几百万的工作岗位咬咬牙好解决,上千万同时就业就有困难了,因为还有那些冗余的部分,也就是每年还有工作了几年的人希望换工作,这就需要有新的蓄水池。


新的蓄水池从哪来?


当然从需求方来,而且,解决社会新增就业90%的力量来自于中小企业。


但这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资源逐渐向头部靠拢,包括国企、央企、上市公司,这些企业无论是营业额、还是利润都在增长。


而中小规模的企业,本身缺方法、抗风险能力弱,在经济下行中过程当中尤为艰难。


这会导致什么现象?


一方面,中小企业越来越没有耐心和成本来培养员工。


这造成一些专业很难找到工作,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出来的学生,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就发现自己等于一个白丁,学校里学的跟工作基本上关系不大。也就是说,很多年轻人所学的专业和技能,脱离了企业的实际需求。


这一点在一些发展迅速的行业尤其明显,比如说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这些高科技领域。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更倾向于低成本招人。


初创、小微和对实践经验要求高而学历要求低的企业,更愿意招本科而非硕博人才。其中,初创、小微企业通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较为灵活多样。


由于资源和预算的限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招聘成本较低、能够快速上手并适应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的本科毕业生。


“三千块钱招不到一个农民工,却能招来一个大学生”。这句话真实反映了就业市场的残酷。


02

未来几年,

将是就业形势最严峻的时刻


1.到底有多少应届生毕业找不到工作?


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没有经济基础,抗失业打击能力差。


所以,应届毕业生就业难,是所有就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是我国就业问题的“一号问题”。


那么具体有多少应届生找不到工作呢?


这个官方一直没有明确统计数据,经济学界也缺乏研究,不过我们可以根据每年中等以上教育毕业人数与新增就业岗位之差,来做一些推算。


在经济统计上,新增就业人数=社会初次就业人员(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应届毕业生、海外归国留学生)+再就业安置人员-退休人员。


根据历年统计,我国每年再就业人员的数量,基本与退休人员数量大致相同,二者都在550万左右,可以相抵消。


所以,新增就业人员,基本由初次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组成。可根据新增就业人数与全部应届毕业生之差,来判定就业情况。


(历年新增就业人数增加情况和新增应届毕业生增长形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


在2013年之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总体上是新增就业人数大于应届生总数。


比如,2007年我国新增就业岗位数是1204万,而当年各类毕业生总数为829万。这意味着,不仅能满足所有毕业生的需求,还可以接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2013年—2019年之间,应届生毕业规模和新增就业岗位数量都在增加,不过前者增速更快,新增岗位数量和毕业生规模都在1300万左右,初次就业市场的供需大致平衡,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不过疫情后,就业形势产生了根本性转折。


一方面,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开始剧烈减少,2022年的新增就业岗位比2019年减少了148万,仅与2010年相当。


另一方面,由于过去的扩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校毕业人数剧增,归国留学人员规模也日益庞大,去年三类毕业生数量已经达到1655万,相当于2007年的两倍。


因此,出现了就业市场的职位严重供不应求局面。


粗略估计,2020年、2021年每年大约有200万新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约占总数的15%;2022届毕业生失业人口进一步上升到400万以上,今年则攀升到500万以上,约占总数30%,与大家实际观感差不多。


考虑到2020年和2021年经济形势尚未不错,这两届毕业生就业虽然延迟,但是绝大多数人最终都找到了工作。


而最近一年多来经济向差,2022届未就业学生的多数和2023届缺口部分,可能仍在未就业状态,这四届毕业生积累的未就业人数应该在1000万左右。


在2010年代就业形势宽松的时期,应届生喜欢到市场上择业,考研、考公和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增长缓慢。比如,2005年至2016年,考研人数每年平均只增加5万人;而2019年至2023年,每年增加近37万人。


其他考试报名人数增幅,也是非常大。疫情三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增加了121万(129万至250万);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人数增加264万(880万至1144万,部分阶段专科可以报考);省考人数也暴增到500万以上。


这些都说明,最近几年就业市场的岗位缺口,扩大了数百万,青年人不得不参与竞争激烈的各种选拔性考试,来寻找出路。


2.到底有多少在岗人员失业?


除了毕业生的求职难问题外,这两年失业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第一,A股上市企业的平均职工数量比疫情前缩水11.9%。


A股上市企业每年都会披露员工数量。


疫情前,我国A股上市公司平均职工在6500—6600人之间浮动。


2018年平均人数为6560,而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降到5775,降幅达11.9%,其中是2021、2022年度跌幅最为明显。


(A股上市公司平均员工数量变化,数据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Wind)


我们最熟悉的一些科技公司(虽然是美股或港股上市)裁员数量也跟这规模差不多。


第二,2022年,中小微企业注销率约10%。


2022年,上海有21.5万家中小企业注销,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9.9%,而2018注销数量仅为5.1万,增加了3倍多;广州有9.4万小微企业注销,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3%,2018年仅为2.8万家,也增加了近2.4倍。


总体来讲,全国中小微企业注销率至少应该在10%左右,相对应的就业容量也会减少10%左右。


(2016年—2022年上海市微型企业注销数量,数据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财经十一人)


3.疫情以来,青年总体失业规模估算


综上研究,我国疫情3年以来,大约累计有1500万左右中专和高校应届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同时,大约有10%的企业在职员工失业。


此外,根据北大卢锋教授的研究,近三年还至少有2300万左右农民工因为失业而返乡,如果以其中60%为青年人计算,那么这部分也有1400万左右。


那么,疫情以来大约共新增了5400万左右青年人失业人口。


当然,以上只是对就业流动性状态的推算,也是说曾经多少人遭遇失业或裁员,但是很难估算最终的失业规模。


因为这些失业人口中,不排除有相当部分重新找到了工作,或者通过灵活就业形式,实现了再就业。比如铁人三项(外卖、滴滴、快递)、吉祥三宝(保安、保姆、保洁)。


4.未来几年就业问题会更加严峻


那么是不是青年失业问题是暂时的,过两年会自然而然就解决了呢?


从各方面数据来看,我国未来就业问题,将会比目前更加严重原因有三。


第一,新进入就业群体的以“05后”为主体,这些年轻人选择就业几乎无一例外会到城市中去,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务农,就业压力要完全挤向城市,而农村的缓冲作用渐渐消失。


第二,我国这两年为了应付这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大幅扩招,虽然暂时平抑了就业高峰,但是会增加以后的就业压力。


估计到2025年,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两类毕业生总数,将达到1900万左右,比2022年进一步增加300万左右(中等职业教育增加51万,本专科生增加223万,研究生增加33万),就业需求将达到史无前例高峰。


而届时,就业岗位供给乐观估计在1350万左右,至少有550万个缺口。



第三,我国经济增速越来越放缓,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数量越来越难。


从2008年至2018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速为7%,每年可以创造1300万个就业岗位。


而我国未来每年经济增速,将下降到4%—5%之间,要想创造比过去更多的工作岗位,几乎不可能。


所以,未来几年,将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形势最严峻的时刻。


既要消化过去三年的失业存量,又要面对城镇就业需求达到历史最高峰的事实。另一方面,供给面明显收窄,就业矛盾比任何时候都突出。


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未来5年每年继续积累500万青年失业人员的话,意味着到2028年社会可能积压5000万左右的青年失业人员。


那么失业将会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每四五个家庭就有一个失业人员,进而引发一系列深层危机。


如果能够基本应付的话,到2030年以后,随着70后退休潮的来临,我国就业压力将会明显减弱。


03

解决就业问题,方法只有一个


从改革开放45年来,尤其是最近10年情形看,我国就业趋势有以下三点规律。


第一,从所有制上讲,就业增量基本是民营经济发展所创造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就业总量增加了3.67亿,这些几乎全部是民营经济发展带来的。


就最近十年情况看,每创造占全国1%的GDP,国企可以带来185万就业,而民企可以达到636万。


第二,从行业类别上讲,新增就业量,主要是由数字经济等新兴行业发展带来的。


近10年,数字经济一共为我国创造了2亿个左右就业岗位,现在年轻人最青睐的10个就业领域,8个与数字经济相关。


第三,从产业类别上讲,新增就业主要是服务业带来的。


近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68%,但是就业人口反而比顶峰期减少了1500万。而服务业发展,却带来了近1亿的社会就业容量。


从实际看,这几年失业人口增加,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因经济综合环境的变化,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和服务业发展遇到波动造成的。


所以,想要真正解决就业问题,应该从改善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环境入手。


最后一点,特别强调要彻底改善市场环境,鼓励支持青年创业的问题。


最近三四年,受到国际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影响,我国青年的创业热情大大降低。这不仅增加了就业压力,也对我国创新能力是极大的伤害。


疫情前,青年人都以创业为荣,虽然年轻人不完美,科创市场也不太规范,但这种现象是可喜的。


因为青年人创业,不但可以自行解决就业、创造就业岗位,还是推进技术革命和业态升级的最强劲动力,它孕育着国家未来无穷的希望。


因此,有必要根本扭转这个情况,彻底改善市场环境,让青年人创业梦想重新燃起来。


04

给毕业生们的3点建议


第一,在寻找第一份工作时,秉持“先上车”的原则不必过分纠结于公司的大小与名气,而是先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作为起点。


通过这份保底的工作,我们可以逐步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并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寻找更为理想的机会,实现以时间换取职业发展的空间。这样的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也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必经之路。


第二,在寻找工作中,若暂时未能如愿,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深入反思自身的优势与兴趣。试着通过现代社交平台,比如公众号、小红书、抖音,打造个人品牌,做一个自由职业者。


第三,若一线太卷,可考虑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竞争激烈、高学历者众多,而二三线城市及十八线县城却是高学历人才的沃土。


参考资料:

1《1179万毕业生,14.7%失业率,就业怎么办?》,单仁行;

2.《到底有多少青年人失业?》,财经十一人;

3.《不好,天塌了,2024应届生就业率崩了!》;令狐冲观点。


看看这些孩子们的外语,脱口而出如母语一样!

而且孩子完全自学,不用外教,不用家长会外语

—END—

回复 英语,母语式英语博雅教育

回复 西语,母语式西语启蒙

回复日语,母语式日语启蒙

回复法语,母语式法语启蒙

一些宝妈的育儿分享:

英语专八妈妈,给孩子的英语启蒙失败了......

天养人肥嘟嘟,人养人皮包骨,这句谚语是真的吗?

英语老师花大把时间学英语,用的却是错误的方法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进入:
中英双母语经典教育&博雅教育直播课堂

简多自学
简单养多生娃自己学用经典,母语式法语西语日语英语,家庭双母语,畅游中外经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