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建工城市更新论坛精彩演讲(六)
视频制作:建筑时报社影像工作室
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
内环高架浦西段于1994年建成,是上海最早建设的城市快速高架道路。为实现“安全可控、高效畅达、智慧服务、环境友好”的“年轻化”改造目标,上海市政总院在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中山北一路—四平路)中,对各项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探索。其中,通过提升防撞墙防撞等级、修补结构病害、更换支座等实现了安全可控;通过铺装层更新和施工期间针对性的交通组织方案等实现了高效畅达;通过新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绿化自动灌溉系统、BIM技术等实现了智慧管养;通过采用降噪伸缩缝、市区联动改造桥下空间等实现了环境友好……大量的第一手成果,为探索形成一条“集中、快速、安全”的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新路径提供了技术和管理支撑。
“作为践行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的典型案例,内环高架‘年轻化’的实施不仅为城市强筋健骨,也为行业提供了交通设施更新的‘上海方案’,绣出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新图景’。”孟元龙说。
山西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城中至今仍有大量文物古迹。相较于30岁的内环高架,上海市政总院为有着2800余年历史的平遥古城提供了更为保守的“疏通脉络”疗法。
孟元龙介绍,这次更新改造秉承“系统”思维,融入了古城的“活态保护”要求,坚持“保护第一”基本原则,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探索出了精细化、低影响、微改造、智慧化等一系列改造技术,采用了狭窄区域布设综合管廊、管线集约化改造、微型化微扰动顶管等小型化智能设备、低净空低影响施工机具、智能化智慧监控等多项技术措施,为古城大大小小百余条街巷集中解决了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错乱、安全隐患和容量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不影响古城风貌条件下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同时,还形成了以既有地下管网更新改造辅助决策方法、既有管网检测评定技术等为核心的低影响提升改造技术体系。该体系也同样适用于老城区和城市更新的基础设施。
“这次提升改造项目,不仅是城市更新在一个集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既有居民区、老旧城区和商业旅游区为一体的技术探索和实践,也是以城市更新促进城市保护、城市发展的思想探索和实践。”孟元龙说。
杨树浦水厂于1883年建成,目前仍是上海供水规模最大的二大水厂之一,为300万上海市民提供用水。
杨树浦水厂改造完成的第一阶段
孟元龙指出,对上海市政总院来说,杨树浦水厂的更新改造是一种全新的、不同于“博物馆式”文物保护的挑战。作为上海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仍具备生产功能的工业遗产,又具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其保护更新既关系着工业遗产的保护理念,又牵动着千万市民的生活民生。
杨树浦水厂第三阶段现场施工航拍图
在杨树浦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中,上海市政总院突破传统设计,谋求工艺提升和文物保护共生双赢;尊重历史建筑,实现新增设施和历史风貌和谐统一;采用拆建结合,做好改造建设和供水安全统筹规划……在确保水厂空间格局不变、建筑风貌不变、整体天际线不变的同时,对其依托的最核心、最具有现实价值的部分进行升级,实现了工艺更新。
百年使命,延续至今,未来杨树浦水厂还将继续为上海市民提供生命之源。而迎来70周年华诞的上海市政总院也将赓续“国家队”“创新”“工匠”基因,不断拉长城市更新的长板,将多元化专业优势转化形成综合性的技术优势,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技术的全覆盖。
编辑:葛沁宁
校对:盛媛
往期回顾
《建筑时报》创刊70周年:与时代同频 和行业共振
2024年全国建筑业最具影响力、优秀公众号名单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