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有望引发法律行业革命性变革!

学术   2025-02-03 19:46   英国  
龙年的末尾,DeepSeek横空出世,引发了以英伟达为首的美股大地震。笔者怀着好奇的心态,用法律问题对DeepSeek进行了测试,DeepSeek确实可以达到ChatGPT对水准,远远高于国内之前AI的分析水平。
法律问题作为推理含量比较高的思维活动,之前使用国内AI进行分析时,AI往往都是罗列观点,缺乏推理分析。AI似乎就是搜索相关法律问题,然后将所得的搜索结果进行集中呈现,例如AI会给出几个要点,但这些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是否存在矛盾,这几个要点是否在一个层次上,则缺乏相关的分析。导致AI呈现的结果,缺乏逻辑性。推理能力似乎是AI开发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法律问题最能检验AI的推理能力。
之前使用ChatGPT检测相同的法律问题,ChatGPT给出的分析结果,就远远优于国内AI的结果;本次使用DeepSeek分析相同的问题,其分析结果与ChatGPT非常接近。由于DeepSeek是国内的AI,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今后法律行业中深度使用DeepSeek,有望引起法律行业的革命性变革!
不论是法律教育还是司法实务中,今后对于法律人的要求,可能会更加侧重于思辨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很多基础性的工作,AI完全可以代替,但价值判断能力,AI一时半会可能还达不到,或者说AI的价值判断还需要法律人来把关。例如,某个公司法法律规定,有两种解释方式,一种对股东有利,一种对公司债权人有利,应该采用哪种解释方式?需要由法律人来抉择,但抉择之后的法律检索,甚至推理、论证,都可以由AI来完成。而法律人的思辨能力,法律人的推理、论证能力,可以用来检验AI的分析结果,在关键之处纠正AI的分析偏差。传统的背诵和记忆不能说毫无意义,但记忆必须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纯粹的死记硬背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下面以一则实际法律问题的分析,给读者朋友提供一个直观的感受。
案件事实描述:
张三喜欢看网络直播,给主播打赏,在看直播的一年期间,使用夫妻共同财产,先后分多次给主播打赏100万元,由于张三家庭条件不是太富有,打赏100万元已经影响其家庭正常生活。张三的妻子李四得知后,非常气愤,李四遂起诉主播和直播平台,要求主播和直播平台把打赏退还。问,张三给主播的打赏有效吗?主播和直播平台需要把100万元打赏退还李四吗?
DeepSeek分析:

根据您提供的案件情况,以下是对该问题的法律分析意见:

一、案件事实概述

张三在一年期间,使用夫妻共同财产多次向网络主播打赏,累计金额达100万元。该行为已影响其家庭正常生活。张三的妻子李四认为该行为侵害了夫妻共同财产权益,起诉主播和直播平台,要求退还打赏款项。

二、法律分析

1.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张三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打赏,涉及对共同财产的处理。

2.张三打赏行为的法律效力

张三的打赏行为属于单方赠与行为。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打赏行为在主播接受后,赠与合同即成立并生效。

然而,张三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大额打赏,可能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范围。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条,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但大额打赏行为可能不属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其效力。

3.李四的请求权基础

李四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人,可以主张张三的打赏行为侵害了其财产权益。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李四能够证明张三与主播或平台存在恶意串通,或者打赏行为明显损害了夫妻共同财产权益,可以主张打赏行为无效。

此外,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如果李四能够证明张三在打赏时处于非理性状态(如沉迷直播),且打赏金额明显超出其经济能力,可能构成显失公平,李四有权请求撤销该赠与行为。

4.主播和直播平台的责任

主播和直播平台作为接受打赏的一方,如果其在接受打赏时明知或应知张三的行为可能侵害夫妻共同财产权益,可能需要承担返还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但若主播和平台在打赏过程中无过错,且无法预见张三的行为可能侵害夫妻共同财产权益,则可能无需承担返还责任。

三、结论

1.张三的打赏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其是否超出日常生活需要范围,以及是否存在恶意串通或显失公平的情形。如果打赏行为被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李四有权要求返还打赏款项。

2.主播和直播平台是否需要退还打赏款项,取决于其是否存在过错或是否明知张三的行为可能侵害夫妻共同财产权益。若无过错,则可能无需退还。

四、建议

李四在诉讼中应重点证明以下事实:

1.打赏金额明显超出家庭经济能力,影响家庭正常生活;

2.张三在打赏时可能存在非理性状态(如沉迷直播);

3.主播或平台在打赏过程中存在过错或明知张三的行为可能侵害夫妻共同财产权益。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具体案件处理需结合证据和实际情况进一步论证。如有需要,建议李四委托专业律师代理诉讼。

笔者评论:从上述DeepSeek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DeepSeek将直播打赏默认为赠与行为,并据此给出了分析结果。但是,对于直播打赏行为的定性,有观点认为系服务合同,并非赠与行为。对于直播打赏行为到底如何定性,显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如何回答,直接决定了案件分析结果,此处就是法律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笔者认为,未来的AI时代,法律人需要解决的就是此类问题,而面向未来,法律人需要培养的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对于上述问题,笔者个人的观点,可以认为直播打赏是个复合行为,有服务合同和赠与的双重属性,合理金额范围内的直播打赏可以视为服务合同的对价,超出合理范围的打赏,可以认为属于赠与。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给AI施加新的限制条件,观察其分析结果有何变化。

新的限制条件:

如果认为打赏是服务合同和赠予的复合行为,结论有何不同吗?

DeepSeek分析:

如果将打赏行为认定为服务合同与赠与的复合行为,法律分析的角度和结论会有所不同。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具体分析:

一、打赏作为服务合同与赠与的复合行为

1.服务合同的属性

在网络直播中,主播通过表演、互动等方式向观众提供娱乐服务,观众基于对服务的满意或喜爱进行打赏。这种打赏行为可以部分视为对主播提供服务的对价,具有一定的服务合同属性。

2.赠与的属性

打赏行为同时也具有赠与的性质,因为观众打赏并非基于明确的服务对价,而是基于自愿、无偿的赠与意愿。打赏金额通常与主播提供的服务价值不成正比,更多体现的是观众的主观意愿。

因此,打赏行为可以被理解为服务合同与赠与的复合行为,即观众既为获得服务支付对价,又出于情感因素进行额外赠与。

二、法律分析

1.服务合同部分的效力

如果打赏行为中有一部分属于服务合同的对价,则该部分应视为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只要服务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双方意思表示真实,该部分打赏行为应受法律保护。

2.赠与部分的效力

打赏行为中超出服务对价的部分,属于赠与性质。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合同在财产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但一旦财产权利转移(即打赏完成),赠与合同即生效,除非存在法定撤销事由。

在本案中,张三的打赏行为已经完成,财产权利已转移给主播,因此赠与部分原则上有效。但若张三的打赏行为侵害了夫妻共同财产权益,李四可以主张该赠与行为无效或可撤销。

3.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影响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张三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打赏,如果打赏金额明显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范围,且未取得李四的同意,可能构成对夫妻共同财产权益的侵害。

如果打赏行为被认定为服务合同与赠与的复合行为,法院可能会对打赏金额进行分割:

    服务合同部分:视为张三为获得服务支付的对价,该部分金额可能被认为合理且有效;

    赠与部分:超出服务对价的金额可能被认为侵害了夫妻共同财产权益,李四有权主张该部分无效或可撤销。

三、结论

1.打赏行为的效力

    如果打赏行为被认定为服务合同与赠与的复合行为,服务合同部分原则上有效,赠与部分可能因侵害夫妻共同财产权益而被认定无效或可撤销。

    李四可以主张赠与部分无效,要求返还超出服务对价的金额。

2.主播和直播平台的责任

    主播和平台对于服务合同部分无需返还;

    对于赠与部分,若法院认定该部分侵害了夫妻共同财产权益,主播和平台可能需要返还相应金额。

四、建议

1.李四的诉讼策略

    主张打赏行为中超出服务对价的部分属于赠与,且该赠与行为侵害了夫妻共同财产权益;

    提供证据证明打赏金额明显超出家庭经济能力,且未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

    要求法院对打赏金额进行分割,区分服务合同部分和赠与部分。

2.主播和平台的抗辩理由

    主张打赏行为属于服务合同的对价,且金额合理;

    若涉及赠与部分,可主张其在接受打赏时无过错,且无法预见张三的行为可能侵害夫妻共同财产权益。

五、总结

如果将打赏行为认定为服务合同与赠与的复合行为,法院可能会对打赏金额进行分割处理:服务合同部分有效,赠与部分可能因侵害夫妻共同财产权益而被认定无效或可撤销。李四有权要求返还赠与部分的金额,但需提供充分证据支持其主张。具体案件处理需结合实际情况和证据进一步分析。

笔者评论:以上结果是在没有打开深度思考模式下的分析结果,DeepSeek分析结果已经较为完善,虽然不能完全和资深法律人相比,但是相比于入行三五年的法律人,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众所周知,法律人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齐的,设想一个水平一般的法律人,分析上述问题,未必有DeepSeek分析的全面,其撰写的法律分析意见,未必比DeepSeek有逻辑性。而且时间成本是不同的,一个法律人写出如DeepSeek一样的分析结果,恐怕需要一两个小时;而DeepSeek分析上述问题,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做出结果,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可以想象,未来DeepSeek作为法律辅助工具,可以给法律人节省很多时间。而不能进行深度思考的法律人,恐怕难逃被AI淘汰的命运。

打开DeepSeek的深度思考模式后,其第一次的分析结果就已经比较完善,相关结果展示如下:

深度思考(用时17秒):

好的,我现在需要处理一个关于网络直播打赏的法律问题。用户问的是张三用夫妻共同财产打赏100万元,妻子李四起诉要求主播和平台退还,是否有效,是否需要退还。首先,我需要回忆相关的中国法律条款和类似案例。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需要双方同意,大额处分可能需要共同决定。张三的打赏行为是否属于擅自处分共同财产是关键。打赏通常被视为赠与还是消费行为呢?这会影响是否需要返还。之前有案例显示,如果打赏属于赠与且超出日常家事代理权,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但如果是消费行为,可能不支持返还。

接下来,要考虑主播和平台的责任。平台作为服务提供者,是否有审核义务?如果平台已经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可能不承担责任。而主播如果是善意取得,可能也不需要退还,除非存在恶意串通。

然后,需要分析张三的行为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如果打赏金额巨大,影响家庭生活,可能涉及这一点,导致赠与无效。此外,李四是否及时主张权利也很重要,比如是否在知道后一年内提起诉讼。

还要注意,不同的法院可能有不同判断,有的认为打赏是服务合同关系,不属于赠与,因此有效。需要综合法律条文和案例进行权衡。

最后,建议用户及时收集证据,比如打赏记录、家庭经济状况证明,以及考虑调解的可能性。可能还需要区分主播和平台的不同责任,看是否有过错存在。

总结的话,打赏可能部分无效,主播和平台是否需要退还要看具体情况,如是否善意、金额是否合理等。李四可能可以要回部分款项,但全部退还的可能性较低,需结合证据和法院判断。

分析结论:

以下为针对本案的法律分析意见:

一、法律分析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1060条(日常家事代理权):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

第1062条(夫妻共同财产处分权):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处理权,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重大财产处分需双方协商一致。

第153条(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司法实践参考

(2020)京03民终xxxx号案:法院认定大额打赏超出日常生活需要,擅自处分共同财产的行为部分无效。

(2021)沪01民终xxxx号案:平台因尽到合理注意义务不担责,主播善意取得部分无需返还。

二、焦点问题分析

(一)张三的打赏行为是否有效?

1.行为性质认定

打赏通常被认定为网络服务合同关系(用户购买虚拟礼物赠与主播,换取精神满足),但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若主播未提供对价服务(如未约定特定表演),可能被认定为赠与。

关键点:若认定为赠与,则需审查是否符合“夫妻共同意思表示”;若认定为服务合同,则需审查是否属于“日常家事代理范围”。

2.处分共同财产的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100万元明显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且张三擅自处分共同财产的行为未经李四同意,李四可主张该处分行为无效。

例外:若主播或平台有理由相信张三的处分行为系夫妻共同意思表示(如李四曾参与打赏或未及时反对),则可能构成表见代理,行为有效。

(二)主播与平台是否需返还100万元?

1.主播责任

若主播为善意第三人(不知且不应知张三擅自处分共同财产),且已实际接受打赏(虚拟礼物已兑换收益),则无需返还。

若主播存在诱导、欺诈行为(如虚构身份或承诺回报),则可能因违背公序良俗导致赠与无效,需返还相应款项。

2.平台责任

平台作为技术服务提供者,通常不直接参与打赏行为。若平台已履行用户协议提示义务(如设置打赏限额、风险警示),且无过错(如未协助主播欺诈),则无需担责。

例外:若平台明知主播存在违法或违规行为(如诱导未成年人打赏),则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三、司法实践倾向

1.部分无效与返还比例

法院可能认定张三的处分行为部分无效,判决主播返还超出家庭合理开支的部分(如50%-70%)。例如,家庭年收入20万元,打赏100万元明显超出合理范围,可能支持返还60万元。

若主播与张三存在不正当关系,可能认定违背公序良俗,全额返还。

2.举证责任分配

李四需举证证明:

(1)100万元为夫妻共同财产;

(2)打赏行为未经其同意且明显损害家庭利益;

(3)主播或平台存在过错(如诱导、欺诈)。

主播与平台可举证证明自身善意且行为合法。

四、结论与建议

1.法律结论

张三的打赏行为超出日常家事代理权范围,李四有权主张部分无效;

主播若善意取得,无需全额返还,但可能需返还超出家庭合理支出的部分;

平台若无过错,不承担责任。

2.诉讼建议

李四可主张张三与主播的赠与合同部分无效,要求返还合理金额(如60%-80%);

重点举证家庭收入水平、打赏金额的异常性、主播或平台的过错行为;

考虑追加张三为共同被告,明确其过错责任。

附:类似案例参考

(2019)浙01民终xxxx号:丈夫打赏主播80万元,法院认定其中50万元超出家庭合理开支,判决主播返还50万元。

(2022)粤03民终xxxx号:平台因未设置打赏限额且主播诱导打赏,承担30%连带责任。

以上分析供参考,具体结果需结合证据及庭审情况综合判断。建议委托律师进一步取证并制定诉讼策略。

  

重磅福利

关注“法律检索”公众号,后台回复“暑期学校”即可获取首届“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课程PPT。回复“PPT”即可获得中国大学MOOC《大数据与法律检索》主讲人在深圳律协授课的PPT(六百多页干货)。

深圳律协培训课程《律师法律检索核心技能》B站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y4y137xu/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学习最新一期《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慕课:


法律检索
不只是法律检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