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为邗叔、干犨。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干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陕西、甘肃、安徽、江苏、山西等地。
干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纂》。
①源自姬姓。据《左传》记载,周初,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封有邗国,是周武王庶弟的封地,人称邗叔。邗国于春秋时被吴国灭掉。邗侯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是为邗姓,后又去掉耳旁,即为干姓。
②源自以地名为姓。吴有干隧之地,在今江苏吴县西北四十余里,居住这里的人多以邑名干为姓。
③源自他姓改姓。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纥干氏改为干姓,晋许旌阳,汝南人,家南昌,字敬之,学道于吴猛,举孝廉,拜旌阳令,世称许真君。他的后代有改姓干者,如干大本。
④源自子姓。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春秋时宋大夫干犨,其后裔有为干姓者。
〖郡望〗
干姓的郡望主要有荥阳郡、颍川郡。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初置,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县)。相当于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地区。
〖堂号〗
干姓的主要堂号有良史堂。良史堂:晋朝人干宝博览强记,做散骑常侍,著《晋纪》,求实存真,人称良史。
〖堂联〗
干姓的堂联主要有:才称良史(干宝);威敛豪强(干桂)。强学博闻(干宝);精修好道(干吉)。精修得仙传秘(干吉);偕隐成合咏诗(干大本)。
〖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干氏7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7例。干姓的历史名人春秋时陈国有干征师,吴国有铸剑家干将;汉代有蜀郡尉干献;三国吴有军师干吉;晋代有干宝,著有《搜神记》,有文学家干宅;宋有著名孝子干显思;元代有干文传,文学家;明代有干桂,正德年间进士;清代有学者干特。
〖人口〗
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干姓16人,临汾市59人。
〖供橱〗
干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二号供橱。
〖家谱〗
干姓的家谱主要有:《浙江鄞县黄墩干宗谱十五卷》(北图);《浙江馀姚西干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浙江馀姚梨洲文献馆)。
〖字辈〗
民国8年干成纂《干氏族谱》,河南新蔡干姓一支字辈谱为:“忠荣耀勋泽,孝润祚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