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我们迎来了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
今年的主题是“知道你的肺功能”
(Know Your Lung Function)。
该主题由全球慢阻肺倡议组织
(GOLD)发起,
旨在呼吁人们关注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可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进出肺脏组织受到限制。
慢阻肺的典型症状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和胸闷,其他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造成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有遗传因素、长期吸烟或吸二手烟、职业性粉尘暴露、空气污染、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等。
二、慢阻肺的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慢阻肺的诊断主要依据危险因素暴露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临床资料,并排除可引起类似症状和持续气流受限的其他疾病,综合分析确定。
肺功能检查是目前检测气流受限公认的客观指标,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肺功能检查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是确诊慢阻肺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0.7即明确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
诊断流程
慢阻肺基层筛查与诊断流程如下图:
三、为何肺功能严重下降常被忽视?
肺功能重度下降的迹象有活动量稍微增加就要用力呼吸、反复急性发作或加重、痰液难以咳出等。
但慢阻肺患者的主观体验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例如患者健康程度、年龄、性别等。因此,不能仅凭个人感觉来断定肺功能的衰退程度,而应以客观的检查结果为依据。
四、为什么建议慢阻肺高危人群
进行肺功能检查?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检测气流受限,肺功能检查还是慢阻肺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监测、预后及治疗反应评估中最常用的指标,可以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干预的机会。建议35岁以上高危人群每年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便尽早发现肺功能变化。
建议进行肺功能检查的人群:
1
年龄≥40岁
2
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
3
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的人群、(可疑)慢阻肺人群
4
哮喘、可疑哮喘、气道高反应者
5
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
6
先天性肺发育不良
7
儿童期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史等
8
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及厨房油烟等室内及室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
9
有慢阻肺家族史者等
五、如何进行肺功能检查?
检测肺功能的仪器
小肺:是一种便携式设备,用于检测肺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适用于基层医院对慢阻肺和哮喘等疾病的初步筛查。
大肺:是一种功能更全面的设备,能够进行肺容量、通气功能、换气功能、气道阻力、气道反应性、运动心肺功能和呼吸肌肌力等多项检查。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2小时避免大量进食,当天不要喝含咖啡因饮料和浓茶,检查前1小时前停止吸烟,半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患者应在检查前一段时间停用支气管扩张药物,并可进行吹气练习。
检查禁忌
患者若存在以下情况,不宜进行肺功能检查:
1
近三个月内有心肌梗死、脑卒中或休克病史
2
近四周内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不稳定心绞痛
3
近四周内有大咯血
4
需要药物治疗的癫痫发作
5
血压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200 mm Hg,舒张压>100 mm Hg)
6
主动脉瘤患者
7
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检查步骤
六、肺功能检查常见指标
FEV1、FVC
FEV1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的简称,用于评估肺通气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正常值应超过80%。
FVC是指用力肺活量。FVC主要表现为肺通气功能指标。
FEV1/FVC称为一秒率,通常可以表示是否存在通气功能障碍,如果一秒率小于70%(正常值:70%~80%),是不可逆气流受限的标志。
FEV1%pred
是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PEFR(呼气高峰流量)
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
MEF50(呼气中期峰流速)
可以叫作FEF50%,一般表示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瞬间流量,其主要是反映肺功能小气道阻塞的指标。
转自:海河医院慢阻肺关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