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台湾网报道,立陶宛科技巨头Teltonika,被誉为该国的“晶片国家队”,近日宣布暂停与台湾地区在维尔纽斯建设半导体工厂的合作计划。这一决定主要归因于2027年前电力供应短缺和工业用地获取困难。Teltonika的创始人鲍科施提斯透露,原计划于2028年建成的10座工厂的投资项目已被迫中止。他强调,立陶宛政府的这一决定不仅阻碍了高达35亿欧元的商业投资,还可能导致6000个高薪工作机会的流失,并进一步影响数十亿欧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产出。
不得不提的是,近年来,立陶宛在对华问题上屡次选择错误的立场,多次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比如,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于2012年,这一机制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但是,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2021年5月宣布退出该机制,理由是认为该机制对欧盟内部造成“分裂”,并呼吁其他欧盟成员国也采取类似行动。因为设立台湾“代表处”的事情,立陶宛和中国之间的关系闹得有点僵,中方因此撤回了中国驻立陶宛大使。
随着中立关系的日渐紧张,立陶宛逐步丧失了极为重要的中国市场。中国对立陶宛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这些措施,直接打击了立陶宛的出口产业,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自2021年中立争端爆发以来,立陶宛已有超过1300家企业相继倒闭,导致大约6万名民众面临失业的风险。除了贸易损失,他们还面临着巨额债务的压力,高额的债务,不仅限制了政府的财政支出,也增加了国家的金融风险,甚至存在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
眼看经济堪忧,立陶宛反对党社会民主党总理候选人帕卢茨卡斯日前指出,立陶宛允许以“台湾”为名设立代表处是“重大外交错误”,不过他未明确表达若北京要求,是否要求其更名。立陶宛反对党社会民主党总理候选人帕卢茨卡斯表示,他领导的政府将寻求恢复与中国的全面外交关系。当被问及立陶宛是否会寻求其驻中国大使和中国驻立陶宛大使的回归时,帕卢茨卡斯说:“绝对是的。”
立陶宛政府虽然宣称希望恢复与中国的正常关系,但其态度缺乏诚意,实际上只是单方面地向中方发出指示。帕卢茨卡斯对于改名问题则完全保持沉默,甚至不提关停的事。他更关注的是中方可能提出哪些要求,以便同意恢复两国正常关系,这表明他认为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利益交换来解决问题,显示出立陶宛人仍然抱有期望。另外,从立陶宛总统的立场来看,他更希望中国能够做出让步,即不附加前提条件地让双方的大使回任,但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与此同时,立陶宛国内的对华鹰派势力也在发力。据港媒《南华早报》报道,近期有某些欧洲国家情报机构宣称,他们获得了关于中俄合作生产军用无人机的信息,因此欧盟开始内部讨论,声称若这一消息得到证实,中国将“承担后果”。随后,即将卸任的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又开始对华发难。他宣称,欧洲应效仿美国,对参与无人机生产的企业实施制裁。
对此,中国外交部也做出了回应。“我们注意到立陶宛方面的有关表态。”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众所周知,立陶宛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行径是导致中立关系遭遇困难的根本原因。中方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希望立方重新回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道路上来,恪守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为双边关系正常化积累有利条件。
可以说,立陶宛的选择简直是莫名其妙:中国与立陶宛相隔万里,双方又没有利益冲突,但立陶宛政府非要不顾中立外交关系和两国切实经济利益,对华打“台湾牌”,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当然,立陶宛也不是没有明白人。2022年一项民调显示,将近三分之二的立陶宛受访者不支持立陶宛政府当时的对华错误政策,这其中尤其以立陶宛商界呼吁改善关系的声音最大。由此可以看出,立陶宛盲目追随西方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纯粹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