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些危言耸听,但中国汽车的产业链已经面临了崩溃的边缘。
究其最大的原因,就是车企对供应商的“无良压价”。
在价格战正酣的时候,所有消费者都为能够“低价买到好车”而欢呼雀跃,可是大家从来都没想过,“低价”“好货”和“优质体验”是一个不可能共同存在的三角,如果出现,势必意味着有人正在崩盘。
价格战打得响亮,很多车企都说自己是在“亏本卖车”,可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亏本”这样的高风险经营行为只会往“阻力更小”的地方发展,也就是说,车企所亏的本,都被转移到了各级供应商头上。
“你永远都不知道车企会什么时候给你结款”,这样的言论出自无数个零配件供应商企业,根据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的结款模式,大多数结款都是“上车再结”。也就是说,并不是供应商把零件运到车企组装车间就会得到款项,而是要等零件被装上车,才会“开始结款”。
而“开始结款”意味着,并不是这笔钱会马上到账。
车企的组装量结算周期是按月计算,也就是说,车企会根据这个月组装了多少台车,以“月”为单位跟供应商算项目款,而结算的方式也很“幽默”,并不是现金或转账,而是“承兑汇票”,拿到承兑汇票后,供应商要去银行结算。
这一系列操作听起来没什么问题,最多就是麻烦点,供应商需要再跑一次银行而已,可问题就出在“时间”上。车企按月算钱之后,大概半年给承兑汇票,承兑汇票结算又需要半年。
一来一回,从开始结款到供应商拿到钱,一年时间过去了。
而在这一年里,供应商需要先垫付模具费用、研发费用、生产费用等等,这对供应商来说,压力简直太大了。
但这套流程在中国数十年的汽车发展中已经成了“约定成俗”,供应商即便是需要一年多才能回款,但在仍有利润的时候,这套流程是可行的。
问题就出在价格战一来,利润被无限压榨,供应商没利润做自己的资金周转,直接被逼到了崩溃边缘。
对于供应商来说,最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降价”。
在汽车供应链中,以往都是存在“年降”这一行为。简单来说就是车企每年都要跟供应商降一次价格,比如这个配件今年供应价是5块,在年底商量年降的时候,就有可能降到4.5元。
价格战一来,大家互相谁都不知道价格会降得多狠,只能跟着市场走,于是车企就开始跟供应商搞起了“月降”甚至是“周降”。
供应商自己也很无奈,本来就结不到款,还要降价,降价自己没利润,不降价自己就有可能被换。
很多供应商就是这样,自己完全没利润挣钱和做资金周转,于是就有了接下来两种情况。
“我不供货了”和“你压我价格,我压下一级的价格”,而这么一整,整个汽车产业链就彻底乱套了。
固有供应商选择不供货,很多车企会选择另外新合作的供应商,或者是采用多供货模式,但是这样一来,大家的质量参差不齐,装到车上谁都得不到保障。
而如果是供应商选择压下一级的供应商价格的话,这样的结果大家也都清楚,多少豆腐渣工程就是因为一级一级压榨造出来的,车的质量更得不到保障。
“质量得不到保障”是真正关乎消费者用车体验和安全的关键,而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这还会反噬到所有供应商和车企头上。
车企永远是靠“销量盈利”的企业,卖得出去车就有钱,有钱才能结算。
我们试想一种情形,如果车企因为质量和体验的问题,导致口碑崩盘卖不出去车,那自然会倒闭退市。
车企倒闭,已经买车的用户无处做售后,而供应商更叫苦不迭。别忘了我们前面说,供应商真正能拿到回款,是在一年后。在这期间,一旦出现车企崩盘退市,供应商根本拿不到一分钱,那供应商自己所承担的金融贷款、劳动力支出、垫付金额等也都会崩盘。
整个行业更危机的是,供应商明知道自己在亏钱和处于崩溃边缘,但仍然要奋力把这个车企托起来,至少车企还在,自己的钱就有一天能拿回来。而供应商奋力托着车企是有代价的,它们选择用“亏钱”的模式,去承接那些价格战打得火热、名号够响、卖车够多的企业,甚至是挤破头都要给它们供货。
因为这样做,就能给一些中下游的车企说,“我们可是给谁谁谁供货的厂家”,以此来博得这些企业更低价的订单用于维持基本生计,而这样做,无疑是把低质量的风险再度扩散,也把崩盘的危险扩散到了更多的企业。
写在最后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汽车供应链正在面临艰难谋生的危机,这会辐射到全行业和整体的经济体系,谁都不知道造成雪崩的最后一朵雪花会在何时何处落下,而预防雪崩的最好方式只有“停止下雪”。
看完这些,你还会支持价格战和那些奋力推行价格战的车企吗?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Info@jasondigita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