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之针灸治疗

文化   2024-11-02 06:00   湖南  
腹安穴点按治急症
腹安穴,为李林点穴疗法常用、重要的经验穴之一。
[穴名释义] “腹安”,顾名思义,为腹部平安之意,为治疗腹部疾病之要穴。
[ 功 效 ] 对多种疾患导致的腹内不适有效,特别对各种胃肠系疾病之急慢性疼痛、晕车晕船之恶心呕吐、妇科之经痛等有立竿见影之效。
[ 定 位 ] 患者垂臂,腋前纹头直上1寸内开1寸处,左右侧同。
[ 手 法 ] 患者仰卧或半坐卧,医者以双手拇指指端置于患者双侧腹安穴上同时向脊柱(内后方向)按压,一压一放或持续按压,以患者有局部酸麻重胀感或腹内温热舒适感为佳。自我操作时可以单手按压对侧腹安穴,左右交替,手法同上。
[临证运用]
1、胃肠系疾患病人,在急性发作时以较强力度按压,可缓急止痛,配合按压足三里、摩腹等效果更明显,对某些慢性病导致的腹部隐痛、纳差、便秘、便溏等也有较好疗效。

2、素有晕车晕船者,可在乘车船之前按压两分钟,或开始有恶心感时持续按压,配合内关、合谷穴功效更佳。

3、对某些妇科疾患,在疼痛发作时按压之,往往可在短时间内止痛,配合点按三阴交、脐中等更佳。

4、对多种原因不明的胸、腹部疼痛也有一定作用。

5、对有胸腹部不适史之患者,可起到防病治病,强身保健之作用,只要坚持自我按摩,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常见11个急症的针灸治疗
一、头痛 
【治疗】 
1、外感头痛
治法;祛风通络,止痛。以督脉及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列缺、百会、风池。
配穴;巅顶部加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前头部加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侧头部加率谷、太阳、侠溪、阿是穴。后头部加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

2、内伤头痛
⑴实证
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窍。以督脉及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会、头维、风池。
配穴;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 

⑵虚证
治法;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肾虚头痛加肾俞、太溪、悬钟;血虚头痛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足三里。 
操作;风池用平补平泻;其它穴位均用补法。

二、中风
【辨证】
1、中风;先兆多因气血上逆而病,症见眩晕,心悸,肢体麻木,手足乏力,舌强等症。

2、中经络;病在经络,未及脏腑,或脏腑功能渐见恢复,而经络气血仍然阻滞。症见半身不遂,肌肤不仁,舌强言謇,口角斜,脉弦滑等。

3、中脏腑;病变深中脏腑。症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并见半身不遂,舌强失语,口角斜等症。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又分为闭证和脱证。①闭证:多因气火冲逆,血苑于上,肝风煽张,痰浊壅盛。症见牙关紧闭,两手紧握,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不通,脉弦滑而数。②脱证:由于真气衰微,元阳暴脱。症见目合口张,手撒尿遗,鼻鼾息微,四肢逆冷,脉细弱等。如见汗出如油,两颧淡红,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为真阳外越之危候。

【治疗】
1.中经络 
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风庭、丰隆;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o角,使针尖刺入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感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余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2、中脏腑 
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及督脉为主。毫针刺用泻法或点刺出血。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丰隆、劳宫。
操作;内关、水沟操作同前。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神阙用隔盐灸,直至四肢转温为主。

三、呕吐
【辨证】
1、实证
主证发病急,呕吐量多,吐出物多酸臭味,或伴寒热。兼见呕吐清水或痰涎,食久乃吐,喜暖畏寒,大便溏薄,苔白,脉迟,寒邪客胃;兼见食入即吐,呕吐酸苦热臭,口干而渴,喜寒恶热,大便燥结,苔黄,脉数,为热邪内蕴;兼见头目眩晕,胸满痞胀,呕吐痰涎,或见心悸,苔白腻,脉滑,痰饮内阻;兼见胁痛呕酸,多烦善怒,苔薄白,脉弦,为肝气犯胃。

2、虚证
主证病程较长,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兼见饮食稍有不慎呕吐即作,倦怠乏力,纳差便溏,苔薄,脉弱无力,为脾胃虚寒。

【治疗】
治法;和胃降逆,理气止呕。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中脘、足三里、内关。
配穴;热吐:合谷、金津、玉液;寒吐:上脘、胃俞;痰饮:膻中、丰隆;食滞:梁门、天枢;肝气犯胃: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脾俞、章门。
操作;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内关和中脘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虚寒者可加灸法。配穴按虚证补实证泻法操作。

四、痛经
【辨证】 
主证经期或行经闪后下腹部疼痛,历时数小时,有时甚至2-3天,疼痛剧烈时患者脸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

兼见经行不畅,少腹胀痛较剧,拒按等为实证。经色紫红而夹有血块,下血块后痛即缓解,脉象沉涩,为血瘀;胀甚于痛,或胀连胸胁,胸闷泛恶,脉弦,为气滞;腹痛有冷感,得温热疼痛可缓解,经量少,色紫黑有块,苔白腻,脉沉紧,为寒湿凝滞。

兼见腹痛多在经净后,痛势绵绵不休,少腹柔软喜按,经量减少,属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无力,头晕眼花,心悸,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弱为气血压计足;腰膝酸软,夜寐不宁,头晕耳鸣,目糊,舌红苔少,脉细为肝肾不足。

【治疗】
1、实证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寒甚者可灸。
主穴;中极、次髎、三阴交。
配穴;寒凝:地机、归来;气滞:太冲;腹胀:天枢;胁痛:阳陵泉;胸闷: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寒者加灸法。

2、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和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配穴;气血虚: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绝骨。
操作;毫针补法,可加用灸法。

五、扭伤
【辨证】
主症扭伤部位疼痛,关节活动不利或不能,继则出现肿胀,伤处肌肤发红或青紫。兼见皮色发红,多为皮肉受伤,青色多为筋伤,紫色多为瘀血留滞;新伤疼痛肿胀,活动不利者,为气血阻滞;若陈伤每遇天气而反复发作者,为寒湿侵袭,瘀血阻络。此外,可根据扭伤部位辨清辨属于何经。如急性腰扭伤、脊柱正中扭伤为伤在督脉。

【治疗】
治法;祛瘀消肿,舒筋活络。以受伤局部腧穴为主。
主穴;肩部: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肘部:曲池、小海、天井、阿是穴。腕部:阳池、阳溪、阳谷、阿是穴。腰部:肾俞、腰阳关、委中、阿是穴。髋部:环跳、秩边、承扶、阿是穴。膝部:梁丘、膝眼、膝阳关、阿是穴。踝部:解溪、昆仑、丘墟、阿是穴。
配穴;根据受伤部位经络所在,配合循经远道取穴。如腰部正中受伤病在督脉,可远取人中、后溪等。余此类推。
操作;新伤毫针刺用泻法;陈伤留针加灸或用温针。


六、牙痛
【辨证】 
主症牙齿疼痛。 兼见牙痛阵发性加重,龈肿,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减,受热则痛重,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为风火牙痛;兼见牙痛剧烈,齿龈红肿,或出脓血,甚则痛连腮颊,咀嚼困难,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而燥,脉弦数,为胃火牙痛;兼见牙痛隐隐,时作时止,牙龈微红肿,久则龈肉萎缩,牙齿松动,咬物无力,午后加重,腰脊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肾虚牙痛。

【治疗】
治法;祛风泻火,通络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
主穴;合谷、颊车、下关。
配穴;风火:外关、风池;胃火:内庭、二间;阴虚:太溪、行间。
操作;主穴用泻法。配穴中太溪用补法,余穴均用泻法。 

七、晕厥
【辨证】 
主症自觉头晕乏力,眼前发黑,泛泛欲吐,继则突然昏倒不醒人事。 兼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等症者不虚证;兼见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呼吸急促牙关紧闭等症者,为实证。

灸【治疗】
治法;苏厥醒神。以督脉及手厥阴经穴为主。毫针刺之,虚证补,实证泻;虚证可。
主穴;人中、涌泉、足三里、中冲。
配穴;虚证:气海、关元、百会,俱灸;实证:太冲、合谷。

八、虚脱
【辨证】
主症以面色苍白或紫绀,神志淡漠,反映迟钝或昏迷,或烦燥不安,尿量减少,张口自汗,肢冷肤凉,血压下降,脉微细或芤大无力。兼见呼吸微弱,唇发紫,舌质胖,脉细无力,为亡阳;口渴,烦燥不安,唇舌干红,脉细数无力,为亡阴;若病情恶化可导致阴阳俱脱之危侯。

【治疗】
治法;回阳固脱,苏厥救逆。以督脉及手厥阴经穴为主。毫针刺之,用补法,并灸。
主穴;素髎、水沟、内关。
配穴;神志昏迷;中冲、涌泉;肢冷脉微:百会、神阙、关元。
操作;素髎、水沟用泻法;内关用补法。中冲、涌泉用点刺法,余穴用灸法。

九、心绞痛
【治疗】
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取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阴郄、膻中
配穴;气滞血瘀者,加血海、太冲。
操作;毫针泻法。

十、胆绞痛
【治疗】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及相应俞募穴为主。
主穴;胆囊穴、 阳陵泉、肝俞、胆俞、日月、期门。
配穴;呕吐;内关、足三里;黄疸:至阳;发热:曲池、大椎。操作毫针泻法。 

十一、肾绞痛 
【治疗】
治法;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以足太阴经及相应的背俞穴为主。
主穴;肾俞、三阴交、关元、阴陵泉、三焦俞。
配穴;血尿者,加血海、太冲;湿热重者,加委阳、合谷。
操作;毫针泻法。 

十二·、高热
【治疗】
治法;清泻热邪。
主穴;大椎、曲池、合谷、十二井、十宣。
配穴;神昏;人中、十内关;风热:鱼际、外关;肺热:尺泽;气分热盛:内庭;热入营血;内关、血海;抽搐;太冲。
操作;毫针泻法。十二井、十宣点刺出血;大椎刺络拔罐。
抽搐

【治疗】 
治法;醒脑开窍,熄风止痉。以督脉及手足厥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水沟内关合谷太冲
配穴;发热者,加大椎、曲池;神昏者,加十宣、涌泉;痰盛者,阴陵泉、丰隆;血虚者,加血海、足三里。
操作;毫针泻法。



痛经
【概述】 
痛经系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发生以小腹疼痛,可痛引腰骶,甚则昏厥的一种病证。早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即有“经来即腹中痛”的记载。所以,宋.《妇人大全良方》又称经行腹痛。针灸治疗痛经,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女子胞中痛,不以时休止:天枢主之。”。在明清的针灸典籍中有较多载述。本证的现代病名与此相同。本证分虚实二类,急症多见于实证。现代病名与此相同。
 
【病因病机】 
本证实症,多因六淫侵袭、摄生不慎,经期受寒饮冷,以致寒湿客于胞宫;或因七情伤损,肝气郁结,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不通则痛。
 
【辩证分型】 
针灸治疗急症痛经可分二类。
(一) 寒邪凝滞:经期小腹绞痛或冷痛,经色紫暗有块,肢冷畏寒,苔薄白,脉沉紧。
(二) 气滞血瘀:小腹胀痛,或拘急疼痛,拒按,经行不畅,经色暗红或紫暗有块,脉弦或沉实有力。
 
【治疗】 
(一) 寒邪凝滞
1、治则;温经散寒。
2、取穴;阴交、水道、三阴交。
3、方义;阴交为冲、任二脉之会,针之以通调冲、任经脉,通则不痛;水道为足阳明经穴,可温胞宫而散寒邪,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祛内寒、调血室、疏下焦。
4、治法;上述三穴均于得气后施温补法,留针至疼痛减轻。阴交穴,可于针后加隔姜灸。每日1~2次。
5、古方辑录
《针灸大全》:“女人经水正行,头晕小腹痛:照海、阴交、内庭、合谷。”
    
(二) 气滞血瘀
1、治则;活血化瘀
2、处方;关元、中极、地机、内庭。
3、方义;关元、中极均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针之以通调冲、任;地机为脾经郄穴,内庭为足阳明之荥穴,二穴合用有活血化瘀利气之功。四穴合用可使气顺血和,冲任流通,则痛自消。
4、治法;上述四穴均以28号毫针剌,进针得气后,施泻法,剌激须强。疼痛剧烈者留针时间宜长。
5、古方辑录
《神灸经纶》:“行经头晕少腹痛:灸内庭。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痛经
(李东垣)治一妇,年三十余,因每洗浴后,必用冷水淋通身,又尝大惊,遂患经来时必先小腹大痛,口吐涎水。经行后又吐水三日,其痛又倍,至六七日经水止时方住,百药不效。诊其脉,寸滑大而弦,关尺皆弦大急,尺小于关,关小于寸,所谓前大后小也。遂用香附三两,半夏二两,茯苓、黄芩各一两半,枳实、元胡索、牡丹皮、人参、当归、白术、桃仁各一两,黄连七钱,川楝、远志、甘草各半两,肉桂三钱,吴茱萸钱半。分十五帖,入姜汁两蚬壳,热服之。后用热汤洗浴,得微汗乃已,忌当风坐卧,手足见水,并吃生冷。服三十帖全愈。半年后因惊忧其痛复举,腰腹时痛,小便淋痛,心惕惕惊悸,意其表已解,病独在里。先为灸少冲、劳宫、昆仑、三阴交,止悸定痛,次用桃仁承气汤大下之。下后用醋香附、醋蓬术、当归身各一两半,醋三棱、元胡索、醋大黄、醋青皮、青木香、茴香、滑石、木通、桃仁各一两,乌药、甘草、砂仁、槟榔、苦楝各半两,木香、吴茱萸各二钱,分作二十帖。入新取牛膝湿者二钱,生姜五片。用荷叶汤煎服,愈。(《名医类案》)


血崩
【概述】 
血崩亦称崩中、暴崩,指妇女不在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的急性病证。”崩之病名首见于《内经》:“阴虚阳搏谓之崩”。《针灸甲乙经·卷十一》载有针灸治疗之法:“崩中腹上下痛,中郄主之”。并认为中郄、血海等7个穴位可主治本证。唐·《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明确治疗穴位的部位、针刺深度、艾灸壮数;《针灸资生经》所整理的治疗崩漏腧穴已近二十个,《扁鹊心书》则用灸石门之法治疗“血崩”。明·《针灸大成》对病因的认识及腧穴的筛选又有新的发展。现代医学中的重症子宫功能性出血等,可归入本病证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颇多,有因劳伤过度,气虚下陷,统摄无权所致;有因暴怒伤肝,肝不藏血,经血妄行而发为血崩;亦可素体热盛,复感热邪或恣食辛燥之品,积热化火,热迫血行而发病;另有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或因外感,夹内伤,瘀血内阻。恶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造成崩中。
 
【辩证分型】 
适于针灸治疗的急症血崩,可辨为下列三型:
(一) 气陷
暴崩下血,色淡质薄,面色*白光白或虚浮,困倦乏力,动则气短血出更剧,脉细弱或芤。舌体胖嫩有齿印,苔薄润或腻。

(二) 血热
突然血出如崩,血色深红,头晕面赤,烦燥口渴,脉滑数或弦数,苔黄。

(三) 血瘀
血出淋漓不断,猝然其势若崩,夹有瘀块,血色紫暗,小腹疼痛拒按,脉沉涩或沉紧,舌质暗红,舌尖边时见瘀点。
 
【治疗】  
(一) 气陷
1、治则;益气固本。
2、处方;脾俞、隐白、百会、气海、足三里。
3、方义;脾俞,健脾益气,加强统血之功;隐白,是治疗崩漏之经验要穴;气海、足三里,用以辅气助元,使血有化生之源,百会系诸阳之会,善升提下陷之气。五穴合用,能益气升阳,固摄经血。
4、治法;隐白、气海均以艾卷雀啄法温灸之,百会先针,施平辅平泻之法,继用灸法。余穴采取补法。
5、古方辑录
《千金翼方·卷二十六》:“崩中带下,……中极”。
《针灸聚英·卷二》:“妇人月事不调,带下崩中,因产后恶露不止,绕脐*疒丂 痛,灸气海”。
《针灸逢源·卷五》:“血崩:……肾俞、气海、关元、中极(俱灸妙)、三阴交”。

(二) 血热
1、治则;清热凉血。
2、处方;行间、血海、阴交、关元。
3、方义;行间,足厥阴之荥,以清肝热,增肝藏血之功;血海为脾经之穴,可泄血热,益脾统血之力;阴交、关元位于任脉而与冲脉交会,血崩多与冲任受损密切相关,取此二穴,可固经涩血。
4、治法:关元、阴交平补平泻;行间、血海宜用泻法。
5、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七》:“阴交、石门,疗崩中”。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妇人经血过多不止并崩中者,毫针刺足太阴经三阴交二穴,次针足厥阴经行间二穴,次手少阴经通里二穴,……针入二分,各灸二七壮。凡灸虚,则炷火自减;实,则灸火吹灭”。

(三) 血瘀
1、治则;活血化瘀。
2、处方;膈俞、肝俞、三阴交、中极。
3、方义;血之会穴膈俞,活血理血以通瘀止血;肝俞,疏调肝脏气机以行气活血止血;三阴交,取其统血固经;中极乃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用之加强冲任摄血功能。本方既能利气化瘀以止血,又可统摄离经之血以固经。
4、治法;膈俞、肝俞施泻法,中极、三阴交先补后泻,以补为主。
5、古方辑录
《神应经·妇人门》:“血崩、气海、大敦、阴谷、太冲、然谷、三阴交、中极”。
《类经图翼·十一卷》:“血崩不止:膈俞、肝俞、肾俞、命门、气海、中极(下元虚冷,血崩白浊)、间使、血海、复溜、行间”。
《针灸大成·卷九》:“妇女血崩不止:丹田、中极、肾俞、子宫。……再刺后穴:百劳、风池、膏肓、曲池、绝骨、三阴交”。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崩漏案
已卯岁,行人张靖宸公夫人,崩不止,身热骨痛,烦躁病笃,召予诊,得六脉数而止,必是外感,误用凉药。与羌活汤热退,余疾渐可。但元气难复,后灸膏肓、三里而愈。凡医之用药,须凭脉理,若外。


倪海厦中一方
神奇的中医针灸,每天分享倪海厦中医针灸知识,教你快速取穴,认识神奇的中医针灸! 喜欢中医的朋友直接下载或使用电脑下载中医资料后观看! (若不会作可让朋帮忙) 链接失效联系老师W 信: guqin389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