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于2024年12月3日(星期二)15时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请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杜晓伟、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改革部部长马继红和成都市政府副市长陈志勇介绍《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何亚东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先生、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杜晓伟先生、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改革部部长马继红女士和成都市政府副市长陈志勇先生,请他(她)们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首先请李佳路司长作介绍。
李佳路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商贸流通工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商贸流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产业。建立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有利于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问题,强调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定,近日,商务部、农业农村部、供销合作总社等9部门印发了《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对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举措、保障措施等作出全面、系统部署。总的看,《行动计划》有这么几个特点,可以概况为“四个坚持”。
第一,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商贸流通体系重点任务。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工作,围绕“到2027年基本建成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总目标,统筹推进城乡流通网络建设、商贸流通创新转型、优化商贸流通发展方式、商贸流通开放融合发展等4个方面任务,实施8项重点工程,各领域同向发力,各环节衔接配套,提升政策的整体效能。
第二,坚持城乡融合,推动商贸流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突出的短板在农村,比如县域商业网点不完善,居民消费不便利,冷链物流设施不发达,物流成本高等等。《行动计划》以“千集万店”改造提升为抓手,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改造乡镇集贸市场和村级便利店,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冷链物流设施,推广共同配送模式,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
第三,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商贸流通数字化、标准化、国际化水平。商贸流通是业态、模式创新最为活跃、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行动计划》主动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加快商贸流通领域数字集成创新和应用,深化供应链创新,推动上下游信息高效联通。加快标准托盘、周转箱等物流载具循环共用,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提高产加销储运等各环节物流标准化水平。鼓励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去,积极拓展全球营销和物流网络,培育流通领域世界一流企业。
第四,坚持人民至上,千方百计办好群众身边“关键小事”。从群众最关心、需求最迫切的地方入手,不断提升商贸流通的惠民便民能力。比如,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引导商业资源下沉社区,补齐早餐买菜、“小修小补”等便民服务,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建设和完善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大力推广“一键预约、上门回收”等“互联网+”回收模式,让群众获得更多便利和实惠。
下一步,商务部将与有关部门一起,共同落实好《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何亚东
谢谢李司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下面请提问。
新华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此次印发的《行动计划》提出了一个总目标、四项重要任务和八项重点工程,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李佳路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我们知道,商贸流通细分行业多、涵盖领域广、上下游链条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了做好这篇大文章,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着眼于提高商贸流通集约化、现代化水平,推动降本增效,明确了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逐项细化分解,力求可量化、可操作,务实管用。
《行动计划》以现代供应链为牵引,以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实现到2027年的总目标,确定了4方面任务和8项重点工程。
第一个方面是完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在城市,实施城市商业提质工程,改造提升步行街、商圈,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商业布局;在农村,实施农村市场升级工程,开展“千集万店”改造,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并提出果蔬和肉类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5%和45%的分项目标。
第二个方面是推动商贸流通创新转型。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加快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品牌连锁、即时零售;实施批发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商品市场改造升级,打造集成、开放的平台生态,培育100家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
第三个方面是优化商贸流通发展方式。实施供应链创新提升工程和商贸物流数智赋能工程。供应链创新提升工程,重点是要深化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发展订单生产、集采集配。商贸物流数智赋能工程,重点是提高商贸流通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推广标准化托盘和周转筐,推动全国托盘标准化率提高至40%左右。
第四个方面是促进商贸流通开放融合发展。实施内外贸一体化工程和流通领域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工程,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融合发展,拓展全球营销和物流网络,促进内外贸市场对接、渠道对接、品牌对接,提高国际竞争力。
《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税收金融支持、开展试点探索、加强规划引导等4个方面保障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深入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产地冷链流通效率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能否介绍一下有关进展情况及下一步重点方向?
杜晓伟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首先感谢您的提问,我看您的关注点抓得很准,产地是生鲜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源头、也是起点,可以叫最初一公里。产地冷链物流在整个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全链条中还是最短板,也制约着冷链流通整体质量和效率。“十四五”以来,农业农村部针对产地“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地冷链物流快速发展。
一方面是组织实施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从设施建设看,共支持3.8万个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7.8万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近2000万吨,县级覆盖率达70%以上。西部、中部、东部分别占比约40%、33%、27%。从设施使用看,全年综合使用平均时长为8个月,冷藏使用平均时长为7个月;果蔬占设施贮藏品种的89%,贮藏期延长69-106天,实现错峰销售。从减损增效看,农产品的平均损耗率从19.7%下降到7.1%,减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530亿元;主体经营收入平均提高29.3%;项目建设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00万个,增加务工收入达到180亿元。从链条提升看,通过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带动机械化分级、清洗、包装等技术装备投入,提高产地商品化处理水平,促进多元流通业态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另一方面,完善产地冷链物流节点布局。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我部印发实施方案,推动建设培育100个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重点市),打造链接城乡的冷链流通关键枢纽;建设培育1000个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产地销地衔接的产地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开展首批55个重点县(重点市)和500个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培育工作。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脱贫地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欠账比较多,农业农村部专门进行部署,推动冷链项目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项目库,利用中央财政衔接资金支持建设,提升脱贫地区产后集散、冷藏保鲜、商品化处理等农产品上行的能力。
总的来看,农民在田头产地有了冷库,既可以减少生鲜农产品的损耗,又可以实现错峰销售,直接提升了议价能力,自然也就增加了收入,还可以拉动农村有效投资,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提升跨季节跨地域的均衡供应能力,增强市场运行的稳定性和产业抗风险能力。
下一步,我部将按照“十四五”规划以及行动计划既定部署,会同商务部、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通过中央财政建设一批、推动地方财政建设一批、引导社会资本自建一批等方式,继续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满足产地贮藏保鲜和产后处理需要,培育一批具有组织供应、产后处理、冷链流通等能力的流通主体,提升产地流通组织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谢谢。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行动计划》把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主线和抓手。想请问一下李司长,行动计划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李佳路
批发和零售业是商贸流通的核心行业,是组织商品流通的主渠道,是影响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益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衔接产销、促进消费、保障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基础作用持续巩固。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3万亿元,占GDP的近1/10,吸纳就业占就业总人数的1/5,经营主体占全国的近1/2,也是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第二方面,流通效能持续提升。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存货周转率从2012年的14.6%提高到2022年的18.3%。2023年全国标准化托盘保有量6.3亿片,保有率达36.1%。高标准仓库占比达34.7%。第三方面,业态模式加快创新。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4万亿元,我国连续11年是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批发零售业加快转型,连锁便利店、仓储会员店、品牌折扣店等等零售新业态快速发展,传统批发商逐步向供应链服务商、综合交易服务平台转变。
可以说,抓住了批发和零售业,就抓住了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牛鼻子”,这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我们将在《行动计划》基础上,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平台化为切入口,推动批发业转型升级。重点布局一批与产业分布和国家物流大通道相匹配的商品集散中心,支持传统商品市场改造,拓展电子商务、创新展示、仓储物流等综合服务,丰富经营业态,提升服务质量,建立集成、开放的平台经济生态。二是以数字化为动能,推动零售业创新提升。鼓励大型流通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数字赋能等方式,改造传统零售门店,提高进销存管理水平。支持零售企业整合线上平台、线下商超和物流站点,发展品牌连锁、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因地制宜开展“一店一策”改造,对接优质商业资源,拓展消费场景,提高商业设施运营效能。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也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我想请问,供销合作社在完善城乡商贸网络、健全农产品供应链等方面有哪些优势,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马继红
正如您所说,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近日在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全系统备受鼓舞,倍增信心。
沟通城乡、联结产销、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主责主业,也是供销合作社的优势所在。近年来,全系统改革创新、整合资源,积极参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近年来,全系统改革创新整合资源,积极参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在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方面,推动系统流通骨干企业下沉,赋能县乡村流通服务网络,更好满足城乡居民就近消费、便利消费。目前,县及县以下销售额在全系统销售总额中占比达81.8%。在打通农产品流通关键环节方面,推进产地、销地、集散地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系统拥有各类农产品市场4200多家,今年1-10月份,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7.6%。在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深入实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系统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着力推动冷链设施建设与农产品流通业务有效衔接。目前,全系统冷库总库容达1150万吨。在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行业协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全系统2023年举办或组织参与各类产销对接活动7800多场(次),有力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持续拓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全系统线上线下累计开设消费帮扶专区、专柜超过8300个;“832平台”上线近5年来,累计已完结成交额480多亿元。在发展县域快递物流方面,加强与邮政系统合作,整合各类物流资源,大力发展县乡村集配、快递等业务,助力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供销合作社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加快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在促进农产品物畅其流方面更好发挥“大平台”作用。一是组织全系统落实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任务,强化流通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升级改造县乡村流通设施,更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二是发挥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销售平台,日用品采购平台作用,推广“智慧农产品市场”运营模式,推进系统农产品市场向数字化、品质化方向发展。三是推进供销合作社冷链物流区域网、省域网与国家冷链物流骨干网有效对接,加快建设系统冷链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促进全系统冷链资源和业务的互通、互联。四是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营造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电商、直播带货、直供直销、即时配送等流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服务链的水平。谢谢。
上海证券报记者
想能否请问一下农业农村部在十四五以来,在推动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效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杜晓伟
农产品的产地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产地市场,感知农业生产形势最直接和农民联系最紧密的,在促进农产品销售,带动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产品产地市场培育发展,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统筹指导。编制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从优化市场布局、补齐设施短板、提升运营效率、拓展服务功能等4个方面,指导各地推动产地市场与现代农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推进、同步实施。开展全国主要农产品产地市场统计监测工作,全面系统了解发展情况,加强交易服务、设施装备等标准研究,引导产地市场高效发展。
二是推进体系建设。农业农村部已与20个省(区、市)共建了洛川苹果、潜江小龙虾等33个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确定了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663个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带动各地建设一批田头市场,初步形成以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为龙头、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为节点、田头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
三是拓展服务功能。鼓励农产品产地市场向生产端延伸,加强仓储物流、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设施集聚发展,创新发展“产地市场+种养”“产地市场+食品加工”“产地市场+直销配送”“产地市场+新零售”等新业态,实现生产、加工与物流配送高效对接。
四是搭建合作平台。成立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用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载体,组织丰富多彩的营销促销活动,推动产地市场与集散地、销地市场对接合作,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推进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研究编制《“十五五”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加大产地市场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培育现代农产品经销队伍,健全完善农产品监测预警机制,推动产地市场加快转型发展,加快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和农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国家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如何有效推动健全城乡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助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马继红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供销合作社的传统重要业务。近年来,全系统加快完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在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全系统拥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3.5万个、分拣中心超过470个,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废旧家电规范拆解量约占全社会的3成。下一步,供销合作社将加快推进“815工程”,更好发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生力军作用。
一是推进《全国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五年专项规划(2024-2028年)》落地落实。为助力国家“两新”行动和绿色发展,今年8月,供销合作总社编制了5年专项规划,提出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县域分拣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中转站为节点、村(社区)回收网点为前端、加工利用园区为后端的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围绕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构建便捷高效的回收网络、加快数字化赋能等重点业务,提出加快实施“815工程”,即培育壮大80家左右的骨干企业,建设1万个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打造500个绿色分拣中心。目前,规划正在有力有序实施。
二是发挥供销合作社各类经营服务网点“一点多能、一网多用”作用,积极拓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县域经营服务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深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城乡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拓展废旧家电家具、农用车辆、农机具、废旧农膜等重点品种回收渠道,进一步提升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三是发挥系统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服务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鼓励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企业与家电生产、销售、平台企业合作,承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带来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任务,畅通家电、家具更新消费链条。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智能化、精细化拆解,扩大废旧家电规范拆解规模。
四是推动数字化赋能增效,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引导系统再生资源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畅通回收、中转、分拣、拆解、加工、利用链条,逐步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线上一张网”。同时,发挥好总社所属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和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作用,积极承接再生资源国家标准体系建设任务。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作为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成都在探索建立超大城市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陈志勇
感谢大家对成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的关心与支持。试点工作开始以来,成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商务部、财政部指导下,结合成都实际,对照试点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围绕“四个聚焦”,积极探索、统筹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
一是聚焦幸福美好生活,加快构建宜居宜业商贸流通体系。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统筹谋划全域消费空间格局,构建四级商圈体系,打造81条特色商业街区,11大类特色消费场景。加快建设12个国家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累计认定了217家消费类企业总部,落户全球、全国、西南首店超3400家,创新塑造新“十二月市”城市消费品牌。从多层级、多维度加快完善城市商贸流通体系,不断满足超大城市市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二是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县域商业体系。推动简阳市、都江堰市等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加快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商店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通道。发挥骨干市场、区域市场、菜市场等多级资源优势,创新拼团、众筹等营销模式,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网络品牌。
三是聚焦超大城市治理,加快构建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支持大型枢纽市场向功能综合化、内外贸一体化转型升级,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建设冷链基地和设施。推动成都菜篮子保供中心等项目投运,推动重点保供企业新建改造周转基地、仓储配送中心。鼓励传统批发零售门店提升终端保供能力,整合供应链平台,创新流通保供模式,满足“平急两用”消费需求。建立成渝双城经济圈,联保联供对接机制和成、德、眉、资同城化联保联供对接机制,推动市级重点保供企业建立大型农产品生产采购基地。
四是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构建健康可持续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再生资源中转站点及分拣中心,推动区(市)县建设“分拣中心为平台、回收网点为支撑、现代运输为纽带”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立集展示、维修、交易、运输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废旧商品流通体系,发展中古店、跳蚤市场等二手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丰富二手商品交易渠道。深化智能称重、智能分类、智能控制等智能技术应用,推进“互联网+回收”与“天府市民云”平台对接,构建智能回收新业态。
下一步,成都将继续按照试点工作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试点经验,为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贡献成都力量。谢谢大家!
央视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商务部今年启动了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能否请李司长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李佳路
为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加快建设城乡融合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2024到2026年,商务部、财政部将分三批开展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给予支持。重点包括5个支持方向,分别是: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城乡商贸流通融合发展、培育现代流通骨干企业。希望通过试点探索、先行先试,把试点城市打造成为商贸流通领域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城乡商贸流通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商贸流通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的“新高地”,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复制推广,引领加快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前期,在地方推荐基础上,按照优中选优原则,20个城市正式进入2024年试点名单,除了成都外,还有天津、石家庄、大连、哈尔滨、上海、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广州、深圳、西安和银川。这20个试点城市的GDP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超过了全国总量的1/4,不少城市是全国和区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物流枢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中心,在推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促进批发零售业转型升级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的来看,第一批试点城市商贸流通节点效应明显、工作基础扎实。下一步,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指导有关地方和城市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按照试点实施方案,加快推动项目落地,高水平高质量推进试点城市建设。谢谢。
何亚东
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来源:综合自商务微新闻
大家记得把【宜昌商务】
设为星标🌟哟~
市州首位!宜昌2项目上榜全省“法护营商 助企惠民”展示
全国“领跑”,宜昌县域商业跑出新活力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