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创新大格局成型!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省中医药科学院发布“十大新闻”

财富   2025-01-08 14:20   河南  

赋能成果转化,创新协同共赢。1月8日,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四批成果转化发布会在郑州航空港举行。发布会上,河南省医学科学院与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各发布十大新闻,“两院”携手创新破局,医药产业发展硕果累累。

2023年7月15日,重建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揭牌,标志着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全面起势,初步构建成“三足鼎立”创新大格局。省委主要领导先后6次调研省医学科学院,省委和省政府出台《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重建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标志着河南医学科技创新进入到崭新阶段。

2024年8月3日,《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简称《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七章四十八条,分别从体制机制、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保障促进、法律责任等方面,为省医学科学院创新发展进行规划明确。

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新校区、新型研究型大学、河南省人民医院南院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两校两院一中心)开工建设,各类要素汇聚融合,助推环省医学科学院创新生态圈成势见效。

2024年10月17日,国内首个眼科多模态人工智能大模型“伏羲慧眼”(VisionFM)在河南郑州发布,该大模型由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王宁利教授团队联合30余家研究机构,百余名临床医生、计算机算法科学家等科研人员组成的医工融合交叉团队研发,汇聚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万个个体、涵盖8个模态的共计340万张眼部图像,是目前全球应用眼科图像数据最多的大模型研究。

2023年10月15日,省医学科学院管理的第一家省实验室——中原纳米酶实验室揭牌运行,省医学科学院自此加快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一年多来,省医学科学院平台体系从无到有,已牵头建设4家省实验室,建成运行11个研究所,落地5个国家级平台,初步建成“省实验室+研究所+研究设施+公共平台+协作机构”的科研平台体系,逐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源地。

省医学科学院推出最优政策、配置最优资源、拿出最大诚意,招揽国内外顶尖人才,实行PI负责制、科研经费“包干制”,建立尽职免责机制,为人才提供“保姆式”“定制式”精细服务,构建有梯度、有新度、有温度、有精度的人才“引育留用”体系,持续创优人才发展“小气候”。共柔性引进院士12人,组建PI团队107个,其中11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3人入选国家杰出医师,2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名35岁以下科研人员通过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获批研究员。

会同省卫生健康委制定《“三个100”计划实施办法》,3年内分批培养100名高水平临床研究型医生、100名临床医学科学家,每年遴选资助100名拔尖青年人才赴国(境)外进行中长期培训,推进全省医学学科与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助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形成。2024年共培养38名临床医学科学家、40名临床研究型医生,支持100名杰出青年人才赴海外中长期研修。

中原纳米酶实验室孵化出全球首个固氮纳米酶产业化公司,中原细胞和免疫治疗实验室、肿瘤研究所开展了细胞和免疫治疗的创新疗法,电生理研究所研发出全球首个长时程心脏离体转运系统,康复研究所联合翔宇等省内头部企业研发出一批康养及抗衰老产品,谢鑫博士团队正在研发全球首个AI+高通量类器官芯片。2024年全院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包括《自然》《科学》《新英格兰》等国际顶刊。

省政府出台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十条”激励政策,省医学科学院建成技术评估评价中心、临床试验发展中心,成立省医学科学院控股公司,在新乡、焦作、驻马店、南阳南召建设基地,提供“临床前开发+临床试验+转化孵化+应用推广”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分四批省内转化落地130项科研成果、签约金额近4亿元。

坚持省医学科学院为“龙头”、中原医学科学城作“载体”、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成“集群”,将省医学科学院建设发展与全省医学领域创新主体、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结合起来,整合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打造全要素创新生态。规划建设医研、医教、医疗、医工、医药“五医”基地,获评“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新城”。

2024年2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河南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标志着全省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大会明确提出,加快推动河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重点建设五大“高地”:打造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中医药医疗服务高地、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地、培养中医药人才集聚高地、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高地,推动河南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2024年2月27日,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在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上正式揭牌。成立以来,围绕新型研发机构和开放型服务平台的职能定位,推进资源整合和共享,构建六大体系,成立“一办四部”,加快建章立制,完成架梁立柱,初步形成“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医教研产学一体发展”的创新生态,形成“1+3+N”的发展布局,争取国家中医药战略布局河南。

2024年9月19日,河南省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中医类)奠基仪式举行,省委、省政府出台建设方案,与省中医药科学院融合发展。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将为我省建设中医药强省注入新动能,提升中医药在国际传统医学领域的影响力,为中医药“引领医学发展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2024年9月14日,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在郑州召开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聘请黄璐琦院士为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委,宣布成立首批20个研究所和岐黄书院,研究所汇聚了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专家,加速我省中医药的科研布局和技术突破,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024年10月,由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承担的河南省“十五五”卫生健康规划重大课题研究项目—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应用发展研究获批。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医药卫生领域创新应用,加速驱动传统医疗卫生向数字健康新阶段迈进,助力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

12月3日,在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期间举办的“读懂中医”专题论坛上,湖南、河南等中部六省的省级中医药研究院(科学院)共同签署了《中部崛起—中医药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建立创新协同开放机制,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并推动中医药的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2024年9月12日—16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由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研发的中医按摩机器人亮相商贸会,为中医领域融入现代现代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展示了河南中医药事业新的发展成果。

2024年8月26日,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获批“《增广大生要旨》整理出版”项目,深入挖掘整理中医药古籍,弘扬中医药文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指示。通过形成现代传播载体,推动中医药古籍的传承与发展,为打造中医药文化高地贡献力量。

2024年12月18日,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与长三角国家数字创新中心、河南省通信工程局成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联合研发基地”。通过强强合作,开展中医经络辅助诊断模型和中医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是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旨在落实推进“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三年行动方案。

2024年12月12日,经申报、审核、遴选等程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核批准,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成功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为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雅琪/文 实习生 林志楠/图

河南郑州航空港融媒体中心
编辑 | 梁镇
来源 | 河南日报客户端
投稿邮箱  | zzhkgqxcc@163.com

推荐阅读
         
中原医学科学城一药品入围第十批国家集采

河南郑州航空港发布
航空港实验区官方唯一公众号,为您提供航空港实验区建设发展的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