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4次推送
但在这里,良辰美景无关,热闹喜庆无关,只有匆匆的步履,坚定的目光和温暖的守护……“因为经历过太多生与死的抗争,懂得那些无助,那些焦虑痛苦,以及那些奔向我们的渴望。”裹挟着寒风和鸣笛声,120救护车呼啸而至。急诊,生死时速在这里又一次上演。每一位急诊的医护人员再一次与时间博弈,他们关注每一种轻微的病症反应,关注曲线的每一个起伏,因为他们深知起落间暗藏的汹涌。在急救的黄金时间里,他们匆忙奔走,在每一次的争分夺秒中,竭尽全力,让生命更靠近阳光。“我不只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更是千千万万孩子的‘母亲’。”儿科诊区仍不时传来孩子的啼哭声、父母的轻哄声,还有医护的叮嘱声……“大过年的,孩子病了难受、哭闹,父母心里也不好受。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笑容,总能安抚小朋友的情绪,就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戴着口罩,但李晓义医生弯弯如新月的笑眼,小朋友见了便心生亲近,乖乖配合检查。
张二娜家里的宝宝尚不满1岁,因为严重过敏,只能吃母乳。可是,节日期间科室里仍有不少患儿需要照顾,无暇顾及家里的宝宝,带孩子治疗过敏的事也只能一拖再拖。“刚抽空和家里打个电话,虽然宝宝还小可能听不懂,但也要和她说声‘对不起’,这里还有更多的小朋友需要我。”
“我们的工作牵系万家灯火,虽然缺席了生活重要的日子,但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我便誓言加身,必全力以赴。”节日期间的发热门诊,一切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引导、看诊、检查、输液……在这里,夫妻档坚守岗位,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孩子是常态。就像霍丽丽医生和她的爱人郑彬彬医生(心内科),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夫妻二人双双在岗了。春节,于他们而言,只化作家庭群里的一声声问候、一张张照片……“家里人刚还发了晚饭的照片过来,我这也算是‘云吃团圆饭’了。”节日期间的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内,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画面——李祎大夫一会儿“手舞足蹈”地比划,一会儿用微信语音转文字,各种沟通方式齐上阵。一旁的患者和家属,静静看着,默默不语,只是不时点头示意,因为他们听不见也说不出,但好在能识文辨字。李祎每一次的耐心解释、句句叮嘱,让简单的沟通有了温度,让病患感受到了珍重与温暖。
你朝我走来,我向你奔去。在这样的“双向奔赴”中,所有的专业与专注,细心与耐心,爱与付出,是人心的力量,柔软,却坚韧。只为
灯常明 家更暖 心更安
信息来源 | 急诊科、儿科、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
本期责编 | 李沫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