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明德苑】一以贯之:要走得更远,就得走得更执着更坚定

民生   2025-01-01 09:51   甘肃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即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大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位在儒学“五大圣人”之列,被后世尊称为“宗圣”。有一次,孔子对曾子说:“参呀!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别的学生问曾子:“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曾子说:“他老人家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可见,再伟大的学说,再丰富的思想,其核心其实并不复杂。


 什么是恕?《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概括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你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于人。什么是“忠”?杨伯峻先生认为,“忠”是“恕”的积极的一面,即《论语·雍也》中孔子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想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让别人事事行得通。简言之,“恕”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忠”就是成就自己的同时,也要成就别人。“一以贯之”,本指“忠恕”思想体现在孔子的全部学说之中。后来当作典故使用时,则指某种理论、原则或价值观贯穿在事物发展的始终,也用来形容前后一致、始终如一。


 一部作品,应该有一以贯之的主题;一件事情,应该有一以贯之的意图。一个人,应该有一以贯之的追求;一项事业,应该有一以贯之的目标。干任何事情,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也不能今天如此、明天那般;做任何工作,不能左摇右摆、飘忽不定,也不能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如果不想为别人所左右,就应该有一以贯之的态度;如果不想被他人所动摇,就应该有一以贯之的立场。有了一以贯之的原则,才能保证发展的稳定性;有了一以贯之的方向,才能保证前进的确定性。


 要做好“我自己”,就得走“自己的路”;要走得更远,就得走得更执着更坚定。



源 | 啄木鸟

审核 | 甘肃省司法厅政治(警务)部组织宣传处
编辑 | 甘肃省司法厅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 gssfxmt@163.com

甘肃省司法厅
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新闻舆论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