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手机新闻时,突然看到一幅获得全国风光摄影大赛金奖,题为《沙之韵》的作品,黑白色调,质朴风格。画面中远处是层层叠叠的沙峰,向两侧延伸而去,如苍山横亘;眼前是律动的线条,静谧灵动,恰如一湾涟漪初现,抚动心弦的清波;远近衔接处,则有两只行走其间无法辨认的生灵,刹那间点亮了画面的灵魂,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昭示得那么强烈而鲜活。作品整个画面深沉而宏阔、诗意而隽永,层次分明,意韵深远,瞬间令人心动。我生于牧区、长于牧区,工作后更是经常奔走于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之间,早已见惯了沙漠戈壁、看惯了沙山层峦、听惯了沙声飒然、闻惯了沙土气息,但似乎从未更深层次地体味过沙的灵动和柔美,从未感受过沙的韵律和魅力。及至看到这幅作品,似乎一下唤醒了尘封的记忆,打开了久已麻木的视野,让我重新去审视沙漠的博大和宽厚,感悟沙的坚韧与顽强。沙,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独特存在,是地理年轮历久弥新的杰作,是大地轻吟浅唱的诗篇,是时间不息流转的见证。沙的韵律,是风的遗篇。当风轻轻吹过,沙粒便随风而起,汇聚成奔流的沙幔,时而聚为一座座沙丘,彼此牵手相依,时而分散而去,在日积月累中集作一片片沙海,容纳着岁月的亘古、历史的沧桑。沙,细腻而坚韧,柔弱而坚强。当细细品味之时,似乎每一粒沙,都能为我们讲述一段尘封的故事,在那些故事之中,有它们来自天南地北的旅程,有它们历经千难万险的嬗变,有它们聚沙成海的伟迹,有它们幻化新生的升华。浩瀚无垠的沙海,印证着沙的聚合、沙的执着、沙的不屈。在沙海波涛汹涌的峰谷间,让我们感悟自然的伟力和时间的永恒,犹如神话般的传说,演绎着沧海桑田、万物萌生的历史变迁。沙的韵律,是自然界的绝妙乐章。当阳光洒落,沙粒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将整个沙海渲染成一片笼罩着金黄色光晕的海洋,如同无数精灵在跳跃;而当夜幕降临,沙海又变得深沉而神秘,仿佛它博大的胸怀能容纳下一切白日的喧嚣,只把一片宁静与祥和留给星空和大地。沙,还是生命的摇篮。在看似贫瘠的土地上,却孕育着顽强的生命。沙狐、沙鼠、沙鸡、刺猬、蜥蜴等动物,将踪迹隐匿在沙峰沙壑之间,顽强地度过了年年岁岁,奏唱着世代繁衍的生命乐章。沙蒿、梭梭、白刺、苁蓉、锁阳、沙棘等植物,则从沙石中顽强地探出头来,以它们独有的存在,成长着、勃发着,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奇迹,诠释着沙之韵的深刻内涵。还有沙漠深处的那座古寺和独来独往的僧人,在晨钟暮鼓的日夜更替中、在充满禅意的经声中,为沙漠中生生不息、顽强生存的各类生命吟唱着祈福的颂歌,为寂静空旷的大漠带来天籁般的乐音。沙,也是宽厚温润的。每一粒沙,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痕迹,它们见证了文明的兴衰更替,也记录了人类与自然的抗争与和谐。在沙漠深处,一个个掩映在蓝天白云下的海子,孕育出一处处绿洲,那星星点点的绿,便是沙漠赐予人类的礼物。牧人们依附着、亲近着那一片片绿,放牧着驼羊,收获着瓜果,在驼铃声声、万里尘烟中独享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悠远、温馨和惬意。同时,沙也以其独有的馈赠,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人们在品味收获喜悦之时,真切地感受沙漠的宽厚、包容和温度。当然,沙漠的这种宽厚和包容,也需要我们用心、用情去呵护和培植。近年来,在阿拉善大地勃勃生发的沙产业,以及方兴未艾的沙漠旅游、阿拉善英雄会等等,正是人们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善于创新,将沙漠馈赠于人类的资源禀赋充分开发利用的结果,也是我们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见证。今年实施的阿拉善盟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更是人们探索出的一条生态保护修复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荒漠化防治路子。这些“人沙两利”的实践证明,在与沙漠的抗争与和谐中,我们要时刻以清醒之心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因为在这片浩瀚的沙海中,我们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响,能够看到生命的轨迹,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转。沙海无垠向天际,漠野辽阔心自安。金辉洒落韵如弦,风传千里皆尘烟。让我们放下心中的各种执念,步入旷野流沙之间,用心去聆听沙的韵律,用情去感悟大自然那独特的美。也许,我们会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洒脱和清幽。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阿拉善盟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驼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