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在伦敦威格摩尔音乐厅的舞台上,40岁的俄罗斯钢琴家鲍里斯·吉尔特堡的双手如同轻盈的羽翼,轻轻触碰着钢琴键盘。随着一阵温柔的音浪涌动,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 Op.32》第五首G大调悄然展开。这是一个美丽、充满诗意的片段,像是一段在清晨薄雾中的低语,随着音符的流动,渐渐渗透进听者的内心。
这是吉尔特堡在威格摩尔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演出的第三场返场曲(全场演出见今日公众号第5条)。
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前奏曲拥有一种宛如清晨第一缕阳光的柔和气质。初听时,它似乎是一个轻盈的序章,温暖的音符像是晨曦中微弱的光线,穿透薄雾,带来一片生机。吉尔特堡的演奏,不急不缓,音色温润如玉,旋律在他的指尖下流转,仿佛这光辉逐渐映照在大地上,唤醒了沉睡的世界。每一次的起伏,都是对生命的抚慰,每一次的和弦交织,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如水般柔软的力量。
这首前奏曲给人一种温暖的宁静感,是一场从梦境中缓缓醒来的旅程。它不像某些曲目那样充满激烈的情感冲击,而是一种渐进的、内敛的抒发,像是大自然在清晨向人们诉说的温柔心语。正如一位法国诗人所言:“太阳并不急于升起,它在夜幕中悄悄积蓄能量,直到一切都被照亮。”这句话恰如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作品——它的音符缓缓升起,在沉寂中积淀,直到它的光辉照亮了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而此刻,吉尔特堡的演奏也让我不禁联想到克劳德·莫奈的名画《日出·印象》。这幅画展现了清晨时分大海与天空交汇的美丽景象,水面上氤氲的雾气与渐渐透过的阳光交织成一幅朦胧的画面。海面上波光粼粼,天际的晨光渐渐驱散黑暗,仿佛一切都在这个温暖的清晨中焕发新生。正如莫奈用色彩和光线表达了日出的微妙变化,拉赫玛尼诺夫在这首《前奏曲》中也通过音符和节奏的细腻流转,捕捉到了类似的瞬间——那种恍若梦境的、沉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日出·印象》的色彩并不鲜艳,而是用一种非常柔和的蓝、紫、橙、灰等颜色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晨曦中的朦胧与温暖。而在吉尔特堡的演奏下,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符同样并不张扬,却深具感染力。每一次的和弦变化,都是一次光与影的交替,温柔地渗透进每一个音符的细节。吉尔特堡的演奏像莫奈的画笔一样细腻,每个音符都恰如晨光中的一抹微光,透过云雾,洒向大地。
音乐和画作的共鸣不仅在于它们的氛围,也在于它们表达的情感。莫奈的《日出·印象》并非单纯地展现太阳的升起,而是通过色彩和笔触捕捉到的是那种朦胧不确定的瞬间——那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时刻。而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同样是一种新的开始,温柔、充满希望,仿佛音符中的晨光正在告诉我们:“所有的一切,终将迎来曙光。”吉尔特堡的演奏赋予了这首作品更多的层次感,使得音符中的每一个起伏都如荡漾的水波般的轻柔、又如晨曦般的清新。
最终,当吉尔特堡的演奏渐渐趋于平静,音符的回响仍在空气中荡漾。就像莫奈画中的日出逐渐展开,带来一个崭新的清晨,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第五首G大调也在这一刻,完成了从暗到明的转变。它给人以平和与希望,让每一个听者都在这温柔的旋律中感受到生活的力量与未来的可能。
阿诺德·勃克林的《归乡》
《归乡》(Die Heimkehr)也被称为《归来》或《回家》 ,是瑞士象征主义画家阿诺德·勃克林(Arnold Böcklin 1827-1901)于 1887 年创作的一幅画作。目前由私人收藏。 画中描绘了一位男子坐在方形水池边,背对着观看角度。他的背影倒映在水中。他向前望着一所房子,房子坐落在一群树的阴影中。1886 年,伯克林从佛罗伦萨搬到了苏黎世,这是他自年轻以来第一次回到祖国瑞士。《归乡》可以被解读为他自己“回到”瑞士的代表作。
同样来自《前奏曲 Op.32》的第十首B小调,拉赫玛尼诺夫自称创作灵感来自阿诺德·勃克林的画作《归乡》。拉赫玛尼诺夫还向钢琴家本诺·莫伊塞维奇表示,这是他个人最喜欢的前奏曲。这是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部受到勃克林画作启发的作品,另一部是《死之岛》 。
该作品的灵感来源于阿诺德·勃克林的黑白复制版《死之岛》
纵观拉赫玛尼诺夫的各首前奏曲,这套作品展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性格、色彩、质感和情绪的多样性。没有两首前奏曲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在看似相似的曲目之间,如Op.32第四首、第六首和第五首(它们的特色都是在平静流畅的伴奏下演奏出歌唱性和抒情性的旋律),通过对速度、情绪和音域的仔细区分,确保每首前奏曲的性格都有清晰的界定。第五首G大调前奏曲的柔和氛围,它与拉赫玛尼诺夫的歌曲《丁香花》(Op.21十二首歌曲第五首)颇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