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儒释道|诸子百家|传统文化
《玄女经四十九章》内含天、地、人、神、鬼、魔、妖之极数变化,生死转化之谜,人生在世之理,渗透世界每个角度,从七玄论到阴符到无极,展现不同于世界的华夏文明。这是高度文明的总结,包含物理、天文、数学等多种学科,更是引人深思的哲学。详细介绍见本篇篇末。 公众号:诸子界
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大全集【珍藏版】
《七玄经》作为第一篇,自有它的道理。虽然字最少,但含义相当多。
从地球到仙女座要多久?
0,为什么?
因为思想在时间之上——五玄。
是什么主导思想?元神。元神在第六玄。七玄是什么?神界!无极掌握着元神。元神主导着思想。思想超过时间。立体超过二维。二维超过一维。这样说就明白了吧?无极不要去想,它不在你想之内。六玄以下都是有限的,思想是可以改变的,时间控制着三维世界,三维构成物质世界,人间就是点与线构成的,而线是点构成的。所以,世间事,逃不过一点之内。
点点构成的天地。生也好,死也好,都是一点一点的事。所以说生死不重要。我说七玄是这个世界的构成,你要不明白,我只能笑笑了。因为,迟早有一天你会明白。我讲的只是表面意思,玄女在说什么,需要好好想想。世上的事,其实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哪有那样复杂啊。把原子放大无数倍,也不过是点点点构成。也就是说,小事积累成大事,构成世界。
点点相存始有天,生之念,死之怨,莫出世之点,生与死不过如此。肉体散了,点点重组下,就这样,生死是过程,不是结果。这个世界也是从点开始爆出来的。“莫出世之点”,任何人任何事皆一样。不同的物质,其实都是相同的点构成的。我们的世界放大到极限,全是相同的点,结构都一样。这个结构就是宇宙最早的形态,谁也改变不了。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闻理哲。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推而变化顺矣。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 公众号:诸子界
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大全集【珍藏版】
心生于物,始于物。物生于然。求心者,始无心者可求。修世者,以无之道而求之焉。非修世而求之。有心,无心,心存者灭,心生者消。天星变而人元消,人心变则天地改,故为定数。不立,不能,不退,不消,不进,不离。观天之数,尽消者,孰余几人乎!观天之数,尽消者,孰余几人乎! 公众号:诸子界
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大全集【珍藏版】
无行,无吾,无天地,无相,无争,识万相也往者,存也,现者济也,未来在也。三原之世,持而理之不为为嗣所知也。立原极相,诚可明心也。立本之世,未可浮,知其益,进退之原。时者,空机也。机者,三分。现者环生,固言定其机,未能动矣。 公众号:诸子界
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大全集【珍藏版】
本生之相,谓天地九相。九相噗行,始于意也。故识人者不识物,孰物者不溱。浮华以迁,无有之满,可承万物。承载论天莫能语之,语者言天,莫能言之。天悄更爱莫能哉?机玄之理,若出其理,其志犹哉!越离而上,始为先人。越离而嫁始为明人。越离而静始为神人。尖仍识强,屡禁不弱,未缪之心矣。唔呼!天地玄妙无极哉!君不思而思得思哉!(后面缺四十字) 公众号:诸子界
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大全集【珍藏版】
知机之机,谓之神也,何玄之乎,何衷之也。愚已而乐也,孰可娱也。世有万态之相,世有万人可相,万物皆可占也。然万时不可占,万事非心卜,万解非心能尽也,谓之天机。 公众号:诸子界
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大全集【珍藏版】
人至人,至魔,心元乱,神识消。毕者,难为人也。无思无神始为他灵,转极而复,万物幻化之常理也。何以论哉!!人至人,魔至魔性,神识未消。比者,复为人也,有思有神,再圈也。
故云,以害人害世者为妖。此妖非彼妖,非迷非离非幻也。是为人性灭,至无常。世常有妖,人不明,皆为坏,不论妖性。孰不识破。皆吾心之无转。妖退,妖进,人之极数也。吾心明,他心智,吾控吾得,必有所会。何唉极而恐性,无也,此妖至理也。非凡可明馨矣。 公众号:诸子界
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大全集【珍藏版】
据说有部分被明太祖朱元璋烧了。以下是补回来的:
(以下为缺失部分,约150字)
天以生之人,人质予于天,正阳阴以解,正生死以图其意,正归纳以百川,正纲偿以行。缺藏匿以不知,归万物而万有,归万有而万无,是故无极者无不敌其解。
之行,之行外所致,思之无限而限,谓限于身身无限难分辨也。何偿于与心,何期以谓明,乍现以谓神,惊愕以为鲜(仙)。无极实有极,君不能参,谓不出其身,万化而自冢其道也。
(以下为失传部分,约50字)
聚善以得宁,偿识藏以汇,灵荟返其身,以正之身。故法则明,力者出,檀海现,天地清,从居然众道归乎昭日月也。
温馨提示、版权说明并致谢书:
本篇图文内容来自相关书籍或网络收集整理。意在分享智慧、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涉及到的版权或所有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侵权即删!
本号小编感谢并致敬所有为中华典籍和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分享而贡献力量、付出努力的人们,功德无量!
对待古籍经典,吸其精华营养、对其不合适部分亦可加以了解,从中得到启发或警示。愿于君有益!🙏
易学|儒释道|诸子百家|传统文化
资料收集、编辑排版、核查勘误:诸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