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科普空间站】肠道里的“绿色癌症”——炎症性肠病

健康   2024-06-07 20:53   上海  


肠道是人体消化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消化系统癌症,每年可导致大约24万中国人死亡。除了结直肠癌,还有另外一种肠道里的“癌症”也值得我们关注,它就是被称作“绿色癌症”的炎症性肠病。本期长海科普空间站,我们邀请到医院消化内科夏天副教授,带领大家一起认识肠道里的“绿色癌症”——炎症性肠病。




夏天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委员。在《家庭用药》《生命时报》等省部级及以上科普期刊发表科普文章,参编科普专著4部,副主编1部。在全国青年医师肿瘤科普能力大赛、全国青年医生健康科普演讲大赛、军队和武警部队科普讲解比赛、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健康脱口秀等多个省部级及以上科普竞赛中屡获佳绩。获“第一届上海市健康科普推优选树活动——健康科普新锐人物”“首届上海医学科普新锐之星提名”“上海市医苑新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人民城市健康科普讲师团讲师”“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等人才项目及荣誉称号。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

01
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炎症性肠病未定型。病变主要累及小肠和大肠,少数患者身体其他器官也会有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和溃疡,病变呈连续分布,常由直肠起病,向上蔓延发展至降结肠、横结肠,甚至最终累及全结肠。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小肠和结肠都可能发生,少数患者还会累及上消化道。克罗恩病的病变呈跳跃性分布,即一段肠道正常,一段肠道发生炎症和溃疡,间隔分布。克罗恩病的肠道溃疡侵袭深度较溃疡性结肠炎深,因此重症患者会发生肠道穿孔。炎症性肠病未定型是一类肠镜下表现为既不像溃疡性结肠炎,又不像克罗恩病的“二不像”炎症性肠病。

02
炎症性肠病为什么叫“绿色癌症”?


炎症性肠病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较高,在亚洲和北非的发病率较低,所以,也有人把炎症性肠病戏谑为是一种“富贵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经济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

在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克罗恩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18-35岁。和普通癌症一样,炎症性肠病的病程迁延且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过程漫长且治疗费用高昂,疾病无法彻底治愈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和普通癌症又不一样,炎症性肠病是一种良性疾病,只要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这种疾病的致死率是很低的。所以,正是具备了类似普通癌症的疾病特征,但病情又不如普通癌症那般凶险,于是炎症性肠病被很多公益组织称为——绿色癌症。

03
炎症性肠病是不是吃出来的?

老百姓常说“病从口入”,这是人们对于很多疾病发病原因的一种普遍认识,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那么,炎症性肠病会不会也是“病从口入”的呢?事实上,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目前认为炎症性肠病是基因、环境、免疫、肠道微生物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饮食只是其中之一,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饮食方式和饮食种类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是存在关联的。有研究显示,西方的饮食方式(精加工食物和快餐)可能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增高相关。也有研究发现,蔬菜水果(高纤维)的摄入可能降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风险,而某些脂类、红肉的摄入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03
炎症性肠病如何治疗?

虽然被称为“绿色癌症”,但炎症性肠病不像普通癌症那样需要放化疗,绝大多数患者也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目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主要有传统药物、生物制剂和新型小分子药物。

传统药物有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和传统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能改善症状,但不能终止黏膜下潜在的疾病进展。与传统药物相比,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能够有效控制肠道炎症病变,从根本上阻断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其疗效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和试验所证实,但昂贵的价格致使其暂时不能在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所以,炎症性肠病应该如何治疗?是手术还是吃药?吃药又该怎么吃?吃哪种?我们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切勿胡乱治疗,延误病情。




主管|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政治工作处

监制:韩英男

编审:冯   瑾

编辑马天峰

校对:王雯珏

素材:消化内科    夏  天

投稿邮箱:changhaiyuanbao@163.com


上海长海医院
提供患者移动服务于支付,包括导诊挂号、费用支付、就诊指引、报告查看、住院清单、就医反馈等闭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