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安排
时间:11.22-11.25日
DAY1/11月22日
太原集合
DAY2/11月23日/宿榆社
石佛寺、圆子山石窟、榆社化石博物馆
DAY3/11月24日/宿高平
南涅水石刻馆、羊头山石窟
DAY4/11月25日/晋城返程
鹿宿石堂沟石窟、高庙山石窟、碧落寺
注:
结束后送晋城高铁站,建议购买18:00以后的返程交通票。
行程介绍
石佛寺石窟
石佛寺石窟位于山西省左权县井沟村西南50米的山坡上。现存洞窟2个,造像700余尊。洞窟南北并列,坐西面东。北窟平面略呈方形,覆斗顶,宽3、进深2.4、高2.9米。窟门两侧各浮雕一金刚力士,高约1.2米。正壁(西壁)正中开龛,龛内雕凿坐佛1尊,高0.88米,略有风化。左右两壁正中亦各开一龛,龛内分别雕刻半跏趺坐思惟菩萨1尊和倚坐弥勒佛1尊,均高1.2米。在这三龛周围的窟壁上满刻菩萨、弟子、供养人像。窟顶正中饰莲花,此外还浮雕有飞天像2尊。
根据洞窟形制及窟内造像风格特征分析,北窟开凿年代为北魏末期至东魏时期,而南窟开凿年代为五代后晋时期,系仿北窟样式开凿而成。
圆子山石窟
圆子山石窟坐落在榆社县城西北约15公里的武源村西北。此处为一座低低的小山丘,山丘之西为武源河,河水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浊漳河。洞窟依山面水,开凿于小山丘西南崖面上,共有1个洞窟和6个摩崖小龛。
该组图片来源于 文博山西
榆社县化石博物馆石刻造像展厅
榆社佛教石刻造像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颗明珠,是名副其实的“早期佛教文化博览室”,更是佛教发展、传承的灿烂之地。
从两晋到南北朝时期,榆社历经两次佛教发展的高潮,先是后赵皇帝石勒,重用来自西域高僧佛图澄,拜其为师,广兴佛事,留存于榆社大量的石刻造像和佛教建筑、壁画、塔楼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向世人展示着特有的文化内涵。后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都城由平城迁都洛阳,榆社作为必经之路,政治经济密集往来而带来的佛教文化对沿途地域的影响,佛教文化十分兴盛。
目前在榆社发现的佛教遗存共86处,也是北方佛教石刻遗存数量最多的县份之一。散落在沟坡野岭的佛教石窟、石龛,以及琳琅满目的佛教石刻造像,成为“佛教文化博览室”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瑰宝。榆社也因此成为了研究中国佛教起源和石刻造像雕刻艺术的重要基地。
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石刻是因1957年在沁县南涅水村出土1126件窖藏石刻而得名,是山西省最早发现的一批关于佛教造像的窖藏石刻。
南涅水石刻雕刻年代历经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六朝520余年。时间跨度长,种类丰富,形制完备,内容庞杂,国内罕见。特别是塔型柱造像石,多以四面开龛的方块叠垒而成塔形,造像内容集中表现了佛国景象、佛陀故事、佛教人物、梵山圣水、人间百态及崇奉佛法的佛事活动等。造像的服饰华美飘逸,佛龛装饰繁缛富丽。柱枋阑额,飞檐翘脊,牡丹莲花,飞天流云;狮兽飞龙,百戏杂技和众生礼佛等造像设计考究、雕刻精美、意境高远又不乏生活气息。集中呈现了佛教造像从印度风、中亚风转向中国风的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特征,展现雕刻文化艺术的碰撞与融汇历程。
羊头山石窟
羊头山处于潞泽两地的交界处,而晋东南地区是维系两地的纽带,也是佛教石窟艺术南北传播的中转站。羊头山石窟位于大同云冈石窟与洛阳龙门石窟之间,接收了来自两京地区不同的造像风格,当地的民间匠人在继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造像模式,从中可以看到佛教东渐的痕迹。2006年5月,羊头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北齐、隋唐屡有建造。雕凿于大型的砂岩上,窟龛大小不一。石窟内龛面整齐,雕凿有佛、菩萨、天王、飞天等多种造像,类型齐全,形态各异。
鹿宿石堂沟石窟
2022年11月在高平发现由6座石窟组成的北魏至唐中期石窟群 。东西走向的丹朱岭是长治盆地与晋城盆地的天然分界线。这一区域恰是晋东南中古石刻文物集聚区,其中高平羊头山石窟最为著名。除此之外,还有高庙山石窟、石堂会石窟等石窟造像云集于此。而鹿宿佛堂沟石窟群涵盖从云冈石窟二期、三期至唐中期的艺术风格,堪称这一地区的石窟寺艺术宝库。
高庙山石窟
高庙山石窟位于高平市西南高庙山腰。,窟门两侧雕力士,窟内雕有佛、弟子、伎乐飞天、供养人等,窟顶为莲花藻井,四周伎乐飞天环绕,可与巩义石窟飞天媲美,窟内部分造像头部被砸、盗,其他尚存。窟外小龛基本为隋代和初唐的风格。因此处为质地细腻的石灰岩体,故窟内壁面所刻供养人及题记尚可辨认。
碧落寺石窟
碧落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2006年被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古泽州境内创建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大、声望最为显赫的寺院之一,位列泽州四大古寺之首,泽州古八景之一的“碧落卧云”就在这里。
碧落寺现存文物丰富,东院石窟是碧落寺现存遗迹中最具价值所在。有北齐石窟一座,唐代石窟两座,唐代及武周石龛十余处,明代古桥两座,北魏至民国历代摩崖题记、碑刻百余方。寺内最重要的文物、最美的工艺则为开凿于武平七年的石窟造像。
该组图片由来源/斯飞坐标小程序
主讲老师
王般般
巴基斯坦拉合尔教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佛教艺术史学者。研究方向为佛教美术图像学跨文化溯源。以丝绸之路地缘视角之下的历史发展为脉络,展开欧亚大陆希腊化后佛教元素的艺术体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