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最全道教美术史课程

文化   2024-10-21 22:06   北京  



道教美术史 

全网首次最全道教美术史课程




01

道教美术概论



20世纪以来,以敦煌代表的佛教美术已经被嵌入中国文化史的版图之中,但道教美术却相对不为世人所熟知。本次讲座将对此做一个大致的梳理,简要描述道教美术流变脉络,尤其是早期(汉唐)的发展线索,以作为这个系列讲座的引导篇。

主讲老师:李凇

李凇,本名李松,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道教美术史》(已出版第一卷),其日文版已于2022年在东京出版。其它著作有《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陕西佛教美术》等,论文集有《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神圣图像》、《图说新语》,主编有《道教美术新论》。



02

天书云篆:道教符箓的内秘世界



  • 符箓灵图的三大种类

  • 天书云篆的文化解读

  • 神符灵图的内在结构

  • 念咒画符的法术分析

  • 无所不能的神符形态

  • 金光一点即符窍玄关

  • 精神裂变的化身变神

  • 炼养治病的祝由符法

符箓是指道教的神符,法箓,念咒、掐诀、步罡等法术。在道教科仪斋醮、炼养修持中,随时随地都可见到符箓的应用。探究符箓的结构与理法,是进入道教内秘世界的重要途径。

主讲老师:李远国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哲学所副所长,研究领域广泛,成果显著,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关注。主要著作有《道教气功养生学》《中国道教气功养生大全》《道教与气功:中国养生思想史》(日文版)《道教养生学》(韩文版)《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与思想》《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四卷)等。



03

川渝唐宋道教石刻造像



世人皆知重庆大足宝顶和北山石刻,却对同时期的石门山、南山、舒成岩、石篆山的宋代道教造像知之不多,而四川丹棱、仁寿等地更早的唐代道教造像窟龛,就更被隐没在山林之中鲜为人知了。中国现知的道教美术遗存,早期(北朝)在长安关中地区,晚期(元以后)集中在山西等黄河流域,中期(唐宋)集中在川渝地区。李凇教授三十余年来多次实地考察,将这些道教石刻集于两个小时的PPT内,通过检巡这些深藏于偏僻乡野的第一手资料,揭示唐宋时期道教美术的光彩。

主讲老师:李凇

李凇,本名李松,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道教美术史》(已出版第一卷),其日文版已于2022年在东京出版。其它著作有《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陕西佛教美术》等,论文集有《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神圣图像》、《图说新语》,主编有《道教美术新论》。



04

道教美术与中外文化交流



众所周知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美术究竟纯然根植于中国本土艺术传统,还是受惠于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本讲座将聚焦于这一问题重新审视道教美术史,重点讨论中国道教美术中的文化输入因素,观察古人对外来艺术母题的选择、接受和改造。

主讲老师:张建宇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高级访学学者。研究领域:中国艺术史、丝绸之路中外艺术交流。曾获北京市第十二届、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



05

山西道教壁画概览



山西一省较系统地保存了元以降道教壁画的面貌。本节对山西道教壁画进行整体概说,并重点对7处壁画的内涵加以剖析。以永乐宫壁画,理解道教宫观壁画与斋醮仪式、全真教教派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洪洞明应王殿,讲述地方水资源利用与壁画内容的关系;以汾阳田村圣母庙为例,讲述后土神在民间信仰中的演变;以新绛稷益庙,理解明代藩王对神祠壁画的资助;以高平仙翁庙,展现洞天福地思想;以五龙圣母壁画的传播,展现明以降的山西移民史;以青龙寺水陆画,解答道教神融入佛教殿堂的契机。

主讲老师:孙博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北京大学艺术史博士,哈佛大学建筑与艺术史系访问学者,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专长于宋以降中国宗教美术研究,兼涉中外视觉文化交流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06

永乐宫与道教建筑艺术



广义的建筑,是环境景观、结构本体、附加装饰与附属陈设综合而成的“总体空间”。在道教建筑中,不同的媒介交相辉映,为信徒塑造了一个从现实世界走向理想世界的场所。山西省芮城永乐宫作为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道教宫观,其主要殿堂的本体结构、室内藻井天花,以及壁画艺术珍品,均幸存了始建时的大体面貌,这些要素共同形成了交互式的空间体验。

本次讲座以永乐宫为主要案例,试图讨论:

  • 道教经典中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样的?

  • 理想的道观应该具备何种特征?

  • 永乐宫营建的理想是怎样的,历史现实又是怎样的?

  • 今日的我们如何观看“总体空间”?

主讲老师:李路珂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中西方古代建筑理论经典文献的阐释与研究,综合结构、装饰、色彩诸方面,深入探讨中国建筑的空间与视觉设计思想。出版论著《〈营造法式〉彩画研究》;译著《帕拉第奥建筑四书》、《西方建筑的意义》;编著《北京古建筑地图》《湖南古建筑地图》《古都开封与杭州》以及学术论文多篇。



07

谁主沉浮——永乐宫壁画中的主神



永乐宫壁画作为元代道教艺术的巅峰之作,自上个世纪50年代被发现以来,一直备受世人瞩目。本次讲座将围绕永乐宫壁画的发现、搬迁及道教主神身份判定等问题展开,带领大家在领略三大殿壁画概貌的前提下,深入解读核心殿堂三清殿的八大主神构成,并通过永乐宫壁画,了解部分道教美术知识,如:

  • 何为朝元图?

  • 道教壁画常见布局,以及道教壁画基本研究方法等。

主讲老师:赵伟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中国宗教美术,主要致力于道教美术及寺观壁画研究。出版过专著两部,校注一部,论文数十篇,主持并参与各类科研课题八项。



08

永乐宫道教图像与斋醮礼仪



解读永乐宫三清殿为中心的道教图像,比较元代与宋代及明清道教神仙体系图像的异同。讨论八个问题:

  • 永乐宫三殿一门共有多少位神仙呢?

  • 永乐宫神仙图像如何分类与布局呢?

  • 道教斋醮科仪是什么?

  • 宋代与元代道教神仙体系在图像上区别大吗?

  • 元代与明清道教神仙体系在图像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道教斋醮科仪中奉请的神仙都有哪些?

  • 道教斋醮科仪与水陆法会是什么关系?

  • 道教神仙图像与水陆画是什么关系?

主讲老师:耿纪朋

博士,教授、一级艺术研究,湖北美术学院教师、中国民协非遗研究院院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兼职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宗教美术史、美术考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向研究。



09

吕洞宾图像与神仙信仰



吕洞宾的传说由来已久,宋元以来其事迹见诸于笔记小说。作为神仙在世间显迹的代表,常在都市街头假扮怪人或乞丐闲逛,并适时地在热闹的场所白日飞升,显现神迹。在元代被敕封为纯阳帝君,列全真五祖之一。永乐宫纯阳殿的元代壁画为我们观察全真教如何图绘祖师的圣迹,塑造其形象提供了契机。吕洞宾经历了一个从隐逸神仙到教派祖师的转变过程。本讲将围绕存世以吕洞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开,探寻吕洞宾图像的演变发展。

主讲老师:刘科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宗教美术。



10

东岳信仰与图像



上古时期,一块石头带动了对东岳泰山的信仰,这是怎样的缘起?秦朝一统天下后,重整山川祭祀,确定了初步的礼制规定,东岳正式列入国家祀典,主要体现在哪里?汉代,国家正式颁布诏令,规定了五岳祭祀规格、仪制,成为后世各朝沿用的典制。东岳作为华夏民族东方的信仰高地一直影响至今,图像作为信仰的显性载体是如何进行展示和体现?本次讲座将从文献、传说、现实、符号和图像的角度介绍东岳及其信仰。

主讲老师:高明

1971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宗教美术、遗址美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0项,获得省部级和市厅级科研奖励8项,出版著作和教材10部。



11

明清道教斋醮画



中国道教美术宝库中有一批道教斋醮仪式上使用的图像材料,那就是道教斋醮画,现存图像多为明清两代作品。这些宝贵的视觉文化遗存尚未得到重视与全面梳理。本讲座将从道教斋醮画的定义、现存状况、图像布置、宗教功用、内容题材、神祇谱系以及道教斋醮画与佛教水陆画的关系等多方面展开,向公众全面介绍、展示道教斋醮画的宗教内涵与视觉之美。

  • 何为道教斋醮画?

  • 目前所见明清道教斋醮画的分布。

  • 道教斋醮画是如何被布置使用的?

  • 道教斋醮画的内容题材都有哪些?

  • 道教斋醮画与佛教水陆画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与区别?

主讲老师:马梦莹

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现就职于广东省博物馆科研部。2019-2020美国乔治城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宗教美术史、画学文献。曾发表《“五通仙人”的真相:以河北毗卢寺壁画为中心》等论文,译有《中国绘画原理》(乔治·罗丽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



12

道教与文人绘画



  • 元代道教尊师黄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图》属于道教绘画吗?

  • 道教的审美趣味如何展现在文人的画笔下?

  • 文人绘画中有哪些道教因素?

  • 传统的绘画题材如何被赋予新意?有哪些著名的画作?

  • 随着宗教信仰的世俗化和儒、释、道的更深度融合,随着研习诗文书画成为道士们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道教信仰与文人画产生了双向渗透与扩展。这种融合到底是深化了还是弱化了道教的影响力?

  • 如何影响了绘画史的“宋元之变”?

本次讲座就这些议题展开探讨。

主讲老师:李凇

李凇,本名李松,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道教美术史》(已出版第一卷),其日文版已于2022年在东京出版。其它著作有《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陕西佛教美术》等,论文集有《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神圣图像》、《图说新语》,主编有《道教美术新论》。



13

沟通人神、隔绝人鬼

墓葬材料所见道教丧葬礼俗



道教是如何看待死亡和彼岸世界的,在丧葬问题上有哪些独特的观念,这些观念在墓葬中是如何实践的,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族群对这些观念的认可程度怎样,包括道教在内的若干不同知识体系的丧葬用品出现在同一墓葬中,反映了古人怎样的价值观,白彬教授将为您一一娓娓道来。

主讲老师:白彬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宗教(道教)考古、汉唐考古,先后在四川、重庆、河南、湖北、贵州主持近30个重要遗址、墓地的考古发掘,主持四川、重庆370多处佛道摩崖造像的考古调查,出版《中国道教考古》《中国考古文献学》等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考古简报80余篇。



14

道教书法



  • 道教书法何谓?

    如何分类与定义?

    定义三要素:谁书?如何书?书什么?

    内容关乎道教,形式源自书法,融合术用功能。

  • 道教书法何为?

    经典传播,仪轨所需,法术所用。

  • 道教书法何味?

    既有典范书写,也有变形处理,字与符箓,楷草间杂,识与不识,融为一炉。

余论:书家与道教的交集

以王羲之、宋徽宗、张雨等个案为例

主讲老师:杨频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国文促会中国书法教育团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论文曾获“第九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故宫博物院优秀学术论著奖等。



15

道教与神圣空间



钟灵毓秀的山岳、大川是华夏先民沟通天地的神圣空间。与其他宗教以百万人力构筑庞然的纪念建筑不同,道教继承、转化并发扬了这一特有的物质观念,将山水转化为“天然圣所”,以此构成天人合一的理想家园,并进而形成了“洞天福地”这一范畴多样、内涵丰富且遍及整个东亚世界的圣地系统。在本讲座中,我们将以道教“洞天福地”作为视角,探寻中国传统名山中的“天然圣所”:传统文人“美学”视角之外,是否还能从人类生命与自然万化关系的角度来探寻“山水”?在这样的山水场所中人与自然能有怎样的交流?那些巍峨的庙宇中是否也有“洞天福地”的山水元素?紫禁城内的乾隆花园又有那些隐藏的“天然圣所”?

主讲老师:陶金

建筑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宗教史学者。先后毕业于诺丁汉大学建筑学院、芝加哥大学神学院, 现就职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方向主要以宗教仪式为切入点理解身体、建筑、自然山水以及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付诸于建筑设计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之中。



16

海外中国道教美术史研究



道教美术史研究具体开始于2001年,即芝加哥大学举行首次大型道教美术展览并大国际研讨会。本科主要要介绍在西方对道教美术的研究过程和发展。

  • 西方最主要的研究者是谁?

  • 他们重要著作包括哪些?

  • 他们专业和注重的的题目是什么?

  • 他们对道教美术的定义和争论是什么?

  • 西方艺术史和理论对道教美术史有什么看法?

  • 最后我们要讨论西方道教美术史的前途,有没有,要发展往哪个方向? 

主讲老师:葛思康

博士是一位荷兰莱顿大学毕业的中国艺术史学者和汉学家,专业为道教美术史和中西文化交流。主要著作包括《朝元图:宋元道观壁画研究》并三十多篇文章。以往作为台北中研院、杭州浙江大学和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博士后,目前为德国埃尔朗根大学的高级研究员。 



团购优惠

原价498

限时3人拼团,优惠价格398元(16讲内容)

单节课程购买99元/节

线上视频直播,可长期回放




16讲专栏订阅通道




行谈
行谈是聚焦于文博、艺术史普及的知识付费平台,内容主要涉及东西方古代建筑、石窟寺、宗教艺术、古代书画、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博物馆文物展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