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引起的并发症非常要命
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冬春季节高发,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头痛、乏力和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较轻,部分高危人群可能会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以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医生特别提醒:患有心脏病和哮喘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流感后死亡风险会显著增加。
流感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肺炎、喉炎、心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脑膜炎、脑炎、脓毒性休克……并发哪一种,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而流感并发的肺炎,就是流感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5万——50万死亡。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全民易感。但某些特定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导致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5类“高危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1.小于5岁的孩子;
2.大于65岁的老人;
3.有基础疾病的人,比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4.肥胖者,体重指数BMI大于30;
5.怀孕中的女性。
不幸感染流感之后,高危人群更要及时地进行抗病毒治疗,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很容易发生流感并发症,在确诊或疑似流感时,不论基础疾病、流感疫苗的免疫状态及流感病情程度,都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在发病的48小时内开始治疗是最理想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无并发症,流感病情会自行好转,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医生提醒:出现这些症状拖不得
从流感治疗来看,一般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建议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如被诊断为流感,及早用抗病毒药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基础病的加重。
医生提醒,出现以下情况要赶紧就医:
1.感冒三天以上,吃了家常抗感冒药物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包括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
2.老人和孩子,出现高热、意识淡漠,精神萎靡,嗜睡、不愿进食等;
3.青壮年出现胸闷心慌气急、乏力尿少伴脸肿,需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等。
最有效的防护:接种疫苗
儿童、老人、孕妈、慢性病患者,应该首先考虑依靠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和降低并发症风险。
流感疫苗的效力通常持续不到1年,而且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会不同,所以建议每年都接种。
又因为疫苗接种后2——4周才能发挥保护作用,能尽快打上一针最好。
日常生活中也要记得:
1.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后更要记得洗手;
2.保持居住、办公、生活环境清洁和通风;
3.尽量少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4.戴口罩;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6.如果有不舒服的情况,赶紧休息,及早就医。
如有出行计划,途经流感高发地,更要做好防护。 (据“健康渑池”微信公众号)
责编:蔡仲鸣
合作热线:18639836009
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微信推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