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难找工作的一代年轻人,等了20年才等到不看学历的今天

民生   2024-10-14 10:00   日本  

都说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但在中日两国,这句话似乎正在失去其原有的效力。

在中国,即便寒窗苦读二十年,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在日本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即使不拥有高等学历,也能够轻松找到工作。

如果时间回到二十多年前,在日本街头随便询问一位年轻人,告诉他们即使只有高中文凭也能受到大公司的青睐,他们可能会认为你在进行传销活动。然而,如今这种情况却真实地在日本上演:高中生正受到众多企业的争相追捧。

在短短二十多年间,日本从重视学历转变为学历贬值,再到不再看重学历,究竟发生了怎的是什么变化?

曾经的“学历至上”观念已经成为历史。目前中国秋季招聘依然竞争激烈,而在邻近的日本,这个曾经被誉为“东亚内卷第一国”的地方,却开始淡化对学历的要求,抛开学历谈论工作的做法在日本成为了现实。

前不久正值高中毕业生求职季,从七月底至今,高中应届毕业生的求人倍率达到了二十五年来的新高,为2.87倍,这意味着每2.87个岗位只对应一名高中生。

更有媒体预测,至2025年,日本高中毕业生的求人倍率将达到3.7倍,甚至超过经济泡沫时期的水平。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日本企业感到压力山大,眼看抢不到应届毕业生,干脆直接将目光投向尚未毕业的高中生,赢得先机。

在日本岩手县,2091名高三学生计划毕业后直接工作,而不是继续深造,其中2083人已经收到了企业的录用通知,比例高达99.6%。读书是为了谋生,既然毕业后就能进入企业,边工作边继续学习,为何不呢?这是许多日本高中生的心声。

不仅是高中生,大学生也开始逐渐放弃继续深造的想法。日本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三个月前达到了98.1%,而现在2025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已有91.2%获得了录用通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6个百分点。不仅如此,有67.4%的学生获得了两家以上企业的录用通知。

这意味着,在距离明年毕业季还有大半年的时间里,许多日本大学生就已经手握多份工作邀约,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做出选择。在高就业率背景下,选择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大学生数量正在减少,近几年来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约为12%,而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则从最高的16.9%下降到了10%。

在中国,许多人追求的“宇宙尽头是考公”,在日本却遭遇冷遇。2024年日本国家公务员一般职位的申请人数仅为24240人,比去年减少了7.9%,创下了十二年来的新低。这一切或许是因为外部世界太过精彩,没有人愿意浪费宝贵的青春去做看似体面却收入微薄的工作。

十年前,日本的就业市场呈现出与今天完全不同的景象。回溯到九十年代初期,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日本人刚刚完成学业,满怀希望地期待着像前辈那样踏入职场,迎来泡沫经济的繁荣时期,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日本陷入了经济泡沫破灭后的危机(1993-2005)。紧接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再次重创了这个岛国,经济衰退加上劳动力过剩,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就业冰河期”。在此期间毕业的劳动力被称为“冰河世代”。

一份在就业冰河期毕业的女性大学生的简历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毕业后难以找到愿意提供正式雇用的企业,只能以合同工的身份开始第一份工作;两年后以临时工的身份换到另一家公司,好不容易历经坎坷转正,却因怀孕不得不休产假,还未休完假就遭遇全球经济危机被辞退,被迫成为“家庭主妇”,直至2014年重返社会,也只能从事兼职工作。

这份简历虽简短,却揭示了当时就业市场的动荡和艰辛,反映了大部分“冰河世代”的经历——他们是被时代遗忘的一群“无用之人”。当时,由于就业冰河期和第二次婴儿潮的影响,日本各地名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局面,投递上百份简历却未收到面试邀请的情况屡见不鲜。

许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成为了被家人供养的“啃老族”,仅在1997年至2003年间,这类群体的数量就从八万激增至四十万。而其他大学生为了保持“应届生”身份的优势,甚至主动选择延期毕业,在2010年的毕业生中,就有七分之一的人选择了延毕。即便如此,找到一份正式员工的工作仍十分困难,即便是作为临时工或兼职人员的工作也常常不稳定。

上世纪七十年代乃至十年前,日本企业普遍盛行加班文化,临时工们通过加班来争取转正的机会,工作时间往往延长到晚上九点以后,甚至到次日凌晨。因此,缺乏稳定工作的年轻人为了生存已经耗尽精力,更不用说结婚生子。

“不婚不育”的“单身寄生者”成为当时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的少子化问题,但同时也为下一代摆脱学历和加班的竞争埋下了伏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不生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日本产业复苏需要大量充满活力的毕业生为生产力注入新鲜血液。这时,劳动力供需关系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形势的变化,为了吸引“应届生”,纷纷采取降低学历门槛、提高起薪、延长带薪假期、完善培训体系以及提供灵活工作模式等措施,逐渐打破了日本长达三十年的学历内卷。

除了人口短缺外,IT和制造业等行业对实践技能的重视也成为企业不再过分关注学历的原因之一。一些日本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十分看重新一代“令和的金蛋”,认为这些年轻人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从小就熟悉智能设备,精通互联网,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此外,日本企业注重在职培训(On-the-Job Training),高中生毕业后直接工作可以积累更多的实际经验,这是蓝领工作的重要优势。

企业也放下了昔日的高姿态,承认“钱难赚,人难招”的现实,通过提高待遇或福利来吸引人才。据日本劳动行政研究所的数据,自今年四月起,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增长了3.1%,而高中毕业生的月薪增幅则达到了3.7%。

当前日本打工人的平均带薪假期(包括法定假日)增加到了三十三天,还有育儿假、生理假等多种带薪休假福利。不少员工在面试时也将休假天数作为考虑入职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日本企业根深蒂固的“论资排辈”文化也在逐渐消退,最年轻的管理者可以在二十岁时就获得管理资格,以能力替代学历和资历的趋势正在形成。

对于备受诟病的加班文化,日本政府早在2014年就开始推行一系列防止过劳死的措施来保障劳动者权益。2018年的新劳动法规定,企业员工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小时,每年不得超过三百六十小时,违反规定的公司将面临每人三十万日元的罚款。这些措施初见成效,近年来因过劳而导致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

根据Recruit Works Research Institute的调查,1999年至2004年毕业的员工在公司第一年的周加班时间为9.6小时,而2019年至2021年毕业的员工周加班时间则减少到了4.4小时。去年一家权威招聘机构计算得出,2023年四月至九月期间,全体员工的平均加班时间创下了自2014年统计以来的最低纪录。

从忽视学历到减少加班时间,谁能想到,日本人口的减少却带来了“人口红利”。正如作家麦家在其作品《人生海海》中所言:“在每个时代背景下,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故事,既是时代的裹挟,或许也是命运的安排。”这句话正是当今日本就业状况的真实写照。

在全球化逻辑深刻变化的背后,隐藏着无数复杂动向。


文章转自网络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公众号除注明原创外,其它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编本人观点,如有不实,给你造成了负面影响,请给我留言。



如何星标置顶

为了不错过小编发的资讯

大家动动小手指星标一下吧

这样就会在众多订阅号里第一眼看到我们啦

↓↓↓↓↓

東京国際旅行社
在日华人都在关注的企业级日本新媒体,365天不间断,分享日本的流行时尚,趣闻,新闻实事看点,用独特的视角带你了解真实的日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