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创三湘·先锋创客 | 这名90后女孩“跨界”种田,绿动乡村~

政务   2024-11-14 16:19   湖南  


在张家界市慈利县

有一名叫余海仙的90后女孩

她“跨界”种田

将一片片荒地变成了

肥沃的绿野良田

为不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2022年,余海仙萌生了要将农业干好的念头,完成父亲的梦想。


在父亲的支持下,余海仙成立了慈利县锦浚种养专业合作社,并流转了老家的田地进行改造。


经过造蓄水池、更新农机设备、改进种植方法等,一片片荒地变成了肥沃的绿野良田。现在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有47公顷,今年粮食总产量350多吨。


如今,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作业”的发展模式,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户稳定增收。





10月23日,在张家界市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三元村,秋风送爽,稻香四溢。余海仙正穿梭在田间,指导着村民们播种和移栽油菜,为来年的丰收播撒希望。这位34岁的90后女孩,大学毕业后曾在城市打拼,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跨界”种粮人。


“上周收割完水稻,稻谷已经颗粒归仓。”余海仙一边忙碌,一边介绍。三年前,这片如今生机勃勃的田野还是一片荒芜,沙砾遍布,连野草都难以生长。然而,在余海仙的精心打理下,这片土地已经焕发了新的生机。


余海仙的故事始于2022年。那时,她在广州的工作稳定,家乡店面的经营也颇有成效。然而,当她看到父亲年迈却依然辛苦地耕种水稻,收益却微乎其微时,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接过种粮的接力棒,将农业干好,完成父亲的梦想。


“我是农民的女儿,我知道土地的珍贵。”余海仙深情地说。在得知女儿的想法后,父亲虽然有些担忧,但还是默许了她的决定。于是,余海仙毅然成立了慈利县锦浚种养专业合作社,决心在家乡的田野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余海仙(右一)在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三元村种植基地检查稻谷生长情况。


她首先将目光投向了老家慈利县许家坊土家族乡大塘村的22公顷田地。这些田地由于地势陡峭、田埂高耸,加上自然灾害的损毁,种植起来异常费力。第一任种植大户因此严重亏损,最终弃田离去,田地逐渐荒废。然而,余海仙却看到了这里的潜力。她流转了这些田地,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整改。“开始谈不上种植,得先开荒。我们造蓄水池、接抽水泵,开沟挖池,又建了育秧流水线。”余海仙回忆道。她与村民们一起挥汗如雨,将一片片荒地变成了肥沃的绿野良田。


“这块地有多硬呢?一年用坏了3台耕田机。”在三元村流转的23公顷滩涂改造田上,余海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田地土质浅薄、水肥流失严重,机械作业不便,产量也极低。第一年,合作社就亏损了10多万元。然而,余海仙并没有气馁。她向县农机事务中心请教,更新了农机设备,改进了种植方法。她还特别注重对土壤的改良和养护,通过科学种植管理,严格控制肥料的使用,逐渐提高了土地的肥效和产量。


“我们花费了很多人力去捡石头,还是捡不尽。”余海仙感慨。然而,正是这份坚持和努力,让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如今,这片粮田已经进入丰产状态,总产量达到了150吨以上。

余海仙(右三)正在田间考察农机作业。


张先是金岩土家族乡三元村的一名“留守妇女”,丈夫在外地打工,女儿也在上大学,她平时依靠家里的几亩薄田维持生计。自从余海仙的合作社成立后,张先的生活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我现在就在合作社基地里管理灌溉系统、除除草,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赚3000多块钱。”张先说。她感激余海仙为她提供了这个工作机会,让她能够在家门口就业,也不那么辛苦。


余海仙的合作社为不少像张先这样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包括种植、施肥、灌溉、飞防、收割等各个环节的劳动力。今年,慈利县有多个合作社面临收割机不足的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后,余海仙的合作社主动伸出援手,为其他合作社提供了机插秧服务120公顷,确保了稻谷及时收割和入库。


作为一名“跨界”种田的90后女孩,余海仙深知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她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进无人机植保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2023年,通过县里推荐,余海仙参加了由农业农村部举办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培训。在培训期间,她接触到了最新的农业科技、种养殖业知识以及现代农业先进管理经验。


“现在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有47公顷,今年粮食总产量350多吨,正准备建立仓储基地。”谈到往后的发展,余海仙十分自信。她表示将继续引领合作社通过“基地+农户+农业作业”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稳定增收,辐射带动脱贫户及周边农户发展粮食生产。她还计划注册商标,打造合作社专业品牌,实现种植、生产、包装、销售一体化运作。她还积极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聘请了湖南农科院专家作为合作社的技术顾问,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


“今年我们试种了中药材、紫色有机土豆,明年还会种有机花生。”余海仙兴奋地说。她希望通过引入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巩固拓展扶贫成果。她还计划继续扩大合作社规模,吸纳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共同致富。



职创三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创业是带动就业的“强引擎”。近年来,省总工会立足职能职责,推进湖南工匠学院建设,搭建职工创新创业平台;深化“百万职工劳动竞赛”和“百万职工技能比武” 活动,提升职工创新创业能力;精准对接职工创新创业需求;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浓厚职工创新创业氛围,把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创新创造潜力不断激发出来。


为此,湘工e家特别开设专栏“职创三湘·匠人创客”、“职创三湘·银发创客”和“职创三湘·先锋创客”,分别聚焦劳模、工匠、职工和退休人才创新创业,见微知著,听三湘职创故事,赏创新创业风采!



更多链接

职创三湘·匠人创客 | 省劳模唐少锋:在创业路上披荆斩棘

职创三湘·匠人创客|湖湘工匠陈丁:追光而行,带动更多残友就业创业

职创三湘·匠人创客|省劳模周祖辉:为湘西好物插上电商“翅膀”

职创三湘·匠人创客|湖湘工匠胡杨:方寸之间铭刻非遗技艺,文旅融合助推产业发展

职创三湘 · 先锋创客|唐志颖:从“自创”到“众创”,做创业者背后的助力者

职创三湘·先锋创客|黄易葳:海归青年跨行做“精英陪护”

职创三湘·先锋创客 | 提供职业培训、开设励志课程、辅助就业……她携手残障人士一起“追光”

职创三湘 · 银发创客|长者朱大可:从建筑小工到“小巨人”企业掌门人

职创三湘·银发创客|省劳模杨意红:耄耋之年再出发!“辣椒大王”创新记
职创三湘·银发创客|何清华:五旬白手起家,他从造挖掘机到做飞机……
职创三湘·银发创客|娄底市劳模吴述桃:做平凡劳动者的圆梦人,带动1万多人就业创业
职创三湘·银发创客|刘友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牙
职创三湘·银发创客 | 让野生芦菇“安家”智能化工厂,他带动约2万名群众创业就业……
职创三湘·先锋创客 | 她在服装界里闯“江湖”,产品热销国内外,带动400余人稳定就业!
职创三湘·先锋创客 | 近视2000度,种粮能手以科技为眼,照亮乡亲致富路……
职创三湘·匠人创客 | 箩筐、簸箕、米筛……他将微型农器搬进直播间,开辟竹编工艺新天地!
职创三湘·银发创客 | 提供定制化、个性化培训服务,带动近3000人就业……退休后的她,“掌舵”职业培训
职创三湘·先锋创客 | “90后”海归回湘卖茶油,带动村民增收
职创三湘·先锋创客 | 以技能为翼,她走进田间地头,免费培训,带领更多女性走出大山……
职创三湘·匠人创客 | 他以医者仁心俯身为民,创办的这家民营医院备受患者信任……
职创三湘·匠人创客 | 他的返乡创业路“橙”意满满,带领乡亲共结“黄金果”……





来源:湖南省总工会融媒体中心              

作者:湖南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余莎 通讯员 黄岳云

编辑:尹燕 美编:肖佳

审核:曾颖


湘工e家
发布湖南工会新闻、工会活动,为全省工会会员提供普惠服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