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全市博物馆推出了春节特色系列展览。京华丹心特别策划【春节看新展】专题栏目,使大家在年味十足的展览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祥龙乘势去,灵蛇纳福来。2025年恰逢中国传统农历乙巳蛇年。蛇文化源远流长,从图腾崇拜、神话传说、艺术形象,再到市井百姓的生肖象征,蛇文化承载着多重意蕴,内涵愈加丰富。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精选92套与蛇关系密切的邮资票品,邀您共赏方寸间的蛇文化,开启乙巳年生肖文化探秘之旅。
此次线上展览分为自然之灵、文化之美、生肖之趣三个部分,通过丰富的藏品,娓娓讲述蛇文化承载着的多重文化意蕴。
第一部分 自然之灵
蛇,是蛇目爬行类动物的总称,起源于1.2亿年前的早白垩纪。蛇类的物种多样性丰富,目前全球共有蛇类4000余种,分别隶属于35科700余属。蛇类的分布范围极广,除南极洲外的其他大陆与海洋均有分布。
第二部分 文化之美
在中外神话中,蛇的形象丰富多样,或是创世祖神,开启华夏文明;或是保护神,寓意治愈伤病,掌握生死转换的超凡智慧;又或是狡點的诱惑者,致人类背负原罪。蛇的灵动身影无尽神秘,承载着古人对起源、生死、宗教等未知领域的诠释和想象。
白蛇传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始于唐五代时期,基本成型于南宋,至迟到元代已被文人编成杂剧和话本。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该传说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文本。明清以降,民间的口头文学与各类俗文艺的改编、搬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白蛇传最终成为故事、歌谣、小说、演义、话本、戏曲、弹词,以及电影、电视、动漫、舞蹈、连环画等各种文艺形式的经典题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部分 生肖之趣
T.133《己巳年》 1989.1.5
2001-2《辛巳年》2001.1.5
2013-1《癸巳年》 2013.1.5
2025-1《乙巳年》2025.1.5
1989年中国邮政发行《己巳年》邮票以来,至今已发行了4轮生肖蛇邮票。首轮蛇票造型灵动,民俗味浓;第二轮双枚成套,图文联璧,传统书体与民俗工艺相映;第三轮设计风格现代,色彩明快,版张形式灵活;第四轮回归双枚,凸显“合家欢”温情。
中国香港《岁次乙巳》 2025.1.5
中国澳门《2025年蛇年》 2025.1.5
线上展还展出了中国香港邮政、中国澳门邮电发行的蛇年生肖邮票。
还有众多国家和地区发行的蛇生肖邮票各具特色,融入不同设计元素,彰显不同文化对生肖蛇的独特诠释。观众可长按识别下面海报中的二维码,欣赏本次展览的全部藏品。
来源:“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