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前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仅86字,却说透一生,值得一看!
文化
2024-11-27 21:13
江苏
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誉为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他的智慧不仅在战场上,在教育孩子方面也能完胜数人。《诫子书》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也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走至人生尽头,最后的叮咛,语重心长,“静”重复出现了三次。在诸葛亮看来,做人也好,做学问也罢,首先得保持一份宁静淡然的心境。修行一生,筹谋一世,他最大的感悟或许可浓缩成一个字:诸葛亮出生在山东琅琊一个名门望族,可他3岁丧母,8岁丧父,从此跟随叔叔生活。17岁那年,叔叔也去世了。之后他搬到湖北一个叫隆中的小山村,他一边种地养活自己和姐弟,一边坚持读书,学习圣贤之道。这十年,他以静以修身,博观厚积,砥砺深耕,年复一年,为日后终将到来机会做准备。从此,诸葛亮将积蓄的能力全都用在匡扶大业上,缔造出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一个又一个神话。诸葛亮一生节俭,在《自表后主》一文中自述家产时写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人在贫穷之时能保持节俭或许平常,而富贵之后还能继续坚守节俭,便是一种高尚。这也是为何喜欢以成败论英雄的国人,会将诸葛亮捧向神坛的重要原因。自古以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幼年时期的诸葛亮从不像一般的学生那样死记硬背,而是观其大略,记其精粹。他更是在夜深人静时如饥似渴的拜读诸子百家,到了晚年仍不忘读书学习。一个人无论到了什么样的年纪,都要保持不断学习的能力。在经年累月的学习中,我们终将与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诸葛亮告诫儿子,做人呢,要戒骄戒躁,切勿放纵任性、懒散怠慢。过度放纵或过于懒散之人,难以振奋精神,更无须谈何以成功;
剑走偏锋、心气浮躁之人,容易迷失自我,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诸葛亮小时候生活在岘山脚下,这里青山绿水,风景怡人。他却从不放纵自己,耽于玩乐,自觉开启闻鸡起舞、寒窗苦读的求学生涯。他天资聪颖,但不因此偷懒骄躁,反而比别人更加勤奋好学。泰戈尔曾说:“伟人多谦虚,小人多骄傲。太阳穿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子。”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戒骄戒躁,坚定心中的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告诫子孙不要蹉跎岁月,虚度年华,否则会老大徒伤悲,后悔莫及。古时无钟表,诸葛亮的先生司马徽就训练了一只公鸡,按时鸣叫,定点喂食,用于记时!诸葛亮为了延长学习时间,在裤子上缝了个口袋装小米,每日晌午便悄悄在窗外撒一把。渐渐的,授课时间虽延长,司马徽也发现了公鸡不报时的现象。而老先生不仅没生气,反而被小小少年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动,主动为他补课修习。也许就是从“喂鸡求学”的那一刻开始,注定了诸葛亮这个名字会永留史册。不论你如今是什么年纪,把握当下,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才能不枉此生。诸葛亮培养出的不仅是一个文武兼备的诸葛瞻,也成就了诸葛家族满门英杰,世代忠烈。一篇《诫子书》,仅86字,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将养性修身的道理说到极致,值得我们所有人一生去学!愿你我以此为榜样,宁静、致远、戒躁、惜时,与君共勉。2、本平台旨在传播好内容,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正成长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