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门头沟”机关党建品牌:用好助残“红手杖”

民生   2025-01-15 16:00   北京  
点击上方 北京残联 订阅我吧
2021年以来,门头沟区直机关工委持续开展“红色门头沟”机关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与各项重点任务深度融合。

“红手杖”党建品牌标识

门头沟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立足地区残疾人对美好生活需求和服务保障工作难点,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管理”残疾人的职能,积极打造“红手杖”机关党建实践品牌,依托红色手杖,撑起绿色屏障,构筑金色生活,支起残疾人应保尽保的坚强后盾。
党建品牌标识中,“门”字框架表明门头沟残联工作,中间部分为残联标识,右上是人弯腰的形象,寓意残联党员志愿服务队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左侧红手杖寓意助力残疾人凭借红色手杖,走向丰富多彩的希望之门。




红色引领勇担当

2024年9月29日,门头沟区残联举办“同心永向党 奋进谱华章”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

强化组织引领,完善机制运行。发挥组织引领作用,激发党员干部责任担当,精心打造“党建+扶残服务”“1+N”扶残帮扶机制,将党建品牌创建融入日常。建立“组织率先吹哨、党员率先报到”的“双先”工作法,把“三会一课”开到一线阵地。在地区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中,27名党员干部踊跃下沉受灾镇街、社区,进行抗洪抢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结合第三方问需调查、接诉即办反映的集中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残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红手杖”志愿服务平台,组织党员、“红青年”深入社区(村),为困难残疾人开展上门服务140余人次。
强化干部素养,提升服务质效。通过推动党建与残疾人工作深度融合,党员干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人人负责任、个个争先进、事事有实效的良好工作局面。聚焦“七有”“五性”,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残疾人服务保障全过程各方面。针对卧床不起、出行困难的残疾人,与属地镇街残联紧密配合,开展“上门评残”“上门助浴”等工作,畅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在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项目中,累计改造公共卫生间51个、公共停车场34个、应急避难场所4个。2022年门头沟区残联温馨家园被评为北京市喜迎二十大服务典型案例。




绿色服务解民忧

门头沟区残联举办残疾人诗朗诵专题培训活动

残疾人就业帮扶更加多元。立足《北京市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十大行动、三十项任务,对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进行全链条梳理,以三个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抓纲带目,建立起以“两个需求(用人需求、就业需求)、三个体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创业支持帮扶体系、社会宣传动员体系)、四类平台(供需对接平台、大学生就业平台、农村拓岗平台、就业宣传平台)”为总体框架的工作模式,为残疾人就业工作“提质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三年内聘用残疾人的门头沟区内机关、事业单位新增合同制用工18人,门头沟区属国有企业招录残疾人40人,门头沟外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安置残疾人就业290人。据“残疾人服务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辖区残疾人满意度从2021年度的75.79%攀升至2023年度的97.12%,增长约21个百分点。
残疾人康复服务更加精准。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广泛覆盖。累计为有需求残疾人开展“线上+线下”评估、辅助器具、辅助器具发放服务。发挥门头沟区级家庭康复培训学校示范作用,以“家校合作”康复训练模式,深入一线开展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为辖区1015名残疾人及其家属提供家庭康复培训服务3045人次。累计为170名残疾儿童发放儿童康复补贴,为2257名成年残疾人发放成人康复补贴。保障困难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不间断,18458名有意愿残疾人完成签约。开展残疾人心理咨询服务32场次,累计服务残疾人及家属1030人次。
残疾人民生保障更加完善。抓实抓细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各项政策,兜牢兜住民生底线。两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家庭。成为全市第一批试点助浴服务区县之一,为301名肢体重度残疾人提供2450人次助浴服务。常态化组织残疾人开展书法绘画、旱地冰壶、围棋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28场次,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金色布局促发展

门头沟区残联在绿海运动公园开展“有爱无碍 健康同行”重阳健康徒步行活动

无障碍建设系统化水平明显提升。发挥无障碍建设“点与面”的联动作用,将无障碍理念全面融入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进程中。结合灾后恢复重建,提升安全韧性。打造复杂山地条件下立体布局无障碍坡道系统,将“全龄友好无障碍”理念融入沿河口村异地安置项目,提高村民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项目被央视《新闻联播》《开讲了》栏目报道。结合诗情画意门头沟,推动“小院”深度无障碍。制定《门头沟小院(民宿)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导意见》,助力建设“诗情画意门头沟”,以清水镇瓦窑村为试点,根据不同的沟域特点、文化风貌打造差异化的“特色无障碍小院”。建成北京首个“无障碍大综窗”。门头沟区政务服务大厅建立无障碍综合服务窗口、招录手语专业人员、设置无障碍等候区和无障碍卫生间等,使特殊群体全程享受“专区专窗专人专办”暖心服务,实现了政务服务领域“视听零距离,服务无障碍”。
温馨家园平台效能持续提升。深入推进“区+镇街+社区(村)”级温馨家园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温馨家园管理服务模式,以“流动温馨家园”“走街串巷办实事”等为重点,为残疾人提供更为便捷的上门服务。建立温馨家园“月度工作指引机制”,由门头沟区级温馨家园指导镇街级温馨家园、社区(村)级温馨家园,对照任务清单开展精准服务,着力把温馨家园建设成为残疾人身边的“小残联”。将传统“线下”服务方式与“线上”服务模式相结合,利用网络媒体资源,通过直播平台、微信群等途径,开展康复服务、文体活动、就业培训、知识普及、入户访视等相关服务。

来源:《前线》客户端,由门头沟区直机关工委、门头沟区残联党组供稿

往期推荐

01

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来啦!周三、周五都有→

02

居家康复训练“秘籍”更新!快来查收→

03

“无障碍春晚”来了!今年央视春晚将首次推出无障碍转播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北京残联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