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放寒假,100万大学生返乡后的广州,即便是周六日,人也没有前两个月那么多了。
今天天气很冷,我骑着电动车来回公司,吹的头好痛。
看了一眼几个项目的营业额:
驾校3单,定居广州的大学生。
婚介12单,脱单牵线的用户。
眼镜和服装的生意,倒是挺好的。
商业,0单。不过今天的主题是小红书引流,大家聊的很嗨。
另外还有校园私域项目,增长0。
今天听师弟们分享关于小红书的打法,我挺兴奋的。
的的确确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不过聊着聊着,又发现大家目前正在做的项目,基本都是“阶段性赚钱”。
一年也就3~4个月旺季是赚钱的,淡季基本都是白打工。
我简单分享了杰斯塔的模式:3~4个项目,塞满一年的12个月。
驾校2~3月、9~10月,开学季。
婚介11~2月、5~8月,节日点多的时段。
眼镜,好像全年都可以做。
服装10~2月,天冷的时候。
这个模式,需要很强的资金流和稳定的用户增长。
所以我建议大家做1+1+1就好。
“主业”,作为明线,赚生活费。
“复制”,提炼在主业项目执行中的优势技能,作为培训课件,指导其他行业。
例如,今天分享小红书引流的师弟,就可以跟我们合作,在小红书打粉,我们付费。
“投资”,作为暗线,整合资源、投资产业相关项目,侧重关注小店、微小企业。
在广州,赚钱真的越来越难了。
前期投资,中期运营、管理,后期规范化、裂变……一套组合拳下来,发现还不如夫妻店赚钱。
2025想赚更多钱,就不能按照以前的逻辑。
自己的卖点在哪里?
利润的增长点在哪里?
可复制、可控增长在哪里?
可持续、可复购的盈利点在哪里?
……
2025,祝愿所有的努力,都能拿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