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兰溪籍教育家王琳(1904-1991)诞辰120周年。
说起王琳,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但陶行知大家应该都知道,而王琳正是陶行知的得意兰溪门生。王琳还是陶行知最为得力的助手,参与创办过许多师范学校。
上世纪二十年代,从国外学成归来的陶行知看到中华民族正处在积弱积贫困境,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病根,乃在教育,教育改造是中国社会改造最为有效之道。”那时候,中国有两亿文盲,其中7000万乡村儿童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他振聋发聩地说:“这个国家以农立国,人们十之八九生活在乡下,所以中国的教育,就是到农村去的教育,到乡下去的教育。因为农村如果没有改观,国家就没有希望。”
1926年,陶行知放弃了国立东南大学的高薪聘请,振臂高呼“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要在南京晓庄创办全国第一所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并登报征集首批学生。
此时,23岁的王琳正在上海暨南大学就读,对未来充满着激情与梦想。他在报纸上看到陶先生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文章后,赶忙写信表达自己的向往之心,表示“愿舍身从事”。而他的老师、蒋畈育才学园创始人曹梦岐也托自己的儿子、著名战地记者曹聚仁向陶先生写信推荐了他,希望他学成后归来对学校进行改造提升,并创办初中、高中,乃至大学。
王琳是兰溪市梅江镇塔山脚村人,祖上都是农民,没有受过教育,他对教育的感知完全是受曹梦岐的影响。1902年,曹梦岐在兰溪蒋畈村创办了一所新式教育学校——育才学园,王琳在这里接受了新式教育。育才学园毕业后,王琳考入了浙江省立杭州第一中学,后又考入了上海暨南大学。当他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中国乡村教育”的号召时,方觉空中的一缕曙光,毅然决然地投奔而去。
陶行知接到王琳的来信,差不多已经快要过年了,他自称这封来信“是这次过年最好的礼物,我读这封信比小孩子吃年糕还快乐”,并表示“你愿意舍身从事适合于农村生活的教育,我们是十二分的欢迎,我们可共同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为中国教育探获生路”。
1927年3月,王琳由上海暨南大学转入南京晓庄师范学校,追随陶先生从事教育事业。因为天资聪慧,加上勤学苦读,王琳最终成为陶先生的得力助手,此后为全国乡村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陶行知为学校取名为“晓庄”,寓有“为教育寻觅曙光”之意。1927年3月15日,晓庄师范举行开学典礼,陶行知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系统阐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理论。王琳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在陶行知的身上看到了曹梦岐的影子,发现他们有许多相似点,却又有许多不同点。他说:“曹梦岐先生是乡村生长、带泥土气息的陶行知,陶行知先生呢,是漂洋过海、吃过洋面包的曹梦岐,着眼乡村文化,注重生活教育,行而后知,实践躬行,都是相同的。”
1929年,曹梦岐先生病逝,创办中学的事便耽搁了下来。原本要学成回乡的王琳也因曹梦岐的去世而发生改变。他把眼光放到了更远的地方,追随陶行知奔波于全国各地的乡村教育新事业。而蒋畈的育才学园,也在随之而来的抗日战争中被炸毁,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经曹聚仁兄弟几个的奔波,才又重新复建,而且比之前更大。1947年,育才初中在育才小学的基础上扩建而成,这才了了老校长曹聚仁创办中学的梦想。当时,王琳正在筹建处州师范,任普师部主任兼训导主任,无法回到蒋畈,于是只兼了育才初中的一名董事。
可以说,陶行知与曹梦岐两位先生的言传身教,影响了王琳的一生。他自从踏入晓庄师范学校那天起,就给自己剃了个光头,认为每天要洗头梳发太过浪费时间,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投身教育事业上。他信守与先生一起“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的诺言,从无到有,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尽其全力,穷其一生,直至灯枯油尽。
育才学园
1928年4月,陶行知先生接受浙江省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邀请和委托,来浙江创办“湘湖师范”。筹备期间,王琳随陶行知经常奔波于南京与杭州湘湖两地间,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同年10月1日,湘湖师范正式开课,王琳任社会改造部主任,负责小学辅导、民众教育、乡村自治和宣传工作,同时兼任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执行委员。在建校初期,王琳积极贯彻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为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在湘湖实践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此后,在1932年至1948年间,王琳先后在广东省龙川、安徽省蚌埠、江苏省昆山徐公桥实验区及浙江省庆元、临海、温岭、云和、处州、乐清师范等学校任职。每到一地,他都是白手起家,荜路蓝缕,克服种种困难,为当地的新式教育开天辟地。
1941年7月,应乐清县长李乃常的邀请,王琳任乐清县政府教育科长,负责筹建乐清县立简易师范,并兼任师范学校校长。创办之初,没场地、没经费,王琳学习当年曹梦岐先生借寺庙办学的经验,提出要在城东东岳庙办学。当时,庙里还有不少泥菩萨,无人敢抬。王琳亲自抬走泥菩萨,整理出教室空间,开辟活动场地。他在学校经费开支方面力求节约,并带头节衣缩食,甚至连写过的信封也翻个面用来写字打草稿,纸篓里学生写过的纸也捡回来给自己再用。王琳认为,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他虽为一校之长,但仍从事课程教学,而且非常认真,早餐、自修也必亲自到教室点名,和学生一起看书,督促学生温习,并当面指导。其在乐清师范的勤俭办学之风,与曹梦岐创办育才学园、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办学,王琳还筹建了陶行知纪念馆,并在文革期间挺身保护了陶行知纪念馆的全部资料。他还热情支持、参与了陶行知纪念馆恢复和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的成立。在八十岁高龄时,他还与陶研会同仁筹办南京育才大学,为改革开放培养人才发挥余热。1991年11月13日,王琳在南京无疾而终,享年87岁。
王琳启蒙于曹梦岐,受教于陶行知,也是两位先师精神的最好传承人。他的一生,正如当初给陶行知的信中所承诺的那样——舍身从事教育,为中国乡村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师资,作出了巨大贡献。
清兰访谈“1+1”活动⑬丨兰溪推进清廉医保建设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