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小雪

政务   2024-11-22 19:04   内蒙古  


     小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节气。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的节气。从中医角度来讲,此时身体内循环正处于阴盛阳衰的阶段,养生上极有讲究。小雪养生重点为补肾,藏精。藏的意义,是让身体精气不要过度消耗,为来年养精蓄锐。故中医讲“冬不藏精,春必病温”。《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此谓闭藏。……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一个字总结小雪养生的重点就是:藏。藏好肾中的精气;调养“养藏”阳气。

药膳调摄

     冬天是进补的季节,而过食油腻之物往往又会产生内热,出现痤疮、烦躁、便秘等症状,辛辣食物又可加重内热,稍不注意容易导致感冒的发生。因此饮食要合理,可以采用食疗方法,如每天喝梨水可以防止天气干燥所致的口干、咽干,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煮萝卜水,以白萝卜为好,有理气健脾、清热利尿的作用,也可以促消化、防流感。

     1.壹粒子猪尾巴汤

     材料:栗子150克,猪尾巴或猪尾龙骨300克。

     做法:将猪尾巴或猪尾龙骨洗净出水后,和栗子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有补肾强筋,益气健脾的作用,对腰膝酸软、腿脚无力、筋骨疼痛、夜尿多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2.贰羊肉萝卜汤

    材料:羊肉500克(切块),萝卜500克(切块),草果2个(去皮),甘草3克,生姜5片,盐适量。

     做法:将上述材料同放锅内煮汤,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

     功效:有补中健胃,益肾壮阳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腰痛怕冷、食欲不振等症。

     3.叁芪枣羊骨粥

     材料:羊骨1000克左右,黄芪3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羊骨打碎与黄芪、大枣入砂锅,加水煎汤,然后取汁代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调味,稍煮即可。温热空腹食用,10~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强筋,健脾益气。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等功效。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效。羊骨性味甘温,有补肾、强筋的作用。体虚乏力、虚劳羸瘦、腰膝无力、筋骨挛痛、久泻、久痢者适宜服用此粥。

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预防感冒。
药物组成:防风、荆芥、吴茱萸等。
敷贴方法:局部皮肤消毒,每次选取4-6穴位,贴敷2-4小时。
注意事项:孕妇、1岁以下幼儿,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部位皮肤有破损者、有皮肤过敏者慎用。
小儿推拿

小雪过后,气温明显降低,孩子容易感冒、发烧、咳嗽,这些症状多与受寒有关。即便没有明显的感冒症状,孩子在冬天受的寒气也会藏于肌肤,到来年春天变成温病。因此,做好冬季的养生保健非常必要。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简单易学的养生保健方法——小儿节气推拿,学会了在家就能为孩子推拿。

     1.捏脊

     定位:预防感冒。

     操作:让宝宝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这样就完成了一遍捏脊。为加强疗效,可捻3次,加重挟提力量,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捏三提一。

     功效: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感冒、发烧等症状。

     2.清肺经

     定位: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先用左手握住儿童左手,使其手掌向上,然后用拇指指腹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螺纹面,次数在300次左右。

     功效: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喘、自汗等。

     3.补肾经

     定位:小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先用左手握住儿童左手,使其手掌向上,再以右手拇指旋推,次数在300次左右。

功效:补肾益脑,助生长发育,强筋健骨。主要用于治疗先天不足,久病体虚,多尿、遗尿等。

     4.揉涌泉

     定位: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指端或螺纹面揉50~100次。

功效:引火归元,滋阴清热。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阴虚内热等。

护膝叩齿

每日晨起后(3-7点),左手用力按住膝盖,右手挽住左肘向右方用力拉动,接着换右手按膝,左手挽肘向左方用力拉动,反复各做3~5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9次。
抱膝通络

端坐于椅子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度角,躯干伸直,全身放松,下颌向内微收。全身放松,呼吸均匀,右脚踏在地面上不动,抬起左膝,两手抱在左小腿下部,用力向腹部靠拢,做36次,然后再左脚踏在地面上不动,抬起右膝,两手抱在右小腿下部,用力向腹部靠拢,做36次。可使下肢气血流畅,经络疏通。
揉按太溪

     太溪穴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意思是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如果肾水充盈,精之充足,肾的“原阳”或者说“真水”才会发挥其作用,温润营养我们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21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勤脱勤着

     “若要安逸,勤脱勤着”,小雪节气要做到衣服酌情增减、随增随减,在温暖的室内不要捂得太严,以温暖不出汗为好,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一冷一热。

重点护住这4处。

     1.防脚寒:睡觉前泡个脚,可使下肢血管扩张、头部相应缺血,能够帮助睡眠。

     2.防头冷: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风寒,所以一定要戴帽子。

     3.护胸背:前胸和后背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之所在,此处受寒,容易诱发冠心病。

     4.护腰腹: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因此,冬日养生,要护好肾脏所在的腰腹。

END




供稿:医政股

责编:谷沙沙

一审:李小东

二审:岳鹏飞

健康九原
发布卫健政务信息、动态信息、办事指南,宣传政策法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等知识,接受政策咨询、相关业务信息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