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防治技术 | 瓦斯防治多角度剖析,2024上半年板块收官总结

文摘   2024-07-10 22:00   重庆  

导语


2024 年 1 月 24 日, 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 774 号国务院令,公布《煤矿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 2024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条例》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煤矿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的政治要求。《条例》第十二条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煤矿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提升煤矿智能化开采水平,推进煤矿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条例》的施行势必将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的加快提升,从而保障我国煤炭主体能源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4年上半年,“瓦斯10点“瓦斯防治技术板块围绕矿山安全生产建设要求,坚持瓦斯防治技术源于现场,用于现场,共推送瓦斯防治应用案例10篇,瓦斯预警及智能化技术7篇,板块累计阅读量突破35000次。接下来,让我们带着2024上半年的成果,回首并展望瓦斯防治技术的发展之路吧!

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

1

煤炭资源综合勘查与地质保障体系不断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煤田地质勘查模式日趋成熟,目前已进入“地震主导,多手段配合,综合勘探”的全数字化新阶段,高分辨率全数字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构造探测精度,四维地震也开始进入试验、示范阶段。随钻探测的地层识别精度达到 0.3 米;以定向长钻孔和钻孔物探仪相结合的随掘超前探测技术已发展成熟 ;随采地震探测较传统探测方法,不仅探测精度和数据信息量显著提升,而且省去了大量凿岩爆破的工作量。三维透明地质建模已开始从地质信息静态建模,朝融合工程信息的动态建模方向发展。总体而言,随着煤炭工业发展的阶段不同,煤炭地质保障体系的目标和配套技术也跟随着不断发展和丰富。









图1 煤矿瓦斯抽采智能管控平台

2

智能开采技术与装备不断实现新突破

自 2014 年黄陵一号煤矿试验成功首个无人开采智能化工作面以来,我国目前已有近 2 000 个采煤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开采,部分煤矿 实现单井年产量突破 2500 万吨(见图 1)。世界首个10 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 2023 年在曹家滩煤矿建成,全新设计的智能化综采装备,创造了“装机功率、装备总重量、一次采全高 10 米、单面年产能突破2000 万吨”等 4 项世界第一 ;小保当煤矿成功打造了我国第一个中厚煤层 450 米智能化超长工作面,日产煤量最高达到 4.6 万吨 ;创新研发了薄煤层刨煤机无人化开采技术,实现了 0.8 ~ 2.0 米薄煤层工作面自动化安全高效开采;“煤海蛟龙”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创造了简单煤层条件下煤巷掘进月进尺3088 米的世界纪录(见图 2);攻克了多项盾构机核心技术难题,打破了曾经完全依赖进口的窘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 65%。

图2 黄陵无人开采工作面远程控制界面

图3 “煤海蛟龙”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

3

大批智能化装备成功完成研制与应用

为满足煤矿智能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基于“模型驱动”的模式开发了仅需低代码即可实现业务应用的智能煤矿工业物联网平台。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标校周期长,维护量小的激光甲烷、激光二氧化碳等新型传感器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为煤矿井下环境智能监测提供了可靠保障。煤矿井下智能通信控制装置、无人驾驶、近感探测、防碰撞等相关智能化产品助力煤矿少人无人化作业与技术提升。

相关推文

面向瓦斯事故频发等挑战,中国煤科重庆研究院建成四川首个5G+智能煤矿


煤矿瓦斯防治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

通风环境存在隐患

煤矿地质条件具有复杂性,应用通风技术时必须因地制宜,同时对通风环境提出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煤矿通风设计中,为了配合实际工 作情况,确保足够的空气流量,降低煤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改善矿井开采环境的质量,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证井下压强分布情况,但是部分煤矿企业缺乏意识,在通风方面未投入大量资金,使得通风效果差。除了简单的通风设备安装,还需要配备全面的通风系统,在通风系统当中还包含了一系列辅助设施和安全防护措施,如防尘网、除尘装置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只追求煤炭开采效率,不能对井下条件、地质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现场测量和综合考虑,那么这必然导致通 风系统存在缺陷,给安全开采带来潜在风险。

2

瓦斯勘探缺乏综合性地质资料

过去,由于中国煤炭企业规模较小,不重视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数据有限,主要关注煤炭资源储量和位置,但对煤中瓦斯勘探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通风系统得到改善,但是由于煤层赋存情况复杂、采煤空间狭窄,使得井下局部区域瓦斯涌出量仍然较大。此外,煤炭企业在瓦斯防治方面缺乏规划和前瞻性,大多采用边采边控的方法,这既会降低瓦斯的防治效果,又会阻碍瓦斯的综合利用效果。国外领先的煤炭企业,通常对瓦斯防治都具有一定的规划,同时使用较为先进的勘探技术,并且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瓦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中国在这一点上仍存在不足。只有将瓦斯防治与地质勘查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进瓦斯综合防治。

3

煤矿开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其管理范围包括煤矿配套设备的维护和职工的管理。目前,中国部分煤炭企业都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缺乏专业人员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调试,这导致通风系统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效果,而且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各个安全环节进行监管,一旦出现问题,责任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对于井下作业人员而言,缺乏智能化监测设备。

4

瓦斯防治技术落后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煤矿开采所需的瓦斯防治技术必须不断更新和优化,确保其与时俱进。在当前各方压力下,煤矿井下通风系统建设水平已得到保障,但瓦斯防治仍需借助其他技术手段,以共同推动煤矿井下的安全。首要问题在于瓦斯防治设备的缺失,部分煤矿企业未配备专门针对于瓦斯防治工作的监测设备,导致无法对瓦斯浓度进行有效监督,同时也无法及时获取瓦斯浓度超过规定标准的提示信息 ,这就导致了大量瓦斯事故发生,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其次,煤矿井下瓦斯防治系统不够完善,除了必要的设备支持外,还需要相应的瓦斯防治系统,人员应根据矿井的地质结构铺设管道和线路,确保安全。然而,某些煤矿瓦斯防治系统过于偏重通风和瓦斯排除方面的管控,而忽略了瓦斯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5

煤矿工人安全意识薄弱, 培训不足

大量煤矿作业人员文化素养和安全意识薄弱,培训时间短,而且存在培训效果差的现象,很容易成为安全隐患。煤矿瓦斯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人员对其危害认识浅,加之煤矿预防机制、安全制度不健全,人员存在吸烟等不规范行为。虽然中国煤炭行业的管理规模逐步扩大,煤炭工人的培训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近年来的煤矿安全事故仍然暴露出安全管理的漏洞,尤其是煤矿安全的瓦斯治理。因此,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相关推文

煤层增透强化瓦斯抽采技术及应用——导向槽定向水力压裂



煤矿井下瓦斯防治安全技术的应用

1

通风技术的应用

在对煤矿瓦斯进行预防、治理中,通风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措施之一,通过空气置换有效地保证了矿井空气环境的安全,降低了瓦斯浓度。现如今,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已经融入通风 系统中,结合实际需求,可在通风技术中引入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井下瓦斯浓度进行风机的调控。通风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PLC (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智能控制中心和监控模块,将气体浓度安全范围设置在智能控制模块中,显示并及时预警气体变化。如图 3 所示,当系统运行时,各种监测传感器实时、动态监测通 风机的运行状态和井内瓦斯气体浓度,监测结果由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传输至 PLC 控制中心,系统自动分析,确定最佳风机运行参数,控制信息传递至变频控制电路,最终实现对风机的控制。该系统能够监测风机的运行状态,如果发生异常,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检测故障,从而确定故障原因,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图4 通风系统控制结构示意图

2

注入技术的应用

注入技术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气体、泥浆和混合液等,从而实现对瓦斯的有效控制。在应用注入技术时,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要求,控制各项指标,确保技术参数合理,从而最大化瓦斯防治效果。首先,采用惰性气体置换井下空气中的瓦斯,这不仅降低了瓦斯浓度,还可以避免由于氧气浓度增加而引起的自燃现象。一般情况下,注气技术的应用必须与抽放技术相配合,安装抽放管和注气通道时必须确保环境的密封性,避免漏风现象对抽放效果造成影响。其次,针对密闭空间内瓦斯泄漏问题,采用注浆技术加固,形成一道帷幕墙,能够有效防止瓦斯气体泄漏。使用该技术时,有必要优先考虑对煤柱和顶板有严重裂缝的区域进行喷射加固,以确保安全。在注浆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浆液的密度和比例,同时也要留意注浆的稳定时间。最后,注入以水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液,该过程是通过液压系统和液体导向系统实现的。为了实现对瓦斯状态的改变,注水系统中使用的混合溶液能够吸附游离瓦斯,以增强瓦斯治理效果 (见图 4)。 

目前,注水系统中使用的混合溶液有很多种,如压裂液、表面活性剂和瓦斯固化剂等,在使用时,精确控制液体注入的参数,如压力、速度等,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最佳的注入量,以达到瓦斯防治的最佳效果。

图 5 瓦斯传感器布置结构示意图

3

抽放技术的应用

为了确保煤矿瓦斯浓度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要求,需要分析煤层瓦斯浓度和分布状态来确定抽放区。在应用抽放技术的情况下,钻孔的方向位置是基于瓦斯涌出区域的特征来确定的,并且抽放装置型号的选择必须基于气体含量。为了避免因地质因素造成的误差导致钻孔布置不合理或出现偏差,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参数来确定钻孔方位和个数。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计算钻孔的位置、数量和间距等参数,并在钻孔施工中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校准。在瓦斯抽放作业前,监测煤层的变化情况,因为瓦斯抽放施工作业可能会对煤层结构产生 影响,所以需要加强监测以控制抽放技术的应用,安装瓦斯抽放管路,并对钻孔进行严密封闭,确保瓦斯抽放效果的可靠性。

相关推文

强突煤层群对症下药!——瓦斯分区精准防治

水平多分支钻孔瓦斯抽采智能控制系统设计,PLC来帮你


“人工智能+”瓦斯防治技术应用发展

1

瓦斯防治新需求与“人工智能+”发展潮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而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上升为一种行动,意味着我国正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

我国瓦斯防治术已经从多瓦斯事故阶段的人为预防、联网联控预防,迈向了低瓦斯事故阶段的预警预测、人工智能+(AI+)预防,避免了人为监测的疏忽,把人工智能技术化为己用,在瓦斯防治技术领域发光发热,顺应时代的潮流、技术的革新,必然要打破传统思维,积极引入前沿技术为我所用,促进传统瓦斯防治手段技术升级。

图 6 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

未来“AI+”瓦斯防治技术可发展的方向

预测和监测:人工智能可以用于预测瓦斯爆炸的风险,并监测瓦斯浓度和压力等参数。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智能监控系统:用于开发智能监控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瓦斯泄漏并及时报警。这种系统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声音识别等技术来实现,提高瓦斯泄漏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瓦斯监测数据,发现潜在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支持。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可以识别瓦斯泄漏的模式和特征,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瓦斯泄漏的机理和规律。

智能预警系统:用于开发智能预警系统,通过分析多源数据,提前发现瓦斯泄漏的迹象,并及时发出预警,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并不是基于推翻传统技术而发展,在瓦斯防治领域,基于各类应力、应变、温度、微震等传感器基础数据,引入AI,可以提高监测和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帮助提前发现和防止瓦斯泄漏事故的发生。

3

推动科研机构创新成果转化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将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各高校也通过创业孵化器、加速器鼓励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成果。一方面,科研机构应当多多考虑工程现场的实际难题和困境,予以攻关;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当积极接纳已被验证可行的新兴或迭代技术,既是响应国家科研创新,顺应技术改革,也是为企业长期发展,矿井安全生产负责。

高校和企业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瓦斯防治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相关推文

基于 MSWOA-GRU 的煤矿瓦斯浓度预测系统

顶板瓦斯抽采巷合理布局, 神经网络模型助力位置预测—寺家庄矿案例


结语


长期以来,中国煤矿所处的生产环境异常严峻。为了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事故的概率,必须科学有效地对煤矿进行管理。过去几年,中国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得到提升,特别是在煤矿瓦斯预防和治理方面 ,但是仍需积极改进和优化,促使煤炭行业发展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瓦斯10点”瓦斯防治技术板块将持续报道瓦斯防治关键技术创新和发展,秉承传统防治技术与时俱进,关注多学科交叉应用前景,为各位读者带来更多瓦斯防治技术现场应用案例,带来更多可靠有料的技术盛宴。


作者丨  刘晓庆   何坤          重庆大学

审核丨     赵昱龙                重庆大学

瓦斯10点
煤矿瓦斯可防可治。分享新进展,吸引新思路,探索新方向,开拓新局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