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与文化》课程面向我院建筑学专业二、三、四、五年级开设,为专业选修课,自左琰教授2010年从已故王凯丰老师手里接续该课程以来至今已有15年。本课程将中国传统家具置于传统文化背景下来研究,通过对传统家具的深入剖析,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家具和工艺的兴趣和了解,为他们建立开放思辨的价值观和设计观打下重要的人文思想基础。
课程以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历史为背景,邀请校内外富有造诣的工艺家、家具商、文化学者、史学专家、家具设计师等作为嘉宾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课,对传统家具特别是宋代及明清家具的社会文化背景、家具造型艺术、木材与制作工艺及家具与室内外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重点介绍和分析,并结合校外传统家具教学基地与学院木工教室的设施条件,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理论讲课与模型制作的相互渗透,激发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建立起开放思辨的历史观,从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弘扬和发展。
01
课程讲座
讲座一 | 中国传统家具概论
主讲人:左琰(课程主持)
讲座二 | 中国地域传统家具风格与流派
主讲人:邱俊(同济大学尚工坊传统家具教学基地负责人)
讲座三 | 六“义”构型—中华传统家具一席谈
主讲人:朱宇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讲座四 | 东方美学精神复兴与宋式家具的原创性
主讲人:梁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讲座五 | 明清家具的形制及制作
主讲人:吴根华(课程技术指导、上海微型明清家具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02
课程作业
成果展示一 | 期中作业之古画中的家具研究
作业要求:每组以小组形式选定一个主题,对主题展开以下几方面分析:
1.造型艺术的历史演变
2.受力结构(主要榫卯图)
3.材质和工艺(包括漆面)
4.日常运用情况。
主题包括:1.床榻 2.屏风 3.案几 4.桌椅 5.箱柜
主题1.床榻
第1组(沈凌烨、覃栋健、谢林序、龙旖旎,更多图片向左滑动)
第2组(李林莲、邵礼楠、赵秦、李卓远,更多图片向左滑动)
第3组(权民、李建龙、周品德)
主题2.屏风
第4组(顾晓雨、郭彦秀、厉嘉欣、李逸迪)
第5组(杜科霆、谭博引、杨子璐、王妤莛)
主题3.案几
第6组(汪俣祁、解廷礼、汪熙蕾、鲁忻怿)
第7组(范承悦、蒋昊辰、周子健、周子褀)
主题4.箱柜
第8组(桂圣洁、潘思如、陈嘉龙)
主题5.床榻
第9组(卢怡帆、屈晨露、陈乐翔、傅雨凡)
成果展示二 | 期末作业之家具榫卯或板凳制作
作业要求(2选1):
1、根据期中作业选择两个家具榫卯1:1制作。
2、1:1制作一个小板凳或折叠凳。
木材自行准备,建议采用水曲柳、枫木或榆木等比较软的材质。以小组完成。最后完成一张A1图纸电子版和家具模型。
第1组:寸·厘(沈凌烨、覃栋健、谢林序、龙旖旎)
该组被评为优秀小组
第2组:小木凳(李林莲、邵礼楠、赵秦、李卓远)
第3组:双粽榫卯+两直材交叉(权民、李建龙、周品德)
第4组:穿越时空的工艺(顾晓雨、郭彦秀、厉嘉欣、李逸迪)
第5组:屏风家具的榫卯(杜科霆、谭博引、杨子璐、王妤莛)
第6组:案几插肩榫、抱肩榫(汪俣祁、解廷礼、汪熙蕾、鲁忻怿)
该组被评为优秀小组
第7组:林语方寸(范承悦、蒋昊辰、周子健、周子褀)
第8组:楔钉榫(桂圣洁、潘思如、陈嘉龙)
第9组:明式四腿八叉长方凳(卢怡帆、屈晨露、陈乐翔、傅雨凡)
该组被评为优秀小组
期末汇报视频
03
参观考察
第一站 | 昆昊家具限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东苑路9号)
第二站 | 忆苑家具(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崧盈路与沪青平公路3609弄交叉口)
韦志青先生为忆苑家具品牌创始人。忆苑实木定制家具,公司立足于沪十余年,作品无数,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融合明清古典家具精髓。
04
课程感想
1. 顾晓雨2150213:“如果有来生,就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榫卯,起承转合都是活扣。互相嵌入,而不失本体;互相制衡,而不允许越位。面对摧毁性的外力,榫卯结构选择避免直接的强硬对抗,而是虚实结合,刚柔并济,用内在的弹性,消解矛盾,化险为夷。不把事情做绝,凡事留有余地,可以攻,亦可以守,像极了中国人的处事智慧。
2. 谭博引2152770:首先是木这种材料,与中国人的品质契合。特别是在家具厂参观寻木之旅中,近距离观察了木材的加工,触摸了木质的家具,更让我认识到木观感柔和而内质坚韧,兼具刚性与弹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有共通之处。执中而权,执中就是固定而有原则性,权衡则是灵活变通。除此之外在榫卯的亲身制作中,我学习到木材的各向异性、顺纹和横纹在加工中的不同,顺纹易凿,横纹易锯。榫头和卯孔,也是阴阳较力平衡的状态,组合在一起实现圆合纹顺,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尊重物性、天人合一的体现,也暗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
3. 周子健2151989:我父亲和爷爷都是木工,从小耳濡目染,我对木工和家具制作有着天然的兴趣和感情。这次课程给了我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工艺。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学习到中国传统家具的知识,更让我对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我深刻感受到,传统家具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生活用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有责任将这种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家具。
4. 范承悦2152549:忆苑的创始人韦志青先生带领我们亲自参观他的工厂和家具展示馆,为我们带来细致的讲解。从韦先生的口述得知,他也是从一个小木匠一步步走到今天。韦先生毫无企业家的傲慢,而仍保持着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淳朴、平和、谦逊,我想,这是他们与木头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中国人在雕刻木头的同时,反过来也被木头雕刻,形成了刻在骨子里的品格——质朴、本分、沉稳、谦逊。后来,在完成期末作业的过程中,我更深入地接触了吴根华先生和陈建伟师傅,在制作板凳的过程中,得到了他们的很多有益的指导。他们醉心木工,热爱着自己的行业,精益求精,并有着强烈的将这份技艺传承下去的愿望。他们与韦先生一般,散发着让人感到舒服的传统中国人的独特气质,每当他们俯身,拿着工具雕琢木头时,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专注与纯粹,俯下去的身躯显得如此高大。
5. 沈凌烨215158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而传统家具的魅力不动手制作,永远无法真正感受到其中的深奥,也无法真正理解匠人们的手艺的精湛之处以及他们一颗坚守传统技艺的匠心,以及他们背后代表的从古至今无数匠人汇聚形成的木质家具之魂。指导我们实践课程的吴根华老先生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你们图画得都很精细,但真的动手做起来就知道,这些图纸上的模型和实际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
6. 杜科霆2151574:本次家具课的榫卯制作,可以说是让我们对传统的木材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实地制作,我们能感受到木料特殊的香气与温和的质感,能了解到木材不同方向的结构受力特点,这些都是理论课堂上学习无数次都难以拥有的感受。另一方面,则是更深层次的,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放在建筑专业中,就是建筑学的中国化问题。
7. 李林莲2152548:整个制作过程仿佛是一场与木头的亲密对话,让我深深感受到传统家具制作的魅力。当我手中握起锯子,小心翼翼地切割木头时,我能感受到木头的温度、纹理和生命力。每一次锯切、打磨,都是对木头的一次唤醒,也是对自我耐心和专注力的挑战。通过亲手制作,我深入了解了传统家具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8. 汪俣祁2150487:课程中期时有幸和小组同学合作研究了案几的变迁、古画中的嬗变等议题,总结起来无非是案几乘着高型家具的文化传播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且伴随着使用场景切分出多种类别。成功的家具永远是贴合生活且坚固美观。更有意思的是,在这样一个学术性研究后还能有亲手实践的机会。宋式家具研究学者梁旻老师曾提到,插肩榫因结构简单耐用在后来取代了抱肩榫在民间广泛流传。插肩榫和抱肩榫同样作为连接腿、枨桌面的榫卯在横向制作上进行对比成为了我们实践过程中的重点。插肩榫制作中主要难点在于纵向的插件可以和横枨通过一个斜角精密结合在桌面之中,涉及到切割和打孔以及凹面的打断,而抱肩榫则更为复杂,需要进行三角面的处理以保证两根横枨与桌腿面板在空间面上精密结合,三角腿部的构建上除了两面空间的三角切割,还要在三角面上凿除垂直的空间以供枨的构建插入,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精进打磨和试错。当两个榫卯均完成后,不得不承认抱肩榫更为“漂亮”,但也有更高的成本,故市民阶层会偏向使用简单的插肩榫。
9. 屈晨露2151725:在最后这个板凳作业上,我们在网上了解到明式凳子的信息,被其惊艳到,于是决定要做,但是我们完全没有任何尺寸资料,于是照着网上照片大概建了一个模,但是吴老师一看就很生气,与吴老师深度讨论后,我们才知道凳子的尺寸模数是有严格规定的,这些比例与人体息息相关,比例错了,人坐着就会很难受,在吴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才还原了明式四腿八叉长方凳的真实尺寸。在动手制作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亲自动手画线、锯木、凿榫眼,大家齐心协力,每周都来木工房工作两三次,有两次甚至一直从中午做到了晚上,也是大家一起努力,最后才有了这么惊艳和满意的成果,这将是我们本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10. 卢怡帆2153230:这门课可能是我大学以来上的最有趣的一门课,选的时候听说最后要做一把椅子于是更加期待,相比于经历过更多的论文或是考试,亲自动手做木工的形式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至今再回看我们组包括其它小组的作品总感觉不可思议,原来我们作为初学者也可以做到这样的程度。
感谢各位讲座嘉宾和吴根华、陈建伟两位技术指导以及忆苑家具韦志青先生的支持和帮助!
本公众号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公众号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详细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至网站查阅!
您的点赞+在看是我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