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大连池市和平镇紧扣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工作目标,突出思想引领,强化资源整合,持续创新“文明实践+”模式,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产业发展、生态宜居、基层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相结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硬件”提档升级,“软件”配套提升。
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和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整合了文化广场、文化墙、积分超市等现有资源,构建推进“1+9+N”模式,以点带面,规划建设“一所九站”,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全覆盖。因地制宜打造文明实践场所,为居民提供集休闲健身、农家书屋、政策宣讲、文艺展示、矛盾纠纷调解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平台。内设跑步机、单车、台球、钢琴、古筝、架子鼓、萨克斯等文体设施,为常态化开展文艺汇演、健身运动提供场所支持,使文明实践所(站)真正成为群众可以走进的“精神加油站”,全面发挥阵地“磁场”作用,提高场所利用率,丰富群众休闲娱乐活动。
文明实践+理论宣讲
和平镇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哪里有需要,理论宣讲就开展到哪里”的原则,积极探索宣讲模式,充分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重要节日、板凳送学等学习活动,锚定辖区群众需求,通过干部讲理论、党员讲政策、小分队讲故事的宣讲模式,传播党的新思想,解读发展新理念,宣传惠民新政策,诉说生活新变化,把课堂“搬进”学校教室、道德讲堂、百姓炕头、田间地头,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年初以来,共计开展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16场次,党纪宣讲24场次,惠民政策、安全应急、法治宣讲32场次,切实做到学习宣讲“送上门”,传播理论“解民惑”。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和平镇紧紧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目标,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吸纳党员、大学生、热心群众、致富能手等各界力量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普法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社保服务、技能培训等文明实践活动,立足群众实际困难和需求,真正做到“服务送上门,实事办到家”。截至目前,和平镇共有10支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参与志愿者达1042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慰问老党员、关爱困难儿童、技能培训、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次,组织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检查活动50余次。持续推动社会温暖、人文关怀“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明实践+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年初以来,和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立足优势,紧抓机遇,大力发展各项特色产业,推动镇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展“菜园经济”。和平镇利民村文明实践站为了拓宽农户增收路,积极推进菜园开发利用建设,种植户由原来的30户提升至65户,菜园占地扩至300亩,大棚面积达3万平方米,优选种植品种,种植黑大绿冠、黑大紫冠、黄金沟、君岩地油豆、牛津885马铃薯、香菜、甜糯玉米等口味好、产量高的新品种。同时,为扩大销售渠道,村实践站还打造了“庭超对接、庭食对接、庭展对接、庭商对接”4种对接销售途径和“化零为整”的销售模式,总体实现户最高年收入12万元,户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真正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使“小菜园”铸就乡村振兴梦。
二是打造核心品牌。和平镇新立村坚持“文明实践+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以“凝新聚立·五彩蝶变”为核心品牌,对“大黄米、糯高粱、红小豆、小米、五彩玉米”五谷杂粮进行改造提升,形成现代农业条带分布、“五彩”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了基地生产、合作社包装销售的抱团发展模式,成功建设五谷杂粮种植示范园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带动周边20余名群众务工增收,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的目标。
三是探索发展路径。和平镇和平村紧盯市场需求,以畜牧养殖业为切入点,着手大鹅养殖,大力发展“鹅经济”,坚持科学养殖、生态养殖,从鹅苗开始科学喂养,不断调整养殖模式,保证大鹅的成活率,更预防了疾病。整合养殖资源,发展“和平白鹅”地标品牌,以“和平白鹅”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向天歌”。今年以来和平镇和平村成立大鹅养殖专业合作社,散养溜达鹅11000余只,年收入达28万元,丰富了村民的钱袋子,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四是构建全产业链。和平镇四平村成立“铭羊养殖家庭农场”,从事肉羊繁育、种羊选育、肉产品分割、绿色餐饮四位一体的综合型肉羊全产业链运营企业。依靠合理的饲料营养体系,疫病防控体系,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信息溯源体系以及安全高效绿色健康的发展理念,达到现存栏基础母羊1500只,年出栏商品羊1000只,年销售额150万元,辐射当地100余户养殖户。
文明实践+乡风文明
和平镇坚持以乡风文明之“魂”引领乡村振兴之“路”,坚持“宣传先行+教育引导+典型带动+积分激励”机制,健全村级“一约四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喜事从简,厚养薄葬,破除丧葬陋习,用“村言村语”约定行为规范,传播文明新风。充分发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的作用,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截至目前,共开展“乡村大舞台”、“秧歌表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等各种形式活动16次,农家书屋活动32次,让村民在娱乐的同时逐步改变生活习惯,把良好的风气、事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更多的村民,激发广大村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文明实践+基层治理
文明实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支撑。和平镇深入开展“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民办实事活动,利用周五和平集市开展各类宣传、解答活动,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增强辖区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形成了“党委领导、各村联动、社会参与”的常态化志愿服务格局,有效推动和平治理精细化。今年以来,发放村规民约、抵制高价彩礼、政策解读宣传单2000余份,开展主题宣讲、政策解答活动20余次,受众达700人。
在今后工作中,和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继续发扬“文明实践+”工作法优势,坚决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把群众“所需”和志愿服务“所能”结合起来,将爱心和服务融入群众生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和治平
责编:王晓微
一审:王千一丨二审:胡乃慧丨三审: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