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霸孩子背后,都站着优秀而凌厉的家长。孩子的成绩单上,也有父母的成绩。
“我的孩子刚上初一,就已经注定了肯定能上北大。为什么呢?我提前早都设计好了。”
这段话,源自偶然看到的王金战的一则演讲。
不了解这个名字的人,可能觉得他在吹牛。但看了他的履历后就会发现,凭他的经验,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王金战,从教四十余年。
曾带过一个55名学生组成的班,其中37人进了清华、北大,10人进了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
在他看来,与其说孩子之间差的是成绩、是分数,倒不如说差的是父母的规划、认知和坚持。
你以为名校挑的是孩子,殊不知,挑的都是父母。
家长铺路,教师指路,学生走路,对于多数考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而言,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说谁的功劳最大,我认为家长的功劳最大,其次是孩子的努力,最后是老师的帮助!
家里从来不管,但是孩子很优秀的有没有?
有,但是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
从北大、清华公布的学生情况看,农村学生不足20%,这还是有“自强计划”、“筑梦计划”、“农村专项计划”等政策的扶持下才实现的。
北大清华的学生,多数家庭都不一般,这些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从小就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而且有一定的教育资源和经济实力。
有关机构对近十年各省的高考状元进行了调查,发现状元多数出自教师家庭和公务员家庭,这就能说明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有老师观察,一般而言,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老师的家庭,更容易出学霸,因为这样的家庭,有资源,有时间,有陪伴。
如果家庭教育缺失了,孩子很难有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老师也无能为力。
老师在学霸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一个指路人的作用,对于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而言,老师的作用不可忽视。
但是也不可夸大,很多学校,倾全校之力去培养北大清华的学生,却无法培养出来,不一定是老师不行,而是没有好苗子。
所以,每年中考后,各地都会进行“生源大战”,即便是重点高中,也不能置身事外,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好的生源,一切都白搭。
当然, 教学相长,重点高中有优秀的生源,往往老师的业务水平更高,对学生的指引作用更大,所以才会出现衡水中学这样批量“生产”北大清华学生的超级中学。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再好的家庭条件和学校资源,如果没有孩子自己的努力,都无法转化成成绩。
其实,这三个因素,哪个最重要,真的很难说清楚,因为三者完美配合,才能出一个“精品”。
但是如果非得找一个最重要的,我觉着家庭教育最重要,因为这个是前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很难积极上进,再好的学校也没有用。
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往往倾注了家庭全部的心血,这些家庭从孩子出生前就开始准备。
从孩子出生后,就一步步规划着、陪伴着孩子的成长,才使孩子有更好的习惯,更加积极的态度,更高的格局,最后考上北大清华。
不同的孩子之间,固然有天赋的差异,但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可最终,有的孩子一路前行,步入名校,享受着名校给予的圈子、资源、见识和格局。
而有的孩子却浑浑噩噩,甚至被磨去眼里的光。这其中的分别,体现的就是为人父母的差距。
为了孩子今后的人生,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不断学习、探索、规划、设计、坚持。
育儿,先育己;家教,先自己教。
毕竟,只有我们自己先跨出一大步,能引导着孩子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