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岚县】明朝也有“派出所”——鹿径岭关巡检司

民生   2024-09-04 08:55   山西  

明朝也有“派出所”——鹿径岭关巡检司

——荷语

衰草枯杨,当年巡检司。若问明朝那些事儿,鹿径岭关走一遭……

明朝也有“派出所”?乍一听没人会信。在疆域辽阔而地远人稀的古时候,经济与交通两不发达,犄角旮旯地,曲径少人烟,社会治安还真是个大问题哩。明初统治者们千思百议:咋就能够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终于决定,再把始于五代、盛于两宋,金元时期皆已有之的巡检司制度利用起来,在全国各府、州、县关隘要塞处,起用县级衙门底下能够维持社会治安最基层的管理机构——巡检司。其职能沿袭了宋代巡检组的主要差事“捕盗贼”,官名巡检使,省称巡检,所属差员称弓兵,类似现代的公安派出所所长和民警。同时,巡检司又增加了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权限,就是征收关税和盘查走私,类似现在的海关,这可就成了一个肥差。譬如雁门关十八隘口的原平楼板寨,至今残存巡检司遗迹;偏头关设置在天翅湾的水路巡检司,坚固的石头房子至今都在黄河边的岩石上矗立……像这样的“海关”“派出所”,在咱岚县也有两个:“元岚州。洪武初 , 降为县。西南有黄尖山 , 蔚汾水所出。又北有二郎关、鹿径岭二巡检司。”(《山西通志》)“鹿径岭关 , 在静乐县西六十里 ,路通岢岚州界 , 旧置巡检司 , 今革。”(《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四十五)

出岚县县城往北 37.5 公里,有个鹿径沟村,是位于河口乡东北方向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山村,北距岢岚走道峁有 10 余公里,东至静乐界只有 10 余里,听起来有点“鸡鸣三县”的意思了,真是名副其实的关津要冲。

村子里现在只有 40 多户人家,大约 140 口人。但老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村在古代是一应俱全的,有老爷庙、娘娘庙、龙王庙、山神庙,牛王庙五座庙宇,还有戏台、古堡等建筑,如今不是消失全无,就是剩下了断壁残墙。唯一安然矗立在村里的只有那座明代巡检司旧居了。与其他地方的明代巡检司一样,鹿径岭巡检司设立于明洪武二年(1369)。原来的一进三院已经被人拆走,眼前我们看到后院的一排三孔石砌窑洞,大约实在是拆不动了。青砖砌筑的门脸儿,红色条石做的仿木门框和窗框,窗棂全是木制的小方格,房檐上镶一行雕着鸟兽花草的精致青砖,显示着这座官署机构在当地建筑中的官家气派。窑洞内部按当地民居习惯设置了一堂两屋,中间为过堂,左右两间为居室,堂室内后墙有分阶与出口和窑顶相通,这三间窑洞便是当差者们的生活起居室,又是巡检使和他的弓兵们望官道上往来商旅的高台了。现今的窑洞顶上,衰草枯蒿之外,竟还生长了许多料峭高枝的杨树,让人说不出来这算是茂盛还是荒凉了。明朝时候的鹿径岭,是从省府太原经静乐到岢岚道的必经之路,接待官员的任务就落在了岚县官衙,每次“遣拨人夫百十余名,马骡不下三四百头”,“夫马往返一百六十余里”,接递“拘集马夫,扰动岚邑,病民殊甚”,后由怀顺都(今河口)民刘鸾书告时任知县的秦瑶,呈递山西提刑按察司王副使准许,至此方才裁撤了岚县接递。鹿径岭巡检司设立以后,如此繁重的接待任务终于有了着落。虽然巡检司一般设置巡检兵士只有 10 人左右,但除去日常盘查往来奸细、逃犯、盗贼及贩卖私盐、面生可疑之人,以及维护地方治安之外,鹿径岭巡检司也成了官家驿站,打从太原府过来的官员,在此歇一晚,第二天再赶一整天的路程才能到达岢岚。

千万别小瞧这个类似乡镇派出所的巡检司,虽然品级低,“根基”却是硬得很,直属于兵部。眼前这排坚固结实的石头房子,雕花檐砖的设计和整条红色条石的门窗,以及门口两侧那对儿雕琢着奇花纹样的抱鼓石,都是其“直系”身份的象征,记录了大明王朝“基层派出所”的管制往事,也见证了鹿径岭沟这条连接北国与中原贸易的晋商驼道曾经是怎样的繁华。如今的岚静之间有了国道,有了高速,鹿径岭这条古老官道早已归于沉寂,落寞的巡检司旧址再听不到公文快马、商旅往来,听不到车马喧喧、驼铃声声……

文明岚县
挖掘岚县历史、讲好岚县故事、传播岚县声音、塑造岚县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