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育见新闻”
节目视频
新的一年
新的开始
2025年1月起
一批新规正式施行
授予专业学位不一定要写学术论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使用与管理进一步规范
优先开发可再生能源
延迟退休
法定假日增加2天
......
这些新规将如何改变你我生活?
“育见新闻”专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党委书记 教授
周友军
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差异化评价标准。专业学位既可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也可通过规定的实践成果进行申请。学位制度是我国教育基本制度。198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确立了我国学位制度。在学位条例基础上制定学位法,是自1981年1月1日学位条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全面修订。
育见新闻:学位法相较于原有的学位条例,其地位与内容有哪些显著变化?
周友军:学位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从行政法规向法律的转变。此前,学位条例由国务院制定,属于行政法规范畴;而今,学位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地位显著提升。历经44年的首次大修,学位法在学位类型、授予条件、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均进行了重大修改和完善,是对我国学位制度的一次重大完善。
育见新闻:学位法在构建学位质量保障体系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周友军:学位法在构建学位质量保障体系上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首先,明确了学位授予单位(即大学)的职责,如配备优秀导师并设定具体条件,确保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其次,完善了学位授予的条件和程序,包括撤销学位的具体情形,如抄袭、冒名顶替等。最后,为学位申请者提供了救济途径,确保其在学位授予过程中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育见新闻:学位法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并带来哪些实际价值?
周友军:学位法在立法原则上明确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体现了中国特色。同时,建立了从国家一级、省一级到高校一级的三级工作体制,确保学位授予的公正性。这一机制保证了不同层级委员会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相互配合。从实践角度看,学位法明确了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级学位委员会、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导师及学位申请人等各方均进行了法律层面的规范。这不仅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还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原创性基础研究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动能。首次修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修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育见新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周友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主要规范了我国国家层面设计的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管理和使用。该条例对于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它主要面向我国的高层次研究者,特别是基础研究者,他们可以提交如数学、物理等前沿研究项目来申请国家的资助。
育见新闻:时隔17年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有哪些重要变化?
周友军: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虽然立法层级未变,仍为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但鉴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国家对科研工作要求的重大变化,此次修订幅度较大。其中,两个重要变化尤为显著:一是对于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评审、使用过程进行了更严格、更明确的规范,旨在杜绝如打招呼、请托等不恰当行为;二是针对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原始创新给予了更多关注,设计了新的制度,如特别关注交叉学科研究和重大原始创新,鼓励年轻人申请此类项目,以更好地支撑高端科学研究并解决国家关心的卡脖子问题。
育见新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新增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以联合资助方式参与自然科学基金的意义何在?
周友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新增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以联合资助方式参与自然科学基金,是一项全新的探索。过去,自然科学基金主要依赖中央财政拨款。而现在,这一变化旨在加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使地方政府和企业从实践中发现需要解决的卡脖子问题。同时,这一方式也有助于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吸收更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投入到基础研究中来,更好地支撑整个国家的基础研究事业。此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不仅能在发现基础研究问题上更精准,还能在成果转化上更便利,因为企业最了解哪些研究有价值、哪些研究更容易转化。
我国能源法治化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育见新闻:能源法立法的总体目的是什么?其如何助力解决我国作为能源大国与能源小国并存的难题,并在国际与市场竞争中发挥能源法的作用?
周友军:能源法作为今年新生效的重要法律,总体上规范了我国从能源规划到开发利用、市场化等各方面的全过程。其立法的总体目的在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这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部分。考虑到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但在某些能源方面存在对外依赖的问题,能源法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旨在破解这些难题,保障能源的安全性。同时,能源法规定了我国能源的全链条规范,包括规划、开发、利用和定价等,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维护生态环境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延迟退休改革方案涉及社会民生基本盘,也牵动着群众的心。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的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
育见新闻:如何看待全国人大作出的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框架下,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过程中,单位和劳动者分别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周友军:全国人大作出的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是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该决定采取分步骤、渐进式的方式推进,并特别强调坚持自愿原则,尊重劳动者意愿。在劳动法框架下,单位需保障劳动者权益,贯彻自愿原则,尊重劳动者选择提前或延迟退休的意愿;劳动者则需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履行相应责任。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根据2024年11月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即农历除夕、5月2日。增加后,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劳动节放假2天(5月1日、2日)。放假总天数从11天增加至13天。
育见新闻:如何看待对节假日安排进行的调整?
育见新闻:对于新的一年您有哪些期待?
播出安排
洞察时代,育见未来。《育见》,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每周一至周五19:45播出。
该栏目以“高远立意、高端布局、高度关注”的理念,关注国计、关注民生,把握时代脉搏,解读政策动态,构筑教育政务服务新通道,搭建教育政策解析新平台。
编辑 | 张泓宁 张澜深
美编 | 佳卉
责编 | 晓平
审核 | 戴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