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在坚持当记者?这里有你不知道的答案

民生   2024-11-07 12:53   陕西  

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三秦楷模发布厅》第三十五期节目以“记者,你好”为主题,录制播出记者节特别节目。节目将分别讲述我省陕西新闻奖获得者代表、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陕西新闻道德风尚奖获得者代表的先进事迹。



节目旨在展现全省新闻工作者奋斗群像,发布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涵盖省级媒体、地市和区县新闻单位。展现全省各条新闻战线上新闻工作者积极传播党的声音,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争当新时代正能量传播者的精神和风采。


第一篇章 

陕西新闻奖获得者代表



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这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刻,媒体传播承担着千年古都的光荣使命和千万市民的骄傲自豪,龚凌燕和她的同事们,就承担了陕西日报对这场盛会的报纸版面编排工作。


面对中国—中亚峰会这件中国外交史上的大事,如何找好切入点,龚凌燕在写版本方案时,犯了难,常说大主题可以有小切口,可之前也并不缺少大叙事呈现出精彩的新闻编排,唯有不断地去尝试每个版本的呈现,才能在迭代中对比和斟酌合适的版面。





龚凌燕:“到了最后一版,我们的方案其实能从呈现中看出来,它是大小都兼顾了,它有很柔软的部分,就是有一些很小的故事,包括我们还请到了外媒的记者,但是它也有很大的叙事,再加上当天晚上开会以后,所有人聚集到一起,我们一块来看这个会议,一块来抓重点,最后这其实是第七版方案了。”




由龚凌燕和她的同事们,共创的这快《并肩架“桥” 联通东西》的版面,呈现在了陕西日报2023年5月20日的报纸上,并一举获得了陕西新闻奖一等奖!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龚凌燕说,她和同事们,不知不觉间成为了编辑出版中心的“战士”。十几年来,编辑换了五六拨,然而,这种“战士”的自觉和担当却一直都在这个团队当中延续着。


在陕报做了十六年编辑,也就上了十六年的夜班,别人下班的时候,龚凌燕才和回家的丈夫和初中的儿子道了别,简单安顿几句,就踏上上班的路程,其中几分酸涩,几分庆幸,汇成一种难言的滋味,萦绕在心间,也就湿润了眼眶。


十几年的时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外表,却无法改变新闻人的初心。来自宝鸡日报社深度部的记者孙海涛,在将近19年的新闻一线工作生涯中,有句话被他奉为圭臬:“人家有汽车轮子,我有脚底板子”。


2013年,孙海涛偶然得到一个新闻线索,宝鸡眉县有一位叫严平安的老人,在儿子去世欠下十七万元的外债的情况下,已经坚持还债十多年,最终聚沙成塔替儿子还完了全部欠款,这个消息深深震撼着孙海涛,他连续几天,跟着老人下地干活,一起聊天,掌握到了更多的采访细节。


从老人家里的酒壶,到青苔,到已经塌了半边的矮墙,孙海涛写的这篇《替子还债十三年》融合了大量生动的细节,把一位含辛茹苦、视诚信为根本的老人跃然于纸上,报道发出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不仅严平安老人被评选为中国好人,获得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高度关注,孙海涛也第一次拿到了陕西新闻奖一等奖。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也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当担,孙海涛以沉淀多年的笔力,字字句句发于心,在乎理,观乎情,让纸张上跃动着时代的音符,和一位记者眼观天下的大情怀。





孙海涛:“我觉得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一个大时代,在这个时候,我就觉得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的工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第二篇章

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新闻工作者是新时代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伟大的时代在我们的笔下熠熠生辉,是因为我们勇立时代潮头,感受到了进步的方向、奔涌的力量。






许革武:“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关键控制性工程、全长98.3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是欢呼,工人都是含着热泪在接受我们的采访。”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新闻中心记者许革武是这次报道小组的带头人。他精心策划安排,带领报道组进行现场采访报道,在秦岭千米隧洞中见证“一泓汉水润三秦”的贯通时刻。


让重大主题宣传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是许革武一直追求的目标。引汉济渭工程实现了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成功“握手”。一泓清水背后,是润泽关中、解渴陕北、带动陕南的世纪工程。


记者,就是时代的记录者,见证着国家的崛起、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从这项工程试验段施工开始,许革武就和他的同事跟进这个项目。十多年时间,捕捉着每一个有价值的瞬间,为我们传递着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秦岭最长输水隧洞今天贯通 施工综合难度世界罕见》这篇报道最终荣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三等奖,可谓是集十年之功。


在21年的新闻工作中,许革武用工匠精神打造每一条新闻报道,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两次、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两次、多次获得陕西新闻奖、国家级和省级行业新闻奖。同样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咸阳市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刘亚玉,29年来深耕专题报道,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坚守这一份情怀与担当。



当下,媒体传播生态加速变革,快餐式,碎片化的信息赚足了"流量",而有深度,有内涵的深度报道逐渐成为"稀缺品"。那么,在媒体融合浪潮中,如何更好推动深度专题报道?刘亚玉面临着大考。


袁家村是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面对一些不再是新闻的“旧闻”,刘亚玉执着地要写出新意,拍出“花样”。她沉下心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足功夫,努力在“老典型”中寻找新亮点。


立意求高远,说理求厚重。刘亚玉坚持不走“熟路”,探索更多可能性。最终她把主题定为“袁家村如何以创新保持生命力”。这期节目以鲜活的事实、深入的采访,由表及里、富有思辨性的讲述,揭示了袁家村越来越红火的发展密码,获得了陕西新闻奖新闻专题一等奖。


29年来,刘亚玉采访了无数人,尤其那些闪闪发光的平凡人让她感动。她采访的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上世纪大学毕业后来到渭北旱塬的长武县,在那里一待就是60多年。在他的努力下,旱塬的亩产由原来的不到100公斤增长到了500公斤。增收的经济价值达到了40多亿元。





刘亚玉:“这样一位有着这么卓越突出贡献的国内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他手里拎的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这个人造革的这种文件包,他穿着布鞋,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能够把梁老身上对事业的这种执着,对科研的较真,在生活上的简朴的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多的观众,我想这种精神,其实也是构筑成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的,脊梁的力量。”




梁增基对科研事业的无私奉献,成为了刘亚玉坚守新闻理想的精神滋养。如果说刘亚玉是一位不慌不忙、沉稳细腻的优秀新闻人,那么汉中广播电视台的王迪,风风火火就是他留给同事的印象。


自2004年进入汉中广播电视台,王迪一直奋战在一线,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面对危险,他更是奋不顾身冲锋陷阵。2023年7月暴雨洪灾,王迪与省台和央视现场连线,天上下着瓢泼大雨,旁边是奔涌的江水和被泥石流冲断的道路。




危难时刻,向险而行是记者的职责和使命。突发灾难面前,新闻报道汇聚起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强大的力量。王迪第一时间深入受灾最为严重的镇巴县渔渡镇,直播通过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频、央视微博等多个多媒体矩阵播出,同时多家中省市媒体纷纷转载推流,在线总观看人数突破百万。


王迪总是充满活力,浑身上下使不完的劲。从2022年起,他又主动策划开展国际传播业务。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通过海外平台向全世界发布。特别是《DIANA在汉中》系列短视频,记录了法国姑娘在汉中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海外平台和国内新媒体矩阵播放后引起强烈反响。




王迪:“国际传播不一定就是大事啊,不一定就是元首会见,可能都是一些小事,比如说我们在一块去插过秧,一块去抓过小龙虾,通过我们市井的生活,体验良好的生态,体验中国的传统的文化,让他们更近距离的来感受,用我们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我觉得这应该才是国际传播的意义。”



第三篇章

陕西省新闻道德风尚奖获得者



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与党和人民同呼吸,这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做社会正能量的引领者和践行者,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袁玥是西安日报社会新闻部的一名记者,从2009年大学毕业到如今,她已经在记者这个岗位上坚守了15个年头。刚入职的时候,她是一名社会新闻记者,每天穿梭在西安的街头巷尾,关注这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民生新闻内容繁多,聚焦的正是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关注的是群众的柴米油盐。关注民生问题、追踪黑作坊、调查渣土车乱象,一篇篇报道在袁玥的笔下诞生,她也逐渐成为一个富有经验的记者,除了本职的采访报道工作,袁悦还把精力投入到了许多公益活动中。





袁玥:“我们有一个大型的暖冬公益活动叫‘针心针意’,这个活动是从2016年开始的,我们坚持了6年时间,我们自己去购买毛线,然后征集一些社会上的志愿者、爱心团体、企业单位,让他们自发的去编织帽子围巾手套的暖冬三件套,然后再把编织好的成品回收回来,送给西安周边一些困难山区的孩子们。6年来,我们去过的学校可能已经有十几家,给西安周边有2000多个孩子都送去了这样的温暖礼包。”




“寻找社区热心人”“最美家乡人”“天天正能量”“文明交通车让人”“圆梦六一”等等的公益行动,袁玥都积极地参与策划和组织实施,并且用生动的笔触和鲜活的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其中。她也因此连续被评为“西安慈善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多年来,袁玥写下了众多温暖人心的故事,参与策划了一场又一场的公益活动,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记者的使命,传播真善美,记录着爱与光明。而吴堡县融媒体中心的杨晓娜,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新闻事业的追求和对家乡的热爱。


陕北的吴堡县,这里不仅是著名作家柳青先生的故乡,更孕育了无数对家乡充满深情与热爱的人们。杨晓娜就是其中的一员,她自2008年3月起便投身于新闻事业,从记者、播音员到编辑,她经历了多个岗位,也见证了吴堡县的点滴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吴堡,成为了杨晓娜心中的一份责任。于是,她与柳青文化园的讲解员团队合作,共同策划并拍摄了一系列宣传吴堡的短视频。


杨晓娜和团队成员们自己编剧、自己演出,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创作视频文案。白天,他们抽时间拍摄;晚上,则加班加点制作视频并发布到网络平台。他们的努力,换来了抖音、快手等平台20万余人的关注,1200余个宣传家乡的视频,在各个平台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了3亿次。





杨晓娜:“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爱家乡就奉献自己,爱吴堡就宣传吴堡,我觉得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传媒人,把这片土地的美好和我们对他的热爱传递出去,这是我的使命和职责。”



记者,记录世间美好,讲述心中热爱,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站在人民的身边。陕西省商洛日报社的李小龙,就是一位用镜头和笔触记录时代、讴歌典型的优秀党报记者。


2015年8月12日凌晨,陕西省山阳县突发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滑坡土石量达150多万立方米,数十人被埋,在这个关键时刻,李小龙绕路、淌水、乘摩托车,历经艰险,第一时间来到了灾区现场。



除了站在重大事件的第一现场,李小龙还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挖掘普通民众的闪光点,用故事传递正能量。2015年,32岁的农民工党敬卫偶遇落水小孩,自己不会游泳却毅然决然的下水救人,最后英勇牺牲,李小龙深受感动,决定要将这个故事报道出来。


李小龙的报道发出以后,党敬卫舍身救人的故事迅速传播开来,很多人被他的故事感动,自发的为见义勇为的党敬卫捐款捐物,党敬卫被评为省市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李小龙:“我觉得记者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们不仅要讲宏大的故事,更重要的就是要到一线去讲老百姓的故事,发掘老百姓身上的闪光点,除此之外,作为记者我们要为民发声,积极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新闻工作者有节日但没有假日。此时此刻,有同行正深入一线采访调研,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让我们继续用心记录时代,用情拥抱岁月。



本期《三秦楷模发布厅》事迹主讲人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记者,陕西省第十一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优秀选手——李陆飞;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陕西省第九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优秀选手——姚肖楠;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记者,陕西省第十一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优秀选手——李泉林



本期《三秦楷模发布厅》节目

将于11月7日21:50

陕西卫视播出

11月8日19:07

陕西二套播出!


编辑:孙雨

审核:林强 张旭辉 

终审:侯璟

陕西都市快报
一档王牌民生新闻栏目,西北地区唯一的全国电视百佳栏目,西安地区收视率名列前茅的优秀栏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