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郭大寨乡:寨子里来了“大法官”,四步普法绘就彝乡新“枫”景
民生
2024-11-11 17:53
云南
“不要着急,慢慢说,我们一定从公平公正、合情合法的角度,最大限度满足你们双方的诉求。”在卡思村茶文化调解室,云南省高院派驻郭大寨乡卡思村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边为村民李某和鲁某调解土地纠纷边安抚他们情绪。这样的情况在卡思村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来村茶文化调解室调解矛盾纠纷是村民们的共识。为有效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好地将普法工作融入乡村振兴,云南省高院、昆明铁路中院驻郭大寨乡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们紧紧围绕“培育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意识”,常态化开展普法强基工作,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寨子里的大法官”。“遇到矛盾找大法官们,准没错。”是老百姓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法治是乡村治理的根本和保障。郭大寨乡境内居住着汉、彝、白、佤、布朗等9个民族,是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格局。多民族聚居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却也给普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云南省高院、昆明铁路中院的驻村工作队员们充分结合郭大寨乡情实际,改变传统“干讲枯说硬灌”的普法模式,另辟蹊径创新方法让法律信仰在乡村干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凝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集中宣讲普法有深度。借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群众大会、火塘会等方式开展集中宣讲,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简单直白的语言广泛普及婚恋纠纷、道路交通安全、电信网络诈骗、农村土地纠纷、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主动做好以案释法工作,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观念扎根群众心里。今年以来,开展集中普法宣讲13场次2600余人次,发放普法读物9500余册。送法上门普法有温度。云南省高院、昆明铁路中院的驻村工作队员以落实人居环境提升、开展遍访工作等为契机,构建“下组必普、入户必普”的普法工作机制,从村头到村尾,从田间到地头,与群众点对点、面对面的说法、讲法,用“小角度”讲清“大道理”,用“身边事”讲实“硬道理”,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用得上”的语言将法律送到家家户户,实现“送法上门”,学法路上“零距离”。针对苗头性、隐患性的矛盾纠纷,积极协助收集反映矛盾隐患,促进矛盾纠纷提前化解,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普法不缺位、平安不出事”。面对面解纠纷普法有准度。针对土地纠纷、邻里纠纷、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提供精准法律咨询服务,形成“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的联动调解模式,协调设立茶文化调解室,积极探索家庭会议、模拟法庭等调解模式,面对面“拉家常”、摆实事讲道理开展调解,通过案例式普法教育,情理与法理融合,将普法与矛盾化解同步推进。结合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成因、类型和特点,选取占比较大的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土地资源权属纠纷等类型,及时与村干部探讨每个类型纠纷的调解突破口、化解技巧和方法。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协助完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8起,不断提升矛盾纠纷调解率,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法治进校园普法有广度。驻村工作队联合村委会、学校开展“普法宣讲进校园”活动,将法治宣传课堂设在学校,围绕校园欺凌、交通安全、电信诈骗、禁毒知识等,通过现场宣讲、互动答题、以案释法、发放资料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师生和家长们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校园霸凌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持续提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以法治之力引领、护航、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帮助青少年扣紧扣牢尊法学法守法的“第一粒扣子”。今年以来,共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16场次,受教育2600余人有效加强了学生的防范意识和法治意识。驻村工作队走到哪里,就把法治传播到哪里。下一步,郭大寨乡将继续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群众法治需求,不断完善“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村委会+驻村工作队”普法调解体系,借助“大法官”的力量将普法宣传贯穿于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以“普法+调解”为抓手,发挥“1+1>2”的效果,绘就彝乡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