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除东西两线外,我军还有一支神秘奇兵!
最锋利的一把尖刀,未能实行的“第三路线”
1979年的对越反击战,人民解放军分兵两路,从广西、云南同时进军,呈钳形攻势向越南境内推进。东线集团下辖41、42、43、50(149师配属西线)、54、55军,由许世友担任总指挥。西线集团则由刚刚上任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配属第11、13、14军。
两路攻击集团,共为9个军29个步兵师,总兵力达到56万,在将近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突袭。绝对优势的兵力压制,使得看似一路“平推”的战术过于简单,却又最直接有效。
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在最开始北京方面研究作战构想时,还筹划了除东西两线之外的“第三路线”。这一条攻击线原计划由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查玉昇少将指挥,配属50军、54军,由普洱、西双版纳一线进入老挝,过境直接穿插至越北腹地,将整个越南“拦腰斩断”。如此一来,越北的敌军就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典型的瓮中捉鳖打法。
这是一招致命的奇兵,“腰捅一刀”一旦成功,整个越北战役将提前结束。两路夹击之下,战果也会更大。但是在对越反击战临近打响之前,这条“第三路线”却被北京方面坚定地否决了。
不能把战争打得太大
在北京方面最初定下对越反击战的总战略时,曾强调“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速战速决,歼敌速回”。通俗地讲,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创越军,打击其军事力量,这也是最后整个对越反击战只进行了28天的最根本原因。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越南,而是其背后站着的苏联。一旦越战拖延时间过长,将南线主力陷在战争的泥淖里,北边的苏联很有可能趁火打劫。所以对越反击战最核心的战略,就是对越南“有限惩戒”,然后尽快全身而退。
但如果“第三路线”实行,越战就不可避免地扩大化,这是“一剑封喉”的杀招。将整个越北尽数拿下,战果虽然空前,却会在更大程度上刺激苏联,逼迫其采取措施。所以遵循“不能把战争打得太大”的总原则,这一路线并不合时宜。
孤军深入,必须承担的军事风险
除了战略上的相悖,过境老挝穿插越北腹地的战术,自身也存在极高的军事风险。首先就是借道老挝未必能达到“奇兵”的效果,并且可能会适得其反。越战时期,老挝对中国的自卫反击曾公开表示“遗憾”,并要求解放军尽快撤军。越南、老挝历史渊源颇深,所以解放军如果进入老挝境内,行动不可能做到保密性。如果中途受到到游击袭扰或者越军提前防备,失去隐蔽性和突然性,无疑会增加行动的困难程度。
再者孤军深入敌境,后勤极难,补给线过长很容易被中途切断。一旦越军坚壁清野,解放军将陷入无法补给的困局。并且三路大军前后夹击虽有奇效,但却很难做到同进同退。如果下达撤退指令,东西两线必须继续施压,确保南线能够再通过老挝撤回国内,这样一来反而会严重拖延战机。
总的来说,如果下定决心,一战彻底解决南境之患,“第三路线”绝对是最好的杀手锏。但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只靠东西两线就足以最高效、最直接地确保战略目的的达成,否决第三路线实属明智之举、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