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爱行支教队
寒假队员招募
当岁月的指针走过又一年
乡村的老树上年轮又多一圈
好日常在 ,新冬不寒
你是否愿意和随爱行一起
为爱牵动,随爱出发
为乡村的孩子带来温暖
01 关于我们
课堂实况
北航红会随爱行支教队成立于2011年,是北航红十字会下的一支传承实践队。
十二年以来,随爱行支教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大学生“文化,教育,科技”三下乡活动的号召,秉持着“为爱牵动,随爱出发”的初心使命,深入基础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边远地区开展支教调研活动,为当地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大山里的孩子”展示大山外的世界,让他们也能看到山川壮美、星河璀璨,为他们提供更多创造未来的希望。
回顾过去,2017年到2023年,从商丘、王庄寨镇、渔王村,到藕团、上饶、恩施、湖南益阳、湖北恩施、云南昭通、河北沧州,我们走遍大江南北,播撒爱与希望,从以“北航担当、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访谈调研到“教-访-研”的链式走访调研模式,我们坚守北航人的初心使命,彰显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实践队始终用蓬勃的朝气、心跳的律动与共鸣带给山区孩子们温暖和爱意。
人为爱所牵动,爱为人所传播。我们愿意走入“大山”,深入一线,到祖国最贫困落后、最渴望进步的地方传递知识,播撒希望,为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献一场青春,助一份力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实践过程中,你会给孩子们送去爱与温暖,经历一段段值得认真收藏的温馨与感动,你会看到一张张绽放的笑脸,见证一个个祖国未来的花朵茁壮成长而由衷的感到喜悦,你会收获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拥有一幕幕难忘又弥足珍贵的回忆。跟随随爱行支教队,走入大山,为山区孩子走出大山搭起桥梁,一起在未来的书页上写下新的故事,在乡村教育的发展上留下自己的一抹色彩。北航红会随爱行支教队欢迎你来一同努力点亮梦想,为乡村振兴谱出属于我们的华章。
02 获奖经历
向上滑动阅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实践团队
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二等奖
2021年暑假社会实践一等奖
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二等奖
2022年暑假社会实践一等奖
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二等奖
2023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的「团队优秀实践项目」
2023“领航计划”实践品牌项目
最佳实践队伍
2023西门子爱绿教育计划
“爱绿年度青年进取奖”
2022年“七彩假期”
志愿服务示范团队
2022“西门子爱绿教育计划”
全国优秀团队
2022年第六届立邦“为爱上色”
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 全国铜奖
2022年第四届云支教
大学生乡村教育奖 全国优秀团队奖
2021年被确认为
北航社会实践“排头兵、先行军”
2021年“知行计划”
榜样100全国最佳大学生社团
03 寒假实践详情
支教信息:
支教地点(暂定):
两所学校(地点未定)
支教时间:
时间暂定,一月份左右
支教形式:
线下
队员培训:
对于每个职能组,随爱行都会联系往届参与支教活动的学长学姐或老师对应届职能组进行经验分享和技能培训,解决前期的问题并提前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好充足的准备。
支教内容:
日常教学:
秉持特色支教、趣味支教的宗旨,结合当地情况和学校的要求、参考借鉴往届的设计内容,预计开设航空航天、急救、前沿科学、心理健康等课程。
课程安排自由度高,包容性强。调研组、宣传组、机动组队员也将有机会参与到课程设计和修改,发挥队员专业特长,你的课程你做主!
线下调研:
支教过程中将围绕实践主题进行线下调研,并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家访等形式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宣传工作:
宣传组用镜头定格每一个美好瞬间,用文字传递爱与梦想,将在随爱行公众号和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对支教活动和调研成果进行宣传推送。
04 招募计划
招募计划:
教学组:负责备课和日常教学
调研组:负责调研课程的制定与研究性报告的撰写
宣传组:负责推送文案和排版、文创设计、视频拍摄与剪辑
招募要求:
1. 思想端正,品行优良,热爱支教,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2. 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有爱心和奉献精神。
3. 喜欢和孩子们相处,具有创新性想法。
4. 认真负责,耐心包容,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宣传组具有推送排版,文案撰写,视频剪辑,设计思维等能力者优先。
招新信息:
学院路(暂定):下周日12.17
沙河(暂定):下下周三12.20
计划招新:20人
05 报名方式
加入我们!
我们将换上“老师”的身份
带着爱心与温暖
为孩子们勾勒希望和未来的模样
为爱牵动,随爱出发
经历一种磨练 给予一场奉献
传播一份爱意 收获满心感动
北航红会随爱行支教队
期待与每一个心怀热忱的你相遇~
请扫上方二维码填写问卷
并扫码进入招新群
后续面试信息将在群内发布!
问卷截止时间:
12.16晚上23:59(周六)
欢迎关注
北航红会公众号
为何血浓于水
因有爱在其中
它在奉献中崛起
在热血里绵延
冬春干燥
记得补充水分~
欢迎关注我们~
随爱而行,为爱上色
关注了解更多内容
文案|芦骥越
封面|陈思圻
排版|陈思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