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关爱填平理解障碍
本次航空青协携手北航红会开展学生国际残疾人日教育,这是航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第6次活动
李永康老师讲座主题为“国际残疾人日,用关爱填平理解障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在第30个国际残疾人日之际,为提高同学们对残疾人权益的保障意识,让同学们能够真心平等对待残疾人群体、关心关爱残疾人,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的完善贡献青春力量,北航航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与北航红会携手,邀请立德社会工作事务所的李永康老师于12月3日下午为沙河校区60余名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国际残疾人日,用关爱填平理解障碍”的讲座。
李老师用问题引出主要内容
李永康老师非常细心地讲解了残障人士的分类和分级,以及志愿助残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他特别强调了一些细节,例如要明确区分“正常人”和“健全人”的概念,认识到“残疾人”是与“健全人”相对应的概念,也就是说,残疾人是属于正常人范畴内的,残疾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是正常人。这些细节正是我们尊重和关爱残障人士的重点体现。
李老师介绍残疾人服务方法
李老师的精彩讲座让我们不仅破除了对残障人士存在的一些误解,还学习了如何服务残疾人和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他还分享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故事,讲述了朝阳区一位肢体障碍的大叔组建车队环游中国的壮举。这个讲座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了残疾人群体,并体会到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李老师也提醒了我们在志愿助残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激发了我们对关爱残障群体和服务残疾人的热情。
同学们积极与老师互动(右滑查看)
讲座期间,许多同学积极与李老师互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老师进行交流。李老师热情地回答了每个问题,并提供了他的观点,帮助我们更好地投入到志愿助残的工作中。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关于“先天性残障人和后天性残障人对残障事实的态度”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李老师从心理角度剖析了先天性残障人和后天性残障人的不同态度,巧妙地解答了我们的疑惑,让我们明白了在日后参与助残活动时应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青协和红会同学与李永康老师的合影
残疾人便利设施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残障人士权益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学习到了如何与残障人士相处和服务他们的方法。服务残障人士的核心是尊重、关爱和平等对待。希望这次讲座能够让更多的同学学会如何尊重和关爱残障人士,积极参与志愿助残工作,共同为社会创造更多美好!
航空青协,永远在路上!欢迎大家多多报名参加青协的日常活动!更多精彩,等你书写!